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少娜 作品数:17 被引量:5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儿童肾脓肿6例临床分析 张瑄 张碧丽 王文红 宋少娜 姜莹儿童肾脓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对儿童肾脓肿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天津市儿童医院肾内科收治的7例肾脓肿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肾脓肿的特点。结果7例患儿中男4例,女3例;<1岁者5例;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升高;尿培养1例为大肠埃希菌阳性;2例行脓液培养,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各1例;3例B超未发现肾脓肿;7例行肾脏平扫及强化CT,提示肾脓肿;广谱抗生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儿童肾脓肿临床症状不典型。对怀疑肾脓肿的患儿建议行肾脏增强CT检查,以早期诊断,防止漏诊。保守治疗为首选。 张瑄 张碧丽 王文红 宋少娜 姜莹关键词:儿童 肾脓肿 B超 尿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谱检测在婴幼儿泌尿系感染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2020年 目的探讨尿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工酶谱在婴幼儿泌尿系感染(UTI)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1日-2019年8月31日天津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58例UTI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上泌尿系感染(UUTI)患儿79例为UUTI组,下泌尿系感染(LUTI)患儿79例为LUTI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79例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留取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次日晨尿10 ml,1 h内送检行LDH、同工酶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检测,同时行血沉(ESR)、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影像学检查,对比每组各指标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UUTI的诊断价值。结果UUTI组和LUTI组患儿尿β2-MG、RBP、α1-MG、LAP、ESR、WBC、CRP、PCT、LDH及LDH4、LDH5百分比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DH1及LDH2百分比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UUTI组患儿β2-MG、RBP、ESR、CRP、PCT、LDH、LDH4、LDH5百分比水平均显著高于LUTI组,LDH1及LDH2百分比水平均显著低于LUT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LDH及其同工酶谱在诊断UUTI中均具有较高临床意义(AUC>0.800)。结论LDH及同工酶电泳检测对婴幼儿UTI定位具有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对婴幼儿UTTI的早期诊断。 刘艳 张碧丽 王文红 宋少娜关键词:视黄醇结合蛋白 婴幼儿 97例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合并尿路感染(UTI)的菌群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97例NS患儿合并UTI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宋少娜 张碧丽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文献传递 97例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合并尿路感染(UTI)患儿的菌群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11年1~12月住院的97例NS合并UTI患儿(初发53例,复发44例)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NS患儿合并UTI的发生率为36.5%,其中NS复发患儿UTI的发生率高于初发者(44.0%vs 31.9%,P<0.05),临床表现以无症状菌尿为主。病原菌分析示肠球菌比例最高(50.5%),其中屎肠球菌29.4%,粪肠球菌21.1%。其次为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15.6%)、肺炎克雷伯菌(14.7%)。肠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敏感性较高,对四环素、莫西沙星耐药率高;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多重耐药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72%和17%(P<0.0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为25%,产ESBLs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为100%,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头孢曲松几乎无敏感性。结论复发NS患儿较初发者更易发生UTI;肠球菌已成为NS患儿合并UTI的主要致病菌,且耐药现象严重,其中屎肠球菌多呈多重耐药。 宋少娜 张碧丽 王文红 张瑄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儿童特发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1例及文献复习 2019年 特发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临床上非感染、非药物、非系统性疾病等引起的无明确病因可循的一类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ATIN),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数据,无种族倾向,各年龄组均可见,平均年龄为15岁,以青少年为主,男女比例为1:3[1]。患者往往以全身非特异性症状为首发表现,容易被误诊、漏诊,以致延误治疗。现将我院收治的首例儿童急性特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报告如下,以引起儿科临床医生重视,对特发性ATIN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了解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诊治方法。 宋少娜 王文红IgA/C3及CysC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年 目的探讨常用生化免疫指标IgA/C3、CysC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N)诊断中的辅助作用,为儿童原发性IgAN的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至2019年7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肾内科行肾脏活检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IgAN的患儿(IgAN组)49例、经肾活检穿刺诊断为其他肾小球疾病的患儿(非IgAN组)30例、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30例的血清标本,分别检测3组标本的20项肾功能相关生化免疫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对诊断儿童IgAN具有潜在特异性的指标IgA/C3、CysC,并对其在儿童IgAN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20项肾功能相关生化免疫指标中,IgM、C3、C4、UA、HDL-C、APOA16项指标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CREA、BUN、β2MG、TP、ALB、TCHO、TG、LDL-C、APOB、LP(a)11项指标在肾病组(IgAN组、非IgAN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IgAN组、非IgA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C3、IgA、CysC 3项指标在IgAN组与非IgAN组,IgAN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gA/C3、IgA、CysC 3个指标在IgAN组与对照组的鉴别诊断中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90、0.740和0.790,由于IgA与IgA/C3两指标相关性高(r>0.6),比较后将IgA剔出模型。IgA/C3和CysC作为筛选出诊断价值较高的两个指标,将其联合绘制ROC曲线图,结果显示在IgAN组与对照组的鉴别诊断中AUC值可提高至0.930,提示两个指标的联合可提高其诊断效能。IgA/C3、IgA、CysC在IgAN组与非IgAN组的鉴别诊断中AUC值分别为0.868、0.852、0.607。结论IgA/C3、CysC及其联合检测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郎媛媛 宋少娜 陈小军 王文红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IGA 儿童 血清CYSC 血清IGA 儿童心外科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围手术期合理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避免手术后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但目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滥用现象较严重,联合、大剂量及长时段应用抗菌药物,会引起耐药菌株比例升高,破坏体内正常菌群,增加感染的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对Ⅰ类切口手术实施规范化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 李丽静 宋少娜 米丽艳 李歆关键词:心脏 外科手术 抗菌药 抗生素预防 儿童 儿童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综合征一例 2023年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葡萄膜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d uveitis,TINU)综合征是一类以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TIN)和眼部葡萄膜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常伴有非特异系统性表现,1975年被Dobrin首次报道。2001年Mandeville等[1]报道世界范围内133例TINU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5岁(9~74岁),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3∶1。国内儿科病例报道少[2,3,4]。该病多以非特异性症状为首发表现,且眼葡萄膜炎与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发生时间多不同步,临床容易忽视,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TINU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宋少娜 王文红 刘艳 赵林胜 史翠平 周秋梅关键词:葡萄膜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非特异性症状 首发表现 TINU综合征 儿科病例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儿童急性肾盂肾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儿童急性肾盂肾炎(APN)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2月—2017年5月收治的尿路感染(UTI)患儿104例,包括急性肾盂肾炎61例(APN组)及下尿路感染43例(非APN组),均检测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 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尿NGAL的水平,对比2组各指标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APN的诊断价值。结果 APN组血CRP、PCT、β2-MG及尿NGAL的水平均高于非A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Cys 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CRP、PCT及尿NGAL诊断儿童AP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0.898、0.963;血CRP最佳临界值为22.6 mg/L时,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83.7%;PCT最佳临界值为0.285μg/L时,敏感度为77.0%,特异度为93.0%;当尿NGAL最佳临界值为473μg/L时,敏感度为82.0%,特异度为97.7%。结论尿NGAL对儿童APN具有诊断价值,有助于临床对儿童APN的早期识别。 宋少娜 张碧丽 王文红 张瑄 范树颖 李国琪关键词:肾盂肾炎 泌尿道感染 ROC曲线 儿童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