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继武

作品数:5 被引量:178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油田
  • 2篇油层
  • 2篇微相
  • 2篇扶余油层
  • 2篇扶余油田
  • 2篇沉积微相
  • 1篇单砂体
  • 1篇低序级断层
  • 1篇断层
  • 1篇油气
  • 1篇油气成藏
  • 1篇三角洲
  • 1篇砂体
  • 1篇水下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盆地
  • 1篇浅水
  • 1篇浅水三角洲
  • 1篇曲堤油田
  • 1篇泉头组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吉林石油集团...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5篇孙继武
  • 3篇鲍志东
  • 3篇张庆国
  • 2篇边树涛
  • 2篇董艳蕾
  • 1篇那未红
  • 1篇宋新民
  • 1篇海东明
  • 1篇罗群
  • 1篇苏小军
  • 1篇苏晓军
  • 1篇周新茂
  • 1篇郭雅君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震相干体技术识别低序级断层方法研究被引量:28
2007年
正确识别低序级断层对于复杂断块油藏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低序级断层与高序级断层在成因上没有明显区别。本文在介绍地震相干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抗干扰能力强的相干系数法,分析和总结了相关计算时窗、倾角搜索时窗、相邻计算道数等参数对相干体计算结果的影响,在曲堤油田的实际应用中,识别了一系列正断层和正滑断层成因类型的低序级断层,使得该区的构造刻划更为细致。
边树涛董艳蕾苏晓军孙继武海东明
关键词:低序级断层曲堤油田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储集层单砂体划分及成因分析被引量:82
2008年
油田注水开发中后期,储集层单砂体的三维空间展布及相互间连通关系成为研究重点。应用岩心、录井及密井网测井资料,综合层序地层分析及储集层层次分析,把扶余油田扶余油层划分为4个砂层组、13个小层,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与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以及9种沉积微相、7种单一成因砂体。在沉积微相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顶面拉平的小层对比技术和测井曲线特征变化,提出了复合河道的4种叠加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进一步对单体河道边界进行了识别。分析表明,单体河道砂体平均宽度150~500m,平均厚度3~7m,平均宽厚比为40~120。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宽度和厚度较大的复合河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及剩余油挖潜的最有利部位。
张庆国鲍志东宋新民孙继武
关键词:扶余油层单砂体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相被引量:36
2007年
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南部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地形平缓,基底沉降缓慢,在湖平面整体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三角洲沉积。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与测井相研究,该区储层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识别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3种亚相,以及分支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支河道间湾、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决口扇、河口坝、远沙坝、水下分支河道间湾9种微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广泛发育,前三角洲不发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的分叉改道,向湖盆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形成了平均宽度200~600m、平均厚度3~8m的河道单砂体,(水下)分支河道砂体构成了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该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进一步调整开发井网奠定了基础。
张庆国鲍志东那未红周新茂孙继武
关键词: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泉头组沉积微相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断裂控烃成藏机理及模式被引量:3
2007年
纯化油田纯东地区的断块油气成藏条件较为复杂,采用断裂控烃理论研究其成藏主控因素.该区的油气聚集包含3种特殊的油气运聚成藏机理,即沿断裂向下的异常高压驱油运移机理、圈闭下倾方向顺层断裂开启导油运移机理和圈闭上倾方向反向断裂的遮挡油气聚集成藏机理.油气成藏以下倾方向油源断裂供油、上倾方向遮挡断裂聚油为特征,从而形成工区特有的油气成藏模式.
董艳蕾罗群边树涛苏小军孙继武
关键词:油气成藏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被引量:40
2007年
扶余油田扶余油层缺乏沉积、储层等基础地质的系统研究,通过岩心、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了扶余油层沉积特征、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基底稳定缓慢沉降,盆地地形平缓,在湖平面扩张及浅水背景下河流入湖形成浅水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通过填积和频繁的分叉改道,向湖泊中心方向长距离推进,在三角洲前缘的浅水区域发育了大量水下分支河道.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砂体相互切割、叠加,一般单体河道平均宽为200~600 m,河道砂体平均厚为3~8 m.浅水三角洲与传统三角洲模式最大不同之处,是平面上浅水三角洲平原与宽展的三角洲前缘间平缓相接,没有传统的三角洲三层结构.在较强水动力作用下及整体水进背景下,形成了枝状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沉积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为剩余油寻找及进一步生产调整奠定了基础.
张庆国鲍志东郭雅君孙继武何莹
关键词:扶余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微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