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满厚
- 作品数:31 被引量:451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植被生长季风速及风向的时空分布特征
- 2017年
- 为青藏高原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下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北麓河地区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该地植被生长季不同月份(5月、6月、7月、8月和9月)、不同年份(2012年、2013年)和不同高度(0.5m、1.0m、2.0m和4.0m)的风速、风向变化,建立该区植被生长季的风速廓线方程和风向玫瑰图,探讨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植被生长季风速、风向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12年5月的平均风速(3.15m/s)显著高于6月(2.6m/s)、7月(2.67m/s)、8月(2.46m/s)和9月(2.45m/s),风速随月份推后呈降低趋势;2013年不同月份间风速差异较大,风速随月份推后呈增大趋势。2)风速与高度呈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y=2.15e^(0.118x),R2=0.95,P<0.05),且在植被生长季中期(7月)略高于前期(5—6月)和末期(8—9月)。3)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存在6个频率较高的风向,分别为SE、SSE、S、SSW、SW和WSW,风速在2.5~5m/s。
- 马丽徐满厚贾燕燕
- 关键词:风速风向
- 羽毛针禾种群中尺度的分布格局及利它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羽毛针禾(Stipagrostis pennata)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流动沙丘的先锋物种,可作为流动沙丘恢复的首选植物.采用100 m×100 m的大样方,应用Ripley’s K(d)函数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沙丘从流动到固定等不同生境下羽毛针禾种群的空间分布以及与群落内白皮沙拐枣(Calligonum leucocladum)、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的空间关联性,分析该物种种群如何增长以及如何促进其它物种定居.结果表明:羽毛针禾整个种群在0~50 m呈聚集分布,在50 m以上呈随机分布.在研究尺度范围内,羽毛针禾种群内小丛(冠幅面积≤0.09 m2)和中丛(0.09 m2<冠幅面积<0.6 m2)、小丛和大丛(冠幅面积≥0.6 m2)、大丛和中丛都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羽毛针禾种群内大、小丛之间关系紧密.种群从大丛到中丛各级别再到小丛,株丛数量差异不大,种群年增长稳定,表明羽毛针禾种群增长过程中无性繁殖起主要作用.样地内白皮沙拐枣和白梭梭呈聚集分布,而羽毛针禾与白皮沙拐枣、白梭梭在0~50 m尺度下呈显著正关联,表明了羽毛针禾对白皮沙拐枣、白梭梭两个物种种子萌发、定居和生长的促进作用.
- 马大伟刘彤赵新俊徐满厚司郎明
- 关键词:羽毛针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恢复
- 一种土壤样本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样本采集装置,包括:基板,钻土装置以及采样装置;基板上通过固定架设置有采样行程电机,采样行程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采样丝杠,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基座,采样基座上设置有与采样丝杠配合连接的采样螺母部,采样基...
- 于秀立徐满厚刘敏
- 文献传递
- 山西亚高山草地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空间变化数据集被引量:1
- 2022年
- 亚高山草地为野生动物和食草动物提供牧草,保护它们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于2016年7-8月,在黄土高原东部地区选择具有亚高山草地带的高海拔山地作为实验样地,从北向南一共选择了9个山地。在每个山地选择一块典型亚高山草地进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调查,同时记录下亚高山草地的地理坐标。在样地中随机设置6个1 m2样方,用样方框调查每一个植物种的高度、多度、盖度、频度,计算群落α多样性指数;再以0.5°、0.45°为间隔分别将纬度、经度划分为5个梯度带,以100m为间隔将海拔划分为6个梯度带,计算群落β、γ多样性指数。最后,从6个物种多样性调查样方中,随机挑选5个作为植物生物量调查样方,在其中间位置设置0.2 m×0.2 m的小样方,采用齐地刈割法获取地上生物量,采用挖掘法获取地下生物量。该数据集包括:(1)山地名称及样地地理位置;(2)山西亚高山草地α多样性指数;(3)山西亚高山草地地理梯度带划分及其β多样性指数;(4)山西亚高山草地γ多样性指数;(5)山西亚高山草地生物量指标;(6)山西亚高山草地α多样性与生物量关系的数据。数据格式为.shp和.xlsx,数据量为41.2 KB(压缩为1个文件33.6 KB)。
- 徐满厚徐满厚
- 关键词:亚高山草地物种多样性生物量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物量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模拟增温实验被引量:32
- 2016年
-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区,设置模拟增温实验样地,于2010年开始持续增温,2012和2013年调查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探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下地上-地下生物量与根冠比的中值和平均值大于对照,其中地下生物量(变异系数为0.30)的增加幅度大于地上生物量(变异系数为0.27),根冠比的变异系数(0.33)大于地上-地下生物量,这表明增温可导致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分配出现差异。(2)地上-地下生物量呈极显著的幂指数函数关系(R^2=0.147,P<0.001),表现为异速生长,但在增温处理下异速生长出现减缓(R^2=0.102,P<0.05)。(3)地上生物量受深层土壤水分和浅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地下生物量受深层土壤水分和深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土壤温度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强于土壤水分,表现为20 cm深度土壤温度对地上生物量(R=0.582,P<0.01)和根冠比(R=-0.238,P<0.05)影响较大,60 cm深度土壤温度对地下生物量影响较大(R=0.388,P<0.01),100 cm深度土壤水分对地上生物量(R=0.423,P<0.01)和地下生物量(R=0.245,P<0.05)影响较大,这说明增温导致浅层土壤温度对生物量分配产生影响,使生物量更多分配到地上部分,而冻土融化致使深层土壤水分对生物量产生影响。
