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源

作品数:19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间质
  • 14篇间质瘤
  • 13篇胃肠
  • 12篇胃肠间质瘤
  • 4篇预后
  • 4篇手术
  • 3篇直肠
  • 3篇外科
  • 3篇多中心
  • 3篇靶向
  • 2篇影像
  • 2篇十二指肠
  • 2篇术前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靶向治疗
  • 2篇KI-67
  • 1篇修补术

机构

  • 19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肿瘤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尹源
  • 12篇张波
  • 5篇陈志新
  • 5篇沈朝勇
  • 3篇张鹏
  • 3篇陈家驹
  • 2篇刘曦娇
  • 2篇周总光
  • 2篇曹晖
  • 2篇赵岩
  • 2篇冯兴宇
  • 2篇宋彬
  • 2篇周永建
  • 2篇汪明
  • 2篇王自强
  • 2篇陶凯雄
  • 1篇向瑾
  • 1篇金成武
  • 1篇汪晓东
  • 1篇袁放

传媒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间质瘤领域的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胃肠间质瘤(GIST)由于发病率较低,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常较难开展,而真实世界研究(RWS)可以通过整合真实世界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临床诊疗决策与患者获益之间的关系,对疗效作出较好的评价,从而得到最优治疗方案;并且RWS通常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随访,弥补了传统RCT的不足。基于此,GIST领域的RWS备受关注。目前GIST领域的临床RWS常围绕着GIST的诊治、预后以及临床预测等问题展开。GIST易误诊,常与其他间叶来源的肿瘤混淆,诊断方面的研究通常围绕某类诊断方法对GIST诊断的准确度以判断其应用价值;治疗性研究主要围绕某干预措施对GIST的疗效及不良反应;预后研究则是对GIST进展患者的预后状况进行客观描述,探究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并分析其生活质量;临床预测研究则旨在寻找GIST诊断或预后的最佳预测指标;RWS亦可以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于GIST患者的成本效益,为GIST临床决策提供关于干预成本及健康产出的证据。在GIST领域的临床RWS设计中,应重视资料的来源和质量,加强与卫生统计学及临床流行病学专家的交流,多方协作、规范每个操作环节的实施步骤,才能开展高质量的RWS。
蔡兆伦尹源张波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药物经济学
胃肠间质瘤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结果、治疗和随访情况,分析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原始病例数112,失访15例,97例具有完整的随访和临床病理资料。随访3~24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复发或转移30例(30.9%),其中4例死亡。在不同年龄、性别分布中,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部位、肿瘤长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象中,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肿瘤越大、NIH危险度级别越高、核分裂象数越多,Ki-67表达指数越高,呈正相关(P〈0.05);Ki-67、核分裂象和复发转移有关(r分别为0.395,0.266,P〈0.05)。Cox多因素分析示:Ki-67(P〈0.001,相对危险度=0.387,95%可信区间:0.229~0.654)和核分裂象(P=0.005,相对危险度=0.494,95%可信区间:0.304~0.805)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示:Ki-67表达指数影响中高危患者的预后。结论 Ki-67与肿瘤长径、NIH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象相关,并能辅助评估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
汤苏敏沈朝勇尹源张波陈家驹陈海宁陈志新陈佳平
关键词:KI-67核分裂象胃肠间质瘤预后
病例1:直肠胃肠间质瘤切除术后伴发异时性卵巢癌一例被引量:1
2019年
患者女,51岁,因"绝经后腹压增大时阴道点滴出血17d"于2013年9月收入妇科病房。入院后查体:三合诊可扪及阴道与直肠间靠左侧一大小7cm×8cm包块,质硬,光滑,不活动,直肠黏膜光滑,无溃疡。腹部增强CT提示:直肠下段前方区域包块,大小约5.7cm×5.6cm,与直肠壁及前方子宫分界不清,见图1。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于入院后第3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阴道直肠间隔,大小7cm×6cm×6cm,与阴道后壁界限尚清,与直肠前壁致密粘连,术中诊断直肠来源胃肠间质瘤可能,剥离肿瘤过程中,直肠前壁距肛门2cm处破裂,请胃肠外科会诊,行"经阴道行阴道直肠间隔肿瘤切除术+会阴侧切缝合术+阴道成形术+阴道后壁修补术+直肠破裂修补术+乙状结肠造口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示:(直肠)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高风险度,细胞梭形,核分裂象数25个/50HPF,局灶区域肿瘤内见坏死;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CD117(+),CD34(+),SMA(-),Caldesmon(+),DES(-),Ki67(约10%);基因检测:KIT外显子9(Y503_F504insAY)突变,见图2。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天出院,出院后推荐给予至少3年以上的伊马替尼400mg/d治疗,胃肠外科门诊定期复查。
尹源尹晓南张波梁寒(点评专家)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直肠黏膜阴道后壁修补术切除术后卵巢癌实验室检查结果
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外科手术发展新趋势。不同于传统开放手术的教学,腹腔镜手术教学更加强调实践练习,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的运用为腹腔镜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工具。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在外科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腹腔镜技术的知识储备和操作技能,对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尹晓南尹源张波
