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斌 作品数:10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制备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的小鼠单克隆抗体,并应用该抗体检测ASGPR在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ASGPR H1大亚基进行序列分析,选取ASGPR1全长序列制备免疫原。通过RT-PCR合成ASGPR1cDNA,构建ASGPR1表达重组载体,在E.coli BL21中表达后纯化,获得目的抗原。应用传统融合杂交瘤技术制备小鼠单克隆抗体,常规检测单抗亚类和效价,竞争抑制实验鉴定单抗特异性。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ASGPR在多种肝源性与非肝源性细胞系以及多种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1,效价达112 800。竞争抑制实验结果显示该单抗具有很好的ASGPR结合特异性,而且识别的肽段位于ASGPR胞外段。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SGPR不同程度地表达于肝源性细胞系,但不表达于非肝源性细胞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ASGPR专一性表达于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肝癌中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肝癌(75.0%vs 28.6%,P<0.05)。结论成功制备高特异性人ASGPR小鼠单克隆抗体,适用于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SGPR表达,可用于临床病理鉴定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 李军 陈磊 孙斌 张妤 钱海华 殷正丰关键词: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肝肿瘤 流式细胞术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相关肝星状细胞促进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人肝癌组织中肿瘤相关肝星状细胞(tHSCs)分离、培养方法,探讨tHSCs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切除的人肝癌组织样本中分离tHSCs锥虫蓝染色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活化tHSCs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特征,光镜观察培养的tHSCs形态学变化;tHSCs无血清培养后,收集条件培养液,分别与肝癌细胞系QGY-7701、BEL-7402、SMMC-7721共培养,并以肝星状细胞系LX-2做对照,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从肝癌组织中分离的tHSCs活率在95%以上,纯度接近100%,在体外可进行传代培养与冻存。tHSCs能诱导3个受试肝癌细胞系产生典型的EMT样形态学变化及其分子标记物表达改变,表现为上皮标记物E-钙黏蛋白表达减少(P<0.05),间质标记物波形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此同时,tHSCs能促进培养的3个肝癌细胞系增殖和迁移。结论从人肝癌组织中分离的原代tHSCs活力和纯度高,可用于tHSCs的生物学功能实验研究。tHSCs在诱导肝癌细胞产生EMT样改变的同时,体外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孙斌 陈磊 刘振宇 钱海华 施乐华 殷正丰关键词:肝肿瘤 肝星状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运动 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转移小鼠模型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方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内复发转移小鼠模型。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0只/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缓慢小容量尾静脉注射法(2×106个肝癌Hepa1-6细胞/0.2 ml,30 s内注射完毕),实验组采用改良的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2×106个肝癌Hepa1-6细胞/2 ml,5 s内注射完毕)构建循环肝癌细胞肝内复发转移小鼠模型。4周后摘取肝、肺、肾、脾组织并行H-E染色,大体和镜下观察肝脏、肺脏、脾脏和肾脏的成瘤情况。结果:对照组小鼠只在肺脏有转移灶形成,成瘤率为95%(19/20),肝脏、肾脏、脾脏未见有转移灶形成。实验组小鼠在肝脏和肺脏同时形成转移灶,肺脏成瘤率为94.7%(18/19),肝脏成瘤率为100%(19/19),脾脏、肾脏未见转移灶形成。结论:快速大容量尾静脉注射法注射循环肝癌细胞构建的小鼠模型可以模拟肝癌根治性切除后残留的循环肝癌细胞导致早期肝癌肝内复发转移的过程。 时志龙 孙斌 陈磊 钱海华 张孝峰 殷正丰关键词:肝转移 肝脏肿瘤和移植病理学诊断体系的创新与应用 丛文铭 卫立辛 苏长青 董辉 金光植 殷正丰 俞花 叶菲 孙斌 赵骞 吴东 高璐 陆新元 冼志红 顾怡瑾 中国肝胆肿瘤发病率和手术切除率位居世界前列,但肝胆肿瘤病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之时学科十分薄弱,分子病理诊断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临床肝移植发展很快,但直至21世纪初期仍极少施行肝穿刺病理诊断,肝移植病理学科长期处于...关键词:关键词:肝脏肿瘤 肝脏移植 病理诊断 个体化治疗 肝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4 2012年 1982年Greenberg和Hay……[1]。发现,晶状体上皮细胞可在胶原凝胶中转化为间质细胞样形态,从而提出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概念。在2003年第一届国际EMT会议上,EMT被正式定义为“上皮细胞经历多重生物化学改变以获得间充质细胞表型的过程”。 孙斌 殷正丰关键词:肝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寡克隆肝癌浸润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其对自体癌细胞的杀伤活性 2013年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寡克隆肝癌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具有更强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的TIL。方法:以新鲜切除的人肝癌组织标本为材料,分别采用酶消化结合整块肝癌组织机械处理的传统方法和微小肝癌组织块培养的方法分离制备常规TIL和寡克隆TIL,培养2周后,将靶细胞毒活性较高的寡克隆TIL合并进一步培养扩增,采用MTT法分析不同寡克隆TIL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比较不同寡克隆TIL之间、常规TIL和寡克隆TIL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在含有IL-2的培养体系中,TIL可自行从微小肝癌组织块中逐渐浸润出来并增殖。