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84H指数:5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高寒草甸
  • 4篇草甸
  • 3篇生物量
  • 2篇增温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刈割
  • 2篇物量
  • 2篇模拟增温
  • 1篇地上植被
  • 1篇地下生物量
  • 1篇植被
  • 1篇植物
  • 1篇生态位
  • 1篇种间
  • 1篇种间联结
  • 1篇物种
  • 1篇物种多样性
  • 1篇环境因子
  • 1篇根系

机构

  • 5篇太原师范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伊犁职业技术...
  • 1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5篇翟大彤
  • 5篇徐满厚
  • 5篇刘敏
  • 4篇薛娴
  • 4篇彭飞
  • 4篇尤全刚
  • 1篇刘彤
  • 1篇刘洋
  • 1篇刘忠权

传媒

  • 3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增温、刈割对高寒草甸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我国高寒草甸表现出退化现象,严重影响着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生产。本研究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增温、刈割、增温+刈割交互作用4种试验样地,于植被生长季进行植被物种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和地下生物量的调查,研究增温、刈割对高寒草甸植被物种多样性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植被物种多样性在生长季中期(6、7、8月)显著高于初期(5月)和末期(9月),且显著性从2012年到2013年增强。(2)植被物种多样性对增温(3年)、刈割(2年)的响应并不敏感,在增温、刈割单独作用下略有增加,在增温+刈割交互作用下略有减小。(3)增温、刈割趋于增加地下生物量,促使地下生物量在不同土层的分配比例发生变化;随着时间延长,刈割对土壤浅层(0~3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的影响逐渐加强,而增温对土壤深层(30~50 cm土层)地下生物量的影响逐渐加强。
徐满厚刘敏薛娴翟大彤彭飞尤全刚刘忠权
关键词:高寒草甸增温刈割物种多样性地下生物量
增温、刈割对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双重影响,高寒草甸植被逐渐表现出退化现象。探讨高寒草甸植被生长特征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对高海拔地区植被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防止草地退化和沙漠化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区,利用增温实验模拟气候变暖、刈割实验模拟人类放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对照、增温、刈割、增温+刈割交互作用四种实验处理,于2012─2013年植被生长季调查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研究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生长特征对增温、刈割的响应,以此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地上植被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夏季是高寒草甸植被生长的最佳季节,其中7月是其生长的最佳月份;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生长特征年内生长季和年际间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表现为植被高度在生长季中期高于初期和末期(P<0.05),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在生长季中期和末期高于初期(P<0.05);2012年的植被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略高于2013年(P>0.05),但植被盖度略低于2013年(P>0.05)。(2)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在增温第2年(2012年)的各实验处理间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在第3年(2013年)开始出现显著差异(P<0.05),其中2年刈割显著降低植被高度和地上生物量(P<0.05),3年增温和2年刈割的交互作用显著降低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P<0.05)。以上结果表明,增温、刈割对高寒草甸地上植被生长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尺度上存有差异,初期并不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开始加强。
徐满厚刘敏薛娴翟大彤彭飞尤全刚刘洋
关键词:高寒草甸增温刈割地上植被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物量动态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基于模拟增温实验被引量:31
2016年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为研究区,设置模拟增温实验样地,于2010年开始持续增温,2012和2013年调查植被地上-地下生物量,探讨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寒草甸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增温处理下地上-地下生物量与根冠比的中值和平均值大于对照,其中地下生物量(变异系数为0.30)的增加幅度大于地上生物量(变异系数为0.27),根冠比的变异系数(0.33)大于地上-地下生物量,这表明增温可导致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分配出现差异。(2)地上-地下生物量呈极显著的幂指数函数关系(R^2=0.147,P<0.001),表现为异速生长,但在增温处理下异速生长出现减缓(R^2=0.102,P<0.05)。(3)地上生物量受深层土壤水分和浅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地下生物量受深层土壤水分和深层土壤温度影响较大;土壤温度对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强于土壤水分,表现为20 cm深度土壤温度对地上生物量(R=0.582,P<0.01)和根冠比(R=-0.238,P<0.05)影响较大,60 cm深度土壤温度对地下生物量影响较大(R=0.388,P<0.01),100 cm深度土壤水分对地上生物量(R=0.423,P<0.01)和地下生物量(R=0.245,P<0.05)影响较大,这说明增温导致浅层土壤温度对生物量分配产生影响,使生物量更多分配到地上部分,而冻土融化致使深层土壤水分对生物量产生影响。
徐满厚刘敏翟大彤薛娴彭飞尤全刚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物量环境因子模拟增温
植物种间联结研究内容与方法评述被引量:116
2016年
植物种间联结是植物群落重要的数量和结构特征之一,是植物群落结构形成和演化的基础。研究种间联结,对于植物群落的稳定与演替、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便于探讨种间联结的形成机制,本文评述了种间联结的研究内容、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指出了现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植物种间联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既有人为取样尺度的影响,又有环境与生物自身的因素。在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种间联结性往往有所不同。为此,可采用多尺度排序法分析不同尺度格局上复杂的种间联结关系,重点加强植物"利他作用"及入侵种种间联结的研究。在Fisher精确检验的基础上,结合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来检验种对间的相关性,并利用生态位理论或从植物生理、分子遗传的角度研究密度主导的种间联结的变化,可以准确揭示植物种间的内在关联性。
徐满厚刘敏翟大彤刘彤
关键词:种间联结FISHER精确检验生态位
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根系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布设模拟增温实验样地,采用土钻法于2012—2013年植被生长季获取5个土层的根系生物量,探讨增温处理下根系生物量在生长季不同月份、不同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及其与相应土层土壤水分、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根系生物量在2012年随月份呈增加趋势,其中7—9月较大,其平均值在对照、增温处理下分别为3810.88 g/m^2和4468.08 g/m^2;在2013年随月份呈减小趋势,其中5—6月较大,其平均值在对照、增温处理下分别为4175.39 g/m^2和4141.6 g/m^2。增温处理下的总根系生物量高出对照处理293.97 g/m^2,而各月份总根系生物量在处理间的差值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在增温处理下根系生物量略有增加,但在生长季不同月份其增加的程度不同,致使年际间的增幅出现差异。(2)根系生物量主要分布在0—10 cm深度,所占百分比为50.61%。在增温处理下,0—10 cm深度的根系生物量减少,减幅为8.38%;10—50 cm深度的根系生物量增加,增幅为2.1%。相对于对照处理,增温处理下0—30 cm深度的根系生物量向深层增加,30—50 cm深度的根系生物量增加趋势略有减缓。可见,在增温处理下根系生物量的增幅趋向于土壤深层。(3)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呈极显著的递减关系,在增温处理下线性关系减弱;与土壤温度呈极显著的递增关系,在增温处理下线性关系增强。表明土壤水分、温度都可极显著影响根系生物量,但在增温处理下土壤温度对根系生物量的影响较土壤水分更为敏感而迅速。
徐满厚刘敏翟大彤薛娴彭飞尤全刚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根系生物量模拟增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