关键词: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外科学医学教学实践教学
Urotensin Ⅱ在慢性肝病中的作用:体内对血管紧张度的影响
2008年
尹源
关键词:UROTENSIN慢性肝病血管紧张度门静脉高压症血管收缩药生理机理
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多中心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多中心十二指肠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数据,了解十二指肠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外科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至2016年1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接受根治性切除的十二指肠GIST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主要包括十二指肠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术前术后治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十二指肠GIST病人279例。男性149例(53.4%),女性130例(46.6%)。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D2段最常见,共129例(46.2%),肿瘤大小为4.0(2.5~6.0)cm。根据改良NIH分级标准,极低危病人46例(16.5%),低危病人90例(32.2%),中、高危病人113例(40.5%),此外有30例(10.8%)病人接受了术前伊马替尼治疗,未进行术后危险度分级。行局限性切除术的病人共232例(83.2%),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共47例(16.8%);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0.1%(56/279)。行传统开放手术者144例(51.6%),行腹腔镜手术者135例(48.4%)。行局限性切除术病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与行局限性切除术病人相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肿瘤直径较大(Z=-3.229,P=0.001),且中、高危病人比例较高。279例病人中,253例病人成功获得随访,随访率90.7%。随访时间33.2(1~180)个月。所有病人5年总存活率为85.0%。两组病人的5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3%vs.84.6%,P=0.548)。结论十二指肠GIST主要位于十二指肠D2段,手术方式以局限性切除术为主,局限性切除术在短期疗效方面优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长期疗效两者相当。
冯兴宇胡伟贤张鹏邱海波周永建赖斌陈韬郑国良熊文俊王巍刘秀峰尹源万相斌张子通赵曦李智张波王伟赵岩李国新李红浪黄昌明周志伟陶凯雄李勇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
179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类型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类型和突变位点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至2015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79例行基因检测的GIST患者并分析其各临床病理资料的特征。结果所有患者中,肿瘤原发于胃88例(49.2%),小肠70例(39.1%),结直肠7例(3.9%),其它部位14例(7.8%);其中CD117、CD34、DOG-1阳性率分别为为94.4%、74.9%、93.3%。GIST患者基因突变c-kit突变最为常见,共151例(84.4%),其次为PDGFRα突变8例(4.5%),野生型20例(11.2%)。c-kit突变中,外显子11以缺失突变、点突变及缺失+插入突变为主(92.2%);外显子9突变共有6例(30%)A502-Y503复制突变及14例(70%)Y403-F504插入突变;外显子13突变为1例K642Q点突变,外显子17突变为2例N822K点突变。在6例PDGFRα外显子18突变患者中,分别有5例和1例发生点突变和缺失突变,点突变中3例为D842V突变。在GIST的基因分型中,PDGFRα突变患者DOG-1阳性率低于c-kit突变及野生型患者(P=0.007),而在c-kit各突变类型中,点突变患者CD34患者阳性率低于其它突变类型(P<0.001),点突变和插入突变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低于缺失突变和缺失+插入突变(P=0.006)。结论胃和小肠是GIST最常见的发病部位;c-kit外显子11是GIST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GIST基因突变率高且突变类型多样,不同患者需提供个体化治疗。
陈家驹沈朝勇陈卉娇尹源汤苏敏张波陈志新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基因分型
胃肠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监测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监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伊马替尼的血药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2010~2016年期间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42例GIST患者的血药浓度及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常规门诊治疗的GIST患者的血药浓度分布特点,探讨不同伊马替尼剂量对血药浓度的影响,并分析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42例GIST患者血药浓度为199~7 435μg/L,平均为1 757μg/L;有10例患者存在血药浓度不足,稳定血药浓度水平低于1 000μg/L(低血药浓度)。有18例患者因无法耐受400 mg/d的标准剂量而减量至300 mg/d,低剂量(300 mg/d)治疗患者的血药浓度较标准剂量(400 mg/d)治疗患者略降低(P=0.222),但低剂量治疗患者和标准剂量治疗患者的低血药浓度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347)。Cox分析结果显示,低血药浓度患者(低于1 000μg/L)与高血药浓度患者(高于1 000μg/L)的疾病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171;95%可信区间:(0.106,12.990);P=0.898〕。结论从本研究有限的数据结果来看,在常规门诊治疗过程中,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在不同GIST患者中存在很大的变异,既有血药浓度不足,也有血药浓度过高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合理的血药浓度监测策略以及基于监测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可能使患者获益。
