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 作品数:45 被引量:152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 不同年龄C_(3,4)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对照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老年、中老年和青年C_(3,4)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单节段C_(3,4)脊髓型颈椎病行手术治疗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青年组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35.8±7.62)岁(范围23~44岁);中老年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53.21±4.14)岁(范围48~60岁);老年组27例,男24例、女3例,年龄(68.04±5.97)岁(范围61~84岁)。分析三组患者临床表现[首发症状、症状、病理体征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的差异;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静态因素(骨赘增生、滑移程度、黄韧带厚度)、动态因素(颈椎整体活动度、颈椎单节段活动度、颈椎不稳、颈椎项韧带钙化)、解剖因素(C_(2)~C_(7) Cobb角、C_(3)~C_(7) Cobb角、C_(4)~C_(7) Cobb角、C_(3)椎管径、C_(4)椎管径、C_(3) Pavlov比值、C_(4) Pavlov比值)、脊髓压迫(脊髓信号、压迫位置、压迫性质)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及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多以上肢无力为首发症状、下肢无力感及步态异常为主诉,中老年多以上肢麻木为首发症状、上肢麻木无力为主诉,青年组多以上肢疼痛为首发症状、以上肢麻木为主诉,三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Hoffmann征和Babinski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老年组较青年组有更高的阳性率(P<0.05)。JOA总评分、运动及下肢运动JOA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组JOA总评分较青年组低,尤其是运动JOA评分,特别是下肢运动JOA评分更低(P<0.05)。首发症状分布、症状分布、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及膝腱反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因素方面,三组患者滑移和黄韧带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较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易发生滑移(P<0.05);老年组黄韧带厚度
- 连晓玮李鹏黄世金李军伟
-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压迫症年龄组影像学特征
- PAL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初步疗效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介绍PAL联合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的初步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行PAL联合入路RARP 24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资料。患者中位年龄69岁,中位体质量指数(BMI)24.2 kg/m^(2)。术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01~57.74(5.38±2.48)μg/L。结果:本组24例患者PAL联合入路RARP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6~190(148.0±4.3)min。术中出血量20~200(82.9±9.4)ml,均未输血。术后病理分期pT1c期1例,pT2a期7例,pT2b期3例,pT2c期6例,pT3b期7例;手术切缘阳性5例;术后Gleason评分6分1例,7分6例,8分4例,9分11例,10分2例。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3~8(5.3±0.3)d,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14~28(21.0±1.3)d。术后住院天数4~19(8.0±0.6)d。术后随访2~7(4.7±0.3)个月,无尿道狭窄,未观察到生化复发。9例(37.5%)患者拔管后即刻控尿满意,21例(87.5%)患者术后3月尿控满意。结论:PAL联合入路RARP充分结合后入路、前入路和侧入路的优势,对前列腺肿瘤根治效果好,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尿控相关结构,术后尿控恢复满意。
- 朱照伟李振浩赵品陈博陶金李鹏范雅峰刘云龙于栓宝张雪培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
- 反流性咽喉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认识的深入,其对咽喉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研究证明它是导致咽喉部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胃食管反流对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很多,但其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相关研究甚少,很多基层医生对该病还不甚了解。本文主要对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作一综述。
- 季锋袁莉莉韩新巍李治仝李鹏白林锋崔强汪忠镐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反流性咽喉炎
- 连续置钉、间断置钉和关键椎置钉治疗Lenke 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对比连续置钉、间断置钉和关键椎置钉三种手术方式矫正LenkeⅠ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后路椎弓根螺钉融合的89例LenkeⅠ型AIS患儿,所有患儿至少1年随访。依据不同的置钉矫形技术分成3组,连续性置钉组(C组)28例,间断置钉组(I组)30例,关键椎置钉组(K组)31例。提取患儿一般资料、围手术期各项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测量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one-way ANOVA)进行3组间相互比较。结果三种置钉技术治疗LenkeⅠ型AIS患儿的末次随访的侧弯矫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键椎置钉组相比间断置钉组和连续性置钉组可减少手术时间(283.1 min、301.6 min、359.5 min)、术中出血量(882.4 ml、935.2 ml、1120.0 ml)、植入物费用(9855.1元、12 706.5元、14 907.8元)。三组患儿术前和末次随访的SRS-22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LenkeⅠ型AIS患儿,3种置钉技术获得相当的矫形效果,但关键椎置钉组相比其他两组明显减少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植入物花费,因此关键椎置钉技术可作为更加良好的手术选择。
- 申明奎罗明李鹏李宁王文刚夏磊
- 关键词:脊柱侧凸矫形外科固定装置椎弓根
- 阴囊淋巴管瘤的诊疗分析(附1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9年
-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LA)临床少见,为一种良性淋巴管病变,一般认为是淋巴组织先天发育畸形所致,最常见于颈部和腋窝等区域,罕见发病于泌尿生殖系统,阴囊淋巴管瘤(Scrotal lymphangio-ma)多见于个案报道。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11例阴囊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提供可参考诊疗方案。
- 邢会武王军黄雪洁李昊李鹏贾占奎杨锦建
- 关键词:阴囊淋巴管瘤
- 双源CT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联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组对腹部增强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双源CT 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联合正弦图确定迭代重组(SAFIRE)技术,在双期腹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 年8 月1 日至9 月10 日,本院80 例行双源CT 腹部增强成像检查的患者,行...