各个寡克隆TIL对自体肝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活性,但是不同寡克隆TIL对于自体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有明显差异(P<0.01),寡克隆肝癌TIL对于自体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明显高于常规肝癌TIL[(72.56±6.69)%vs(46.24±4.03)%,P<0.01]。结论:寡克隆TIL分离培养方法制备的寡克隆肝癌TIL较常规TIL具有更强的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 张宗勤 陈磊 李鹏鹏 张小峰 孙斌 钱海华 施乐华 殷正丰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毒活性 联合使用miR-34a及miR—let7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两种具有抑癌作用的microRNA(miRNA)同时转染人胰腺癌细胞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miR-34a及miR-let7单独或同时转染胰腺癌PANC1、SW1990细胞及正常胰腺腺泡AR42J细胞,以转染阴性对照miRNA(miR-NC)组及未转染组作为对照。应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34a及miR-let7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iR-34a转染组、miR-let7转染组、双转染组细胞的miR-34a、miR-let7表达水平均较miR-NC转染组及未转染组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明miRNA成功转染了细胞。双转染组的PANC1、SW1990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0.665±0.010)%、(0.638±0.030)%,较miR-NC转染组的(0.974±0.030)%、(0.971±0.050)%,miR-let7转染组的(0.888±0.050)%、(0.863±0.060)%显著被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较miR-34a转染组的(0.795±0.060)%、(0.793±0.060)%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42J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NC1细胞miR-34a转染组、miR-let7转染组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03.70±3.28)、(100.70±1.76)个/200倍视野,较miR-NC转染组的(231.30±2.60)个/200倍视野及未转染组的(153.70±2.60)个/200倍视野显著减少,双转染组穿膜细胞数为(61.67±3.18)个/200倍视野,又较两个单转染组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细胞迁移实验与侵袭实验的结果一致。SW1990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变化与PANC1一致。PANC1细胞的miR-34a转染组、miR-let7转染组、双转染组、miR-NC转染组、未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66±1.27)%、(15.46±0.33)%、(23.35±1.80)%、(9.33±0.31)%、(8.83±0.36)%。两单转染组的细胞凋亡率较miR-NC转染组、未转染组显著增加;双转染组又 刘宇亭 沈祥国 苏长青 孙斌 李兆申 徐灿关键词:胰腺肿瘤 细胞系 肿瘤 MIR-34A 转染 木香烃内酯对人胆管癌RBE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木香烃内酯(costunolide,Cos)对人肝内胆管癌RBE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0、2、4、6、8、12、16、20μg/ml)Cos作用RBE细胞,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Cos对细胞增殖能力和周期分布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Cos对细胞凋亡和迁移侵袭的影响,q RT-PCR检测与侵袭相关因子MMP2、MMP9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Cos能够显著抑制RBE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或P<0.01),阻滞细胞周期于S、G2/M期,同时诱导RBE细胞的凋亡(P<0.01)、且呈质量浓度依赖性,Transwell及q RT-PCR结果显示Cos能够显著抑制RBE细胞的侵袭能力、降低侵袭相关转录因子MMP2和MMP9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os明显抑制p-AKT、Bcl-2、MMP2及MMP9的表达,但促进Bax的表达。结论:Cos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降低胆管癌RBE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林雪晶 刘春颖 彭章晓 孙斌 吴孟超 苏长青关键词:木香烃内酯 胆管癌 细胞增殖 PI3K/AKT信号通路 蛋白磷酸酶PHLPP抑制Survivin磷酸化诱导胆囊癌细胞凋亡发挥抗癌活性 <正>目的细胞凋亡受抑制是恶性肿瘤增殖失控的主要原因,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因素有很多。在很多调控细胞凋亡的因子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而蛋白磷酸酶(... 季卫丹 孙斌 徐洋 彭章晓 苏长青文献传递 中期因子诱导肝癌细胞Hep3B抵抗失巢凋亡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分子中期因子(midkine,MK)对肝癌细胞Hep3B抵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建立人肝癌来源细胞系Hep3B失巢凋亡模型,以不同质量浓度(10、50、100 ng/ml)MK或PBS(对照组)处理失巢培养的肝癌细胞Hep3B,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ep3B细胞的凋亡,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随着悬浮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癌细胞Hep3B失巢凋亡率逐渐升高,培养72 h后悬浮培养的Hep3B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贴壁培养的Hep3B细胞凋亡率[(38.76±4.23)%vs(6.76±1.43)%,P<0.01]。不同质量浓度MK处理24 h后,悬浮培养Hep3B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MK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951,P=0.049);同时,MK处理后Hep3B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明显增加,而促凋亡蛋白caspase-3则明显下降。结论:MK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来提高肝癌细胞Hep3B在失巢状态下抵抗凋亡的能力。 赵琳琳 翟蓓蓓 孙斌 陈磊 钱海华 施乐华 殷正丰关键词:肝癌 HEP3B细胞 失巢凋亡 凋亡 BCL-2 CASPAS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