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琦松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卫及周缘地区石炭纪烃源岩有利发育层段评价
- 中卫及其周缘地区位于北祁连造山带、阿拉善微陆块和华北地块交接三角地带。研究区石炭纪沉积厚度巨大,整体处于高海平面期,发育多期海平面变化旋回,具有烃源岩发育的可能性。基于上述情况,在研究区内开展烃源岩研究十分必要,对油气勘...
- 徐琦松
- 关键词:海平面变化油气勘探
- 文献传递
- 一种山前地区沉积相带展布范围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山前地区沉积相带展布范围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研究区的野外露头剖面识别沉积相类型,选择测点,测量每一测点距物源区的距离;计算每一测点对应的地层中每层岩层的真厚度及该测点对应的地层真厚度;根据获得的每一...
- 王健操应长王新桐徐琦松金杰华王心怿肖杰
- 文献传递
- 阜康凹陷东部二叠系“源-汇”系统与沉积充填过程
- 阜康凹陷东部二叠系发育多个“源-汇”系统,“源-汇”系统分布复杂,多期演化。以阜康凹陷东部地震、测录井、岩心、锆石、周缘地区露头和前人等资料为基础,以“源-汇”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源-汇”系统特征、分布和沉积作用分析,...
- 徐琦松
- 关键词:二叠系
- 中卫及周缘地区石炭纪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被引量:3
- 2014年
- 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华北板块、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之间,该区上古生代受区域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地层发育与华北地区有较大差异。通过收集整理3条野外实测地质剖面及19条剖面资料,根据剖面岩性、沉积结构、构造、沉积旋回等,对中卫及周缘地区石炭纪岸线变迁、沉积范围、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纵向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划分为三角洲、堡岛、碳酸盐岩台地、浅海4类沉积体系。早石炭世早期,南秦岭洋的海水开始入侵研究区南部,沉积范围呈狭长带东西向展布;早石炭世晚期海侵范围逐步向北、向东扩大,于早石炭世形成由阿拉善古陆、鄂尔多斯、北祁连围成的祁连海沉积区。早石炭世海水较深,沉积物以厚层灰岩为主,碳酸盐岩台地和堡岛沉积体系较为发育。晚石炭世海侵继续向北、向东扩大,晚石炭世晚期研究区祁连海与华北陆表海在中央古隆起北部汇合;早二叠世早期,中央古隆起没于水下,祁连海与华北海已广泛连通。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早期海平面变化频繁,海水较浅,沉积物以碎屑岩为主并夹有灰岩,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堡岛沉积体系以及浅海沉积体系。
- 刘智崔红庄许淑梅吴鹏张海洋张威冯怀伟李灵波李健伟徐琦松李萌
- 关键词:石炭纪沉积相
- 从陆内到陆缘:中国东部古近纪断陷盆地的深部背景及沉积特征被引量:4
- 2013年
- 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演化对中国东部古近纪沉积盆地的沉降及充填具有控制作用。讨论了我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群的深部构造背景,在相对统一的板块构造背景中初步分析了陆缘断陷盆地和陆内断陷盆地的形成演化与周边板块主要构造运动事件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的一致性进行了简要讨论。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内的陆缘和陆内断陷盆地的沉积建造特点和沉降中心迁移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位于中国东部复杂构造体制内不同位置的陆缘与陆内断陷盆地每个构造演化阶段的沉积响应特征及其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将东部陆内和陆缘断陷盆地的沉积建造渐变特征或变异规律与深部构造过程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对深入理解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群系的盆间关系,深入认识新生代断陷盆地浅部过程与深部过程之间的耦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 张威蒙轸许淑梅李灵波李建伟冯怀伟徐琦松李萌张海洋吴鹏刘智
- 关键词:新生代
- 一种山前地区沉积相带展布范围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出一种山前地区沉积相带展布范围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研究区的野外露头剖面识别沉积相类型,选择测点,测量每一测点距物源区的距离;计算每一测点对应的地层中每层岩层的真厚度及该测点对应的地层真厚度;根据获得的每一...
- 王健操应长王新桐徐琦松金杰华王心怿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