- 魏楠楠刘杰喻波涛李明昕李鹏
- 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状态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索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损伤及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NRK-52E细胞,建立慢性肾衰竭肾损伤细胞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病理学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大鼠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关键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K-52E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肾组织和细胞中的关键蛋白定量,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NRK-52E细胞中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JC-1检测试剂盒检测NRK-52E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肾康注射液可以显著缓解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状态,减轻病理损伤;显著抑制肾损伤分子1(KIM-1)、GRP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阳性表达表达,从而抑制内质网过度应激状态;可显著抑制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沉积,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形成(P<0.01);肾康注射液能够显著抑制NRK-52E细胞内ROS的水平,减轻NRK-52E线粒体氧化损伤,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能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缓解肾损伤状态,增强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抗氧化损伤以及减少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实现有关。
- 李鹏周霖王肖辉郑天元房哲
- 关键词:肾康注射液肾间质纤维化肾损伤分子1
- C5/6与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影像学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对比研究C5/6与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X线、CT以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两者解剖参数、脊髓压迫的静动态因素及脊髓损害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个病区接受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C5/6或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共85例。其中C5/6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7例(C5/6组),C6/7节段脊髓型颈椎病28例(C6/7组)。比较两组患者颈椎X线、CT和MRI测量的影像学指标,包括静态因素(椎间盘退变、黄韧带肥厚、骨赘增生和椎体滑移)、动态因素(颈椎活动度、颈椎节段活动度、椎体不稳和项韧带骨化)、脊髓受压情况(压迫位置、压迫性质、压迫程度和脊髓信号改变)和解剖参数(颈椎曲度、棘突长度和Pavlov比值)。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解剖参数方面,两组间颈椎曲度、棘突长度和Pavlov比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态因素方面,C5/6组椎体滑移发生率高于C6/7组[(21.05%,12/57)比(3.57%,1/28),P<0.05],C5/6组黄韧带肥厚评分低于C6/7组(0.26分比0.89分,P<0.05),两组间骨赘增生和椎间盘退变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态因素方面,C5/6组颈椎活动度大于C6/7组[(47.28±10.33)°比(39.06±6.25)°,P<0.05],C5/6组C5/6节段活动度大于C6/7组C6/7节段[(10.44±3.81)°比(7.69±2.38)°,P<0.05],C5/6组颈椎不稳发生率高于C6/7组[(26.32%,15/57)比(7.14%,2/28),P<0.05],C5/6组项韧带骨化发生率高于C6/7组[(40.35%,23/57)比(17.86%,5/28),P<0.05]。两组间压迫位置和脊髓信号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压迫性质和压迫程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5/6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容易发生节段滑移、项韧带骨化和脊髓信号改变,而C6/7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易出现后方黄韧带压迫,提示生物力学因素在两者发病机制中存在显著�
- 马威李鹏黄世金连晓玮王永博李军伟
- 关键词:脊髓颈椎病影像学研究生理解剖
- 倾向性评分队列研究两种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 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比后入路-前入路-侧入路(PAL)联合入路与前入路(常规入路)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治疗前列腺癌(PCa)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尿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20年1月—2023年1月接受RARP治疗的145例PC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2例采用前入路(常规入路组),23例采用PAL联合入路(联合入路组),经过2∶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常规入路组46例,联合入路组23例,对匹配前后的不同入路RARP手术的PCa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均比较分析,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是否保留神经血管束(NVB)、是否缝扎背深静脉复合体(DVC)、是否重建膀胱颈以及术后拔尿管后即刻与术后1、3、6个月的尿控恢复率。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是否保留NVB、是否重建膀胱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入路组比较,联合入路组术中缝扎DVC的患者比例更少(100%vs.30.4%,P<0.001)。匹配前后联合入路组患者拔管后即刻与术后1、3、6个月尿控恢复率均优于常规入路组(P<0.05)。结论 与常规入路相比,PAL联合入路RARP治疗PCa同样安全有效,且术后早期尿控效果较好。
- 李振浩朱照伟赵品陶金李鹏范雅峰刘云龙于栓宝张雪培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前列腺切除术
-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术中心脏骤停1例
- 党晓卫乔师师杨志强李鹏王兆阳姚振涛许培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