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丽俊
- 作品数:58 被引量:272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科技支撑和引导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清补体C3d在不同病因所致的小儿迁延性肠炎诊断中的意义
- 2002年
- 潜丽俊刘晟杨丽军江煜
- 关键词:迁延性肠炎儿童
- 严重腹泻合并高钠、高糖性高渗血症18例分析
- 2007年
- 蓝陈福黄刘炜潜丽俊
- 关键词:严重腹泻高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危重患儿婴幼儿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及D-二聚体的含量,探讨凝血纤溶系统紊乱在SIRS/MOD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63例为试验组,按有无合并MODS,分33例为单纯SIRS组和合并MODS组为30例,另选同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试验组血浆AT-Ⅲ减低,D-二聚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合并MODS组与单纯SIRS组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性(oPa<0.01)。[结论]SIRS患儿存在凝血机制异常,合并MODS者,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病死率越高,有助于早期DIC的诊断及判断预后。
- 潜丽俊刘晟蔡莹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D-二聚体
- 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VE)的疗效,以期为小儿VE的干预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VE患儿83例。依据患儿实际情况、家长治疗意愿结合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观察组有2例退出临床观察。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和干扰素治疗。疗程10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退热时间、抽搐停止时间、意识障碍改善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血清S100B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观察组后遗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VE,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免疫力,减少后遗症发生率。
- 李超潜丽俊应灵晶
- 关键词:神经节苷脂干扰素小儿病毒性脑炎
- 7例以大脑底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脑炎被引量:1
- 2008年
- 杨丽军刘晟潜丽俊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病变神经细胞变性病理改变血管周围急性炎症
-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法在儿科见习中的应用研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联合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授课方法在儿科见习中的成效研究。方法 选取2023年9-12月进入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见习的温州医科大学五年制本科临床精神专业学生27名,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传统授课组(对照组)14名和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联合PBL组(试验组)13名。进行课前测验,同时见习结束后比较两组之间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与传统授课方法相比,在考核成绩方面,试验组的病史采集、问诊沟通技巧与人文关怀、体格检查、临床思维与治疗及课前测验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了解课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师生互动、占用课余时间、推荐程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翻转课堂联合PBL教学相结合,虽然会增加学生的工作量,但在儿科见习期间进行教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值得在儿科临床见习实践教学中推广。
- 姚桂爱代苗英潜丽俊蓝菊红
- 关键词:PBL儿科学见习
-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ALRI)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2625例ALRJ住院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鼻咽分泌物中的RSV抗原。结果送检标本2625例,RSV阳性534例(20.34%)。〈1岁组RSV阳性检出率24.30%(399/1642),一3岁组15.83%(114/720),〉3岁组7.98%(21/263),〈1岁与~3岁组比较(x2=21.102,P〈0.01),-3岁与〉3岁组比较(X2=10.01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儿RSV阳性检出率21.49%(331/1540),女性18.71%(203/1085),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x2=4.579,P〈0.05)。不同年度RSV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V检出率高峰从每年的10月开始,至次年的4月结束。结论ALRI住院患儿RSV阳性检出率以1岁以内婴儿最高,年龄越小,RSV感染率越高,男性RSV感染高于女性,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 张亚丽林海玲兰菊红潜丽俊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
- 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影响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磷酸奥司他韦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的影响,为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接诊的91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按照预防控制要求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使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记录患儿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血细胞表达水平、免疫学指标表达水平、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患儿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达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CD3+T细胞、CD4+T细胞、NK细胞和CD8+T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白细胞和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患儿,嗜中性粒细胞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IgM和IgG高于对照组患儿,补体C4和补体C3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IL-6、IL-8、IL-12、IL-18、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乏力缓解时间和发热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可明显提高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患儿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能力,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 蒋芬陈伟楚潜丽俊冯鑫朱莲茅海燕
- 关键词:磷酸奥司他韦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疗效
- 九例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9例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5例由重症手足口病引起;2例由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引起;1例由单纯急性脊髓炎引起;1例由颅脑外伤、出血引起。9例临床均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心率、呼吸增快,血压下降,肺部出现湿哕音,后期出现粉红色泡沫痰,X线胸片检查提示云雾状、片状阴影,其血生化检查白细胞总数、血糖、脑利钠肽升高,予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予机械通气、降低颅内压、血管活性药物(如米力农、酚妥拉明、多巴酚丁胺)使用、静脉滴注大剂量激素及静脉用丙种球蛋白,除1例由手足口病引起患儿死亡外,其余均救治成功。结论引起小儿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病因主要为肠道病毒71型病毒感染导致手足口病和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脑炎、脊髓炎、颅脑外伤等,临床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降低颅内压药物、机械通气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激素等措施是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要手段。
- 杨丽军李雅婕潜丽俊林海玲方静
- 关键词:神经源性肺水肿手足口病急性脊髓炎颅脑外伤
- 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发生咳嗽变异型哮喘1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小儿常见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部分地区的发病率可达30%,且有低龄化的流行趋势。目前国内外研究证实肺炎支原体与哮喘关系密切。2008年7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住院MPP患儿108例,治愈后3~6个月发生慢性咳嗽26例,其中12例为咳嗽变异型哮喘,现报道如下。
- 杨丽军李雅婕潜丽俊
- 关键词:咳嗽变异型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年发病率小儿常见病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