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徽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肠癌
  • 3篇大肠
  • 3篇大肠癌
  • 2篇诊治
  • 2篇散发性大肠癌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SYNDEC...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症
  • 1篇蛋白
  • 1篇低表达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阳性
  • 1篇阳性表达
  • 1篇阳性表达率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江西省儿童医...

作者

  • 10篇周徽
  • 2篇廖爱军
  • 2篇肖瑶
  • 2篇郭嘉
  • 2篇张阳德
  • 2篇李小涛
  • 2篇石凯
  • 1篇彭健
  • 1篇廖国庆
  • 1篇何剪太
  • 1篇朱尤庆
  • 1篇黄梅芳
  • 1篇符晖
  • 1篇胡光胜
  • 1篇曾斌
  • 1篇肖瑶
  • 1篇郭嘉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IF-1、DK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COLO320、HT-29细胞株β-catenin磷酸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Wnt抑制性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细胞株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甲基特异性PCR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COLO 320、HT-29及正常细胞株CCD-18Co中WIF-1、DKK-1、DKK-3的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mRNA水平,和测定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情况,并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 C)去甲基化对各指标的影响。结果 COLO 320细胞的DKK-1及DKK-3 mRNA水平明显降低、甲基化程度高;HT-29细胞的DKK-3、WIF-1 mRNA水平低、甲基化程度高;两个肿瘤细胞株的β-catenin蛋白总量均明显增高,且主要为非磷酸化的状态。5-aza-d C可减少这些指标的改变。结论抑制性基因甲基化调节的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的肿瘤细胞株之间、不同Wnt抑制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存在差异;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
周徽胡光胜曾斌廖爱军
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甲基化表观遗传学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8例的临床诊治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总结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7月~2013年4月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SPTP没有特异性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影像学检查都提示胰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其中实性2例(占25%),囊实性6例(占75%).术中所见位于胰头部6例(占75%)、胰体尾部2例(占25%).肿瘤直径2.5~13.5 cm,无淋巴结及肝脏转移.8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行肿瘤切除术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局部肿瘤切除术2例,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检回报均符合SPTP的典型病理学表现,3例术后出现胰瘘,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2月~2年,均未发现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 SPTP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CT,临床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根据术前CT和术中对肿瘤部位、包膜是否完整和是否侵及周围组织的探查来决定手术术式.预后相对良好,胰痿是术后的主要并发症.
肖瑶何剪太郭嘉周徽张阳德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预后
匹多莫德对重症外伤患者TH1/TH2及免疫因子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重症外伤患者TH1/TH2及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重症胸部外伤患者90例,按用药不同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炎等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液800 mg/次,1次/天。治疗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血清IL-4、IFN-γ、IL-2、IL-10、IL-17、Ig A、Ig M、Ig 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改善(P<0.05),经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L-4水平较低,IFN-γ水平较高,IFN-γ/IL-4较高(P<0.05);实验组IL-2、IL-10、IL-17水平较高(P<0.05);实验组Ig A、Ig M、Ig G水平较高(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够显著调节对重症外伤患者TH1/TH2平衡,升高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对其临床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李小涛符晖周徽
关键词:匹多莫德TH1/TH2免疫因子
胃癌术后胆石症发病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评估胃癌术后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作为国外文献的主要来源,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数据出版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作为国内文献的主要来源.收集1990-2014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胃癌术后胆石症发病因素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3篇随机对照研究(RCT),13篇队列研究和8篇病例对照研究.24篇文章病例数32~893例不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生理性重建术后比消化道非生理性重建后胆石症发生率低[OR:0.53; 95% CI(0.44 ~0.65);P<0.05];全胃切除术后比远端胃切除术后胆石症发病率高[OR:1.98;95% CI(1.29 ~3.04);P<0.05];淋巴结D1清除比淋巴结D2清除胆石症发病率低[OR:0.38;95%CI(0.21 ~0.72);P <0.05];保留迷走神经组比不保留迷走神经组术后胆石症发病率低[OR:0.24;95% CI(0.13 ~0.45);P<0.05];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组与不保留幽门胃切除术组术后胆石症发病率无明显差异[OR:0.70;95% CI(0.48~ 1.02);P>0.05].结论 生理性消化道重建与保留迷走神经胃切除能够降低术后胆石症的发生率,全胃切除增加术后胆石症发病率,淋巴结清扫程度越高,术后胆石症发生的风险越大.保留幽门及不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后胆结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
周徽彭健
关键词:胃癌胃切除胆石症
少女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卵巢无性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报道1例卵巢无性细胞瘤并复习文献。结果卵巢无性细胞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阴道流血,生殖器畸形。结论卵巢无性细胞少见,典型无性细胞瘤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镜下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周徽张阳德石凯肖瑶郭嘉
关键词:无性细胞瘤卵巢肿瘤文献复习
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苦参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大肠癌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建立细胞实验模型,将药物作用于大肠癌LoVo细胞株。采用MTT法测定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以及两药联用对LoVo细胞株增殖的影响;以TUNNEL法和荧光法观察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苦参注射液和奥沙利铂对LoVo细胞株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性,且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苦参联合奥沙利铂作用于LoVo细胞,有明显的协同和增效的效果,细胞增殖的抑制性明显的优于单种药物作用效果(P<0.05);TUNNEL法测试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致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性大于单种药物(P<0.05);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凋亡结果显示两种药物联合致细胞的凋亡指数显著性大于单种药物(P<0.05)。结论苦参注射液和奥沙利铂通过诱导大肠癌肿瘤细胞的凋亡及抑制其增殖而发挥作用。在临床运用中,将苦参注射液和奥沙利铂联用具有一定的协调及增效的作用。
周徽
关键词:大肠癌苦参注射液奥沙利铂
小儿脾脏血管瘤1例
2015年
脾脏血管瘤是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脾脏肿瘤,但因其发病率低,临床上少见,国内外报道少,且多数为个案报道。脾脏血管瘤的临床表现隐匿,与其他脾脏肿瘤难以鉴别,临床上通常需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现结合文献分析2013年4月我们收治的1例小儿脾脏血管瘤患儿诊治经过,以为脾脏血管瘤的早期诊治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周徽廖国庆石凯肖瑶郭嘉
关键词:脾脏血管瘤小儿原发性脾脏肿瘤早期诊治个案报道病理检查
Syndecan-1、E-cadherin和MMP-9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通过研究Syndecan-1、E-cadherin及MMP-9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三者在散发性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周徽
关键词:大肠癌SYNDECAN-1E-CADHERINMMP-9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Syndecan-1和E-Cadherin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探讨Syndecan -1和E -Cadherin两种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 ,检测 5 2例散发性大肠癌和 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Syndecan -1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Syndecan -1和E -Cadherin在散发性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5 3 8%、10 0 %和 61 5 4%、10 0 % ,两者在散发性大肠癌和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Syndecan -1和E -Cadherin的低表达与散发性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 (P <0 0 5 ) ,其中Syndecan -1的低表达还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 <0 0 5 )。Syndecan -1和E -Cadherin在散发性大肠癌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Syndecan -1和E -Cadherin的表达下调可能在散发性大肠癌的侵袭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联合检测Syndecan -1和E -Cadherin对散发性大肠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周徽朱尤庆黄梅芳
关键词:SYNDECAN-1散发性大肠癌E-CADHERIN蛋白低表达大肠黏膜阳性表达率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的表达及临床诊断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182例胃癌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9%,健康志愿者组均表达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状态、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微转移的判断指标。
周徽李小涛廖爱军
关键词:胃癌外周血CK20MRNART-PC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