- 徐满厚刘敏翟大彤薛娴彭飞尤全刚
-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物量环境因子模拟增温
-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夏季植被特征及对模拟增温的短期响应被引量:50
- 2013年
-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草甸植被夏季生长动态特征;同时采用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的方法,探讨了草甸植被对增温的短期(1a)响应。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夏季植被高度与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盖度与二者相关性极显著;高度对地上生物量影响较大(R=0.892,P<0.01),盖度对地下生物量(R=0.883,P<0.01)和总生物量(R=0.888,P<0.01)影响较大。(2)高寒草甸夏季植被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表现出不同的生长模式,地上部分近似等速生长(幂指数为1.011),地下部分则表现为异速生长(幂指数为0.459),但整体呈现异速生长(幂指数为0.473)。(3)高寒草甸夏季植被地上生物量(P<0.05)在6月份较地下生物量(P>0.05)对环境更为敏感,且一年之后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呈减小趋势,这与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的显著减小密切相关。(4)红外辐射器在高寒草甸的增温度效果较好,空气、地表、土壤温度都随增温幅度增强而增加;短期增温对高寒植被有正效应(T0—T1),而温度持续升高则对植被产生负效应(T1—T2);各植被指标的方差分析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短期增温对该植被影响不显著。
- 徐满厚薛娴
-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模拟增温植被特征
- 绿洲-荒漠带防护林与自然植被的防风效应及其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 在西北干旱区,绿洲-荒漠过渡带为防风固沙的前沿地带,分布有大面积的自然植被和防护林,对阻止沙漠移动、保护绿洲生态安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农八师莫索湾垦区和下野地垦区的绿洲-荒漠过渡带,根据自然植...
- 徐满厚
- 关键词:防护林自然植被疏透度
- 黄土高原东部山地林下不同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 2024年
- 气候变暖在山地尤为明显,山地林下草本群落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研究的新方向。文中以黄土高原东部山地林下草本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生长室进行模拟增温实验,设置对照、低度增温和高度增温3种实验处理,探究黄土高原东部山地林下草本群落水热因子和不同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增温处理下,空气温度分别增加0.23℃和0.83℃,空气湿度分别增加1.06%和1.82%,土壤湿度分别减小0.54%和2.10%,但土壤温度在低度增温处理下减小0.10℃,在高度增温处理下增加0.09℃。2)莎草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7.34g/m^(2)和4.28g/m^(2),杂草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12.27g/m^(2)和10.34g/m^(2),但禾草地上生物量在低度增温处理下减小1.05g/m^(2),在高度增温处理下增加3.46g/m^(2)。3)不同植物功能群地上生物量与温度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分别增加105.92%和150.51%,与水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分别增加20.73%和42.28%。综上,增温改变了黄土高原东部山地林下草本群落的水热条件,导致草本群落不同植物功能群发生改变,使之朝向杂草植物进行演替。研究有助于理解山地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于秀立降瑞娇徐满厚
- 关键词:禾草莎草地上生物量
- 一种适用绿洲-荒漠过渡带防风固沙林疏透度的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绿洲‑荒漠过渡带防风固沙林疏透度的测定方法。它通过在绿洲‑荒漠过渡带选择不同类型的防风固沙林,利用高分辨率的FUJIFILM FinePix S5000数码相机摄取林带影像,然后传入计算机;在Wind...
- 徐满厚秦瑞敏
- 文献传递
-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与白梭梭利用降雨的差异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对梭梭和白梭梭的降雨再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对梭梭与白梭梭0~100cm的浅层根系分布进行了调查。回归分析发现,梭梭与白梭梭茎流率、穿透率、截留率与降雨量之间呈显著对数关系。在相同的降雨强度下,梭梭与白梭梭之间降雨分配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降雨强度下梭梭和白梭梭各自的降雨再分配存在显著差异。20mm·h-1的降雨强度有利于产生更多的茎流,梭梭和白梭梭茎流率在降雨强度20mm·h-1的情况下是30mm·h-1的情况下的2.3倍和2.9倍。白梭梭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60cm的土壤深度内侧根数占0~100cm内总侧根数的86%。白梭梭在0~20、20~40、40~60cm土壤深度的水平侧根极显著高于梭梭,分别是梭梭的10.0倍、9.6倍和10.9倍。白梭梭水平侧根伸展距离极显著大于梭梭,白梭梭根系冠幅半径为7.1m,梭梭为2.3m。综上所述,白梭梭主要通过植株特殊形态结构增加茎流等降雨再分配和地下根系协同作用,来充分的利用降雨;梭梭浅层根系分布稀少,故其利用降雨的能力十分有限,而更趋向于利用地下水。
- 张卫宾刘彤李宽亮徐满厚司朗明
- 关键词:梭梭白梭梭茎流根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