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群
- 作品数:237 被引量:2,660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Multimodel Coupled Ensemble Seasonal Predictions of the East Asian-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 In this study,the seasonal forecast skill of the East Asian-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EAWNPSM) was...
- 杨德剑杨修群张耀存
- 关键词:MONSOONMULTI-MODELENSEMBLECOUPLEDSKILL
- 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的异常与前期冬季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 华南前汛期雨季开始日期的迟、早是短期气候预测中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了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讨论了影响前汛期雨季开始早、晚的前期冬季海、气异常特征。结果发现:(1)华南前汛期开始日期具有明显年际变化,近5...
- 强学民杨修群
- 关键词:华南前汛期冬季风
- 文献传递
- 华北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关的海气异常型被引量:151
- 2005年
- 利用近50年华北地区26个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海洋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和全球海气系统年代际变化的关系.对华北降水距平指数变化分析表明,近50年来华北降水具有减少的总体趋势,叠加在该趋势之上的是年代际变化,其中1965年和1980年发生了两次跃变,使得20世纪80年代干旱尤为严重.在对华北地区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与华北降水年代际异常相伴随的大气环流和上层海洋热力异常型.结果表明,华北降水年代际异常与太平洋上层海洋热力状况异常有显著关系,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与华北降水异常的相关.在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华北干旱与上层海洋热力及大气环流异常的配置关系如下:当华北地区干旱时,则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偏低,即太平洋上主要表现为PDO暖位相,全球大部分地区(包括华北地区)气温偏高,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偏低,日本北部及东西伯利亚气压异常偏低,华北及其以南大片地区气压偏高,华北地区由异常西北风控制,不利于水汽向华北地区输送.
- 杨修群谢倩朱益民孙旭光郭燕娟
- 关键词:华北干旱年代际变化PDO
- ENSO及其对亚洲季风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5
- 1995年
- ENSO及其对亚洲季风和我国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是当今气候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了作者在《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方法研究》项目中有关专题“大洋、尤其ENSO和西太平洋暖地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影响”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三方面:1、ENSO是多时空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ENSO形成机理的研究;2、ENSO对我国东亚季风和我国气候影响;3、ENSO及其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可预报性和预报试验。本文的结果显示了本专题在这些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
- 倪允琪邹力张向东王国民杨修群吴爱明
- 关键词:季风气候变化
- 海平面副热带高压指数的相关特征
- 通过对太平洋上海平面副高指数的重新定义,研究了海平面副高的本身特征,发现海平面副高不仅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还具有年际以及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副高在春季和夏季偏强,并在从春到夏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减弱的过程。冬季副高...
- 李熠杨修群
- 关键词:年际年代际
- 文献传递
- 极地海冰变化对气候的影响被引量:22
- 1995年
- 本文为“极地海冰变化对气候的影响”专题研究工作的简单小结。本工作从资料分析特别是从数值试验研究了极地海冰广度异常的气候效应,着重揭示了极地海冰异常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它可激发出全球大气异常遥相关型波列,表现出具有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同样重要的作用;讨论了极地海冰异常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机制以及极地海冰变化特征和物理过程。此外,还研究了东亚夏季风环流建立过程及ENSO循环的形成机制方面问题,提出一些新的结果。
- 黄士松杨修群蒋全荣汤明敏王召民谢倩朱永春
- 关键词:海冰大气环流异常气候
- 智慧人工智能气候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人工智能气候预测方法,利用时空耦合模态分解方法,提取决定预测目标气候要素异常相对倾向的前期或同期最优气候模态及其对应的时间序列;利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构建最优气候模态时间序列与预测目标气候要素异常相对...
- 杨修群王昱孙旭光房佳蓓陶凌峰张志琦张昱培
- 北极海冰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型被引量:36
- 2002年
- 利用 4 4a(195 1~ 1994年 )北极海冰密度逐月资料 ,分析提出了一种与北极冰自然季节变化相吻合的分季法 ,并根据这种分季法 ,使用EOF分解 ,揭示了北极各季海冰面积异常的特征空间型及其对应的时间变化尺度。结果表明 :(1)北极冰面积异常变化的关键区 ,冬季 (2~ 4月 )主要位于北大西洋一侧的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和戴维斯海峡以及北太平洋一侧的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 ,夏季 (8~ 10月 )则主要限于从喀拉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到波佛特海的纬向带状区域内 ,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是北极海冰面积异常变化的最重要区域 ;(2 )春 (5~ 7月 )、秋 (11月~次年 1月 )季各主要海区海冰面积异常基本呈同相变化 ,夏季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波佛特海一带海冰面积异常和喀拉海呈反相变化 ,而冬季巴伦支海、格陵兰海海冰面积异常和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海、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的海冰变化呈反相变化 ;(3)北极冰总面积过去 4 4a来确实经历了一种趋势性的减少 ,并且叠加在这种趋势变化之上的是年代尺度变化 ,其中春季 (5~ 7月 )海冰面积异常变化对年平均北极冰总面积异常变化作出了主要贡献 ;(4)位于北太平洋一侧极冰面积异常型基本具有半年的持续性 。
- 汪代维杨修群
- 关键词:北极海冰格陵兰楚科奇海白令海夏季
- 使用ECMWF集合预报数据集估计全球季节平均气候异常的潜在可预报性被引量:12
- 2003年
- 利用ECMWFPROVOST项目产生的在给定海表温度强迫下的 15a(1979~ 1993)季节集合预报数据集 ,分析揭示了季节平均气候异常潜在可预报性的全球分布。首先 ,利用可再现的强迫模态重建集合资料场 ,在Kolmogorov Smirnov(K S)检验的基础上定义潜在可预报性指数PUK,然后 ,将重建场的PUK 与重建场贡献于集合平均的方差比结合 ,提出了定量估计局地潜在可预报性的指数PI。以全球 85 0hPa温度季节平均异常场为例 ,对PI进行定量计算表明 :不仅大部分热带地区 ,而且热带外一些地区的季节平均气候异常具有潜在可预报性 ,主要分布在北美、南非和亚洲部分季风区 ;全球大部分潜在可预报地区主要受ENSO型强迫控制 ,而部分温带地区如中国华北、中亚、北美南部主要受非ENSO型强迫控制 ;局地潜在可预报性具有季节性 ,夏季可预报性较强 ,冬季较弱。通过与其他几种估计季节潜在可预报性的方法进行比较表明 。
- 文彩虹杨修群
- 关键词:潜在可预报性
- 1976/1977年前后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年际异常的变化被引量:7
- 2008年
- 基于1948~2005年NCEP/NCAR(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环境预测中心)再分析资料,讨论了1976/1977年前后的年代际气候变化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SST)年际变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前后,EN-SO都能导致热带印度洋SSTA(海表面温度异常)出现全海盆同号的变化,这种模态在冬季最强;气候变化前与变化后相比,该模态对该地区海温年际变率的方差贡献大22.1%,达到最强的时间早2个月。气候变化前,秋季热带印度洋SSTA的主导年际变率模态表现为全海盆同号,变化后则表现为“偶极子模态”(IODM)。导致上述SSTA特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前后印度洋风场对ENSO的响应不同。在气候变化前,与ENSO相关联的热带印度洋东风异常首先在夏季出现,而变化后则首先在春季出现,并且有一反气旋性环流异常维持在热带东南印度洋。
- 赵珊珊周天军杨修群孙旭光朱益民
- 关键词:气候变化热带印度洋ENSO偶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