尹源向瑾沈朝勇汤苏敏张波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伊马替尼
原发直肠胃肠间质瘤多中心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原发直肠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外科诊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11家医疗中心行手术治疗的340例原发直肠GIST病人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统计资料包括病人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术前治疗、手术及术后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及随访数据。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最近邻匹配法减少组间基线水平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计算生存率。结果340例病人中,男性211例(62.1%),女性129例(37.9%),中位确诊年龄54(16~84)岁;初诊时肿瘤中位直径为5.1 cm,肿瘤下缘距肛缘中位距离为5.0 cm。2000—2010年、2011—2013年、2014—2016年及2017—2019年期间局部切除术比例分别为31.3%、34.3%、42.6%、38.2%;术前治疗比例为6.0%、7.5%、33.7%、47.2%;基因检测比例为7.2%、9.0%、30.7%、32.6%;中高危病人辅助治疗比例为21.1%、24.2%、45.9%、47.1%。340例病人中126例(37.1%)行局部切除术,214例(62.9%)行根治性切除术;倾向评分匹配前,局部切除组病人肿瘤直径小(P<0.001),核分裂象少(P<0.001),肿瘤距肛缘距离近(P<0.001),术前治疗比例高(P=0.036);在手术时间、肛门保留率、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行根治性切除术病人。倾向评分匹配后,两组分别纳入74例病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差、核分裂象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部切除组在手术时间、肛门保留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行根治性切除病人。340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为52(1~215)个月,随访率(89.4%)。其中59例(17.4%)复发,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8.4%、81.6%。倾向评分匹配前后局部切除组与根治性切除组病人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56,P=0.065)。结论直肠GIST主要位于下段直肠,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在保证完整切除前提下,局部切除术短期疗效优于�
张鹏汪明林国乐丰帆叶颖江刘骞夏立建赵岩熊治国胡俊波高志冬尹源张波曹晖陶凯雄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直肠手术靶向治疗
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行根治性手术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间质瘤(GIST)行根治性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我国17家医学中心收治的74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21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21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16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77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77例、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福建省肿瘤医院2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2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5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19例、浙江省肿瘤医院23例、辽宁省肿瘤医院17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7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5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例、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4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8例)原发性十二指肠GIST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46例,女395例;年龄为55(17~86)岁。观察指标:(1)新辅助治疗情况。(2)手术及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4)分层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患者行新辅助治疗期间每3~6个月随访1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每6~12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2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法匹配,匹配容差为0.02。结果(1)新辅助治疗情况。741例患者中,34例行新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8(3~44)个月。34例新辅助治疗患者行手术治疗前肿瘤退缩达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分别为21、9、4例。34例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前肿瘤长径为8
崔剑知吴欣张鹏杨琳希周烨尹源冯兴宇叶再生周永建寇有为刘合利朱玉萍赵岩李永文邱海波徐皓叶志坚顾国利汪明曹晖
关键词:肠肿瘤胃肠间质瘤十二指肠远期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