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连
-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枯草芽孢杆菌JSIM-X-13-4突变株腺苷发酵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对1株黄嘌呤、硫胺素、组氨酸三重缺陷型及8-氮杂鸟嘌呤抗性的腺苷突变株JSIM-X-13-4进行了摇瓶、自控罐3、000 L中型发酵罐试验。试验发现,该菌株培养基成分除酵母膏外,其余与其亲株肌苷产生菌JSIM-1019基本相同。酵母膏浓度为1.6%-1.8%,摇瓶CaCO3量为3%;发酵罐上适宜pH为6.2,风量在18h提高至1∶0.55,溶氧40%。摇瓶、自控罐、中型发酵罐产苷分别为15.51 g/L、18.11 g/L和17.25 g/L。
- 王红连张佳俊赵黎明杜郭君张一平柏建新邓崇亮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营养缺陷型腺苷
- 杜仲叶粉提取绿原酸工艺的优化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优选杜仲叶粉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用酶解和超声相结合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得出,在溶剂pH值为4.5,酶加入量为0.6%,酶解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为30 min,绿原酸提取得率最大。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pH值为5.0,酶解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最佳条件下绿原酸提取得率可达3.05%。从与酶法和超声波法的比较试验得出,绿原酸提取得率比酶解高出5.54%,比超声波提取高出16.68%。[结论]采用酶解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先让酶作用后,有利于超声波的进一步作用,促进绿原酸的释放,提取效果远远超过酶法和超声波法。
- 张凌裳王红连杜郭君张东升孙蔚榕赵晓联周群兰谢骏
- 关键词:杜仲叶绿原酸酶解超声波
-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清酸的研究
- 张一平柏建新邓崇亮朱晓宏杜郭君王红连罗先勇
- 该项目选育到的乳清酸产生菌是谷氨酸棒杆菌的尿嘧啶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是国内唯一具有遗传标记的变异菌株,菌株遗传性状稳定,发酵技术和发酵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建立的乳清酸提取工艺在工业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该项目的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清酸尿嘧啶营养缺陷型
- 产嘌呤核苷的枯草杆菌prs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2005年
- 为了克隆产嘌呤核苷的枯草杆菌prsA基因。用PCR扩增的方法,从产肌苷的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JSIM-1019中克隆出一个长1kb长的DNA片段,经功能检测,证明正向插入片段与大肠杆菌的磷酸核糖焦磷酸营养缺陷特性(PRPP-)能够营养互补。含有该重组质粒的PRPP缺陷大肠杆菌JSIM-DH-27在基本培养基上的能够生长。
- 杜郭君张一平王红连朱晓宏柏建新邓崇亮
- 关键词:基因表达枯草芽孢杆菌
- 鸟嘌呤核苷工艺条件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鸟嘌呤核苷(简称鸟苷)在医药工业上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合成三氮唑核苷、无环鸟苷的中间体.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上,是作为呈味核苷酸鸟苷酸二钠的主要原料,与肌苷酸二钠混合简称I+G,添加到味精中即是第二代,第三代味精,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 柏建新杜郭君王红连张一平
- 关键词:鸟苷酸味精呈味核苷酸食品工业
- 肌苷产生菌guaA基因的修饰被引量:3
- 2004年
- 由于肌苷生产菌枯草杆菌JSIM - 10 19,腺嘌呤缺陷 ,但黄嘌呤并不缺陷。以鸟苷产生菌枯草杆菌JSIM -G - 5 18为供体菌 ,得到编码IMP脱氢酶的guaA基因。并用氯氨苄抗性基因插入guaA基因 ,使之不产生活性IMP脱氢酶 ,从而可制备黄嘌呤缺陷的新菌株 ,从而可以制备肌苷产量高于JSIM - 10
- 朱晓宏柏建新张一平王红连邓崇亮
- 关键词:肌苷
- 肌苷菌核酸代谢关键酶缺失和形成选育腺苷菌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以肌苷产生菌BacillusSubtilisJSIM 1 0 1 9为出发菌株 ,根据B subtilis核酸代谢理论设计不同筛选模型 ,用物理、化学诱变剂对亲株进行诱变处理 ,先后有序地获得不同关键酶的缺失或回复即特殊的营养缺陷型以及抗某些代谢类似物的突变株 ,解除终产物对代谢物的抑制和阻遏 ,获得了几株黄嘌呤营养缺陷型并对 8氮鸟嘌呤具有抗性的突变株X 1 3等 ,获得的突变株经单菌分离后得到X 1 3 4 ,36℃培养 72h在培养基中最高积累 1 2 4 3g/L腺苷。
- 柏建新朱晓宏张一平王红连邓崇亮杜郭君罗先勇
- 关键词:选育黄嘌呤腺苷酸脱氨酶
- 鸟嘌呤核苷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 鸟嘌呤核苷(简称鸟苷)在医药工业上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合成三氮唑核苷、无环鸟苷的中间体。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上,是作为呈味核苷酸鸟苷酸二钠的主要原料,与肌苷酸二钠混合简称I+G,添加到味精中即是第二代,第三代味精,具有十分广阔...
- 柏建新杜郭君王红连张一平
- 关键词:制药原料味精鸟嘌呤核苷发酵条件菌株
- 文献传递
- 杜仲叶提取物对鲫鱼出血性病原菌抑菌试验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试验测定了杜仲叶主要提取物绿原酸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及其对嗜水气单胞菌体内和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绿原酸对水产养殖中的常见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250mg/l,哈维氏弧菌、苏伯利产气单胞菌的MIC与MBC均为500mg/l,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的MIC与MBC分别为500、1000mg/l。药敏试验结果发现,绿原酸对嗜水气单胞菌抑菌圈的直径为(19.4±1.2)mm,氟哌酸的抑菌圈直径为(30.3±1.3)mm,土霉素为(28.5±2.5)mm。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在攻毒7d后,对照组死亡率为45%,饲料中添加0.5%绿原酸的试验组死亡率为10%,添加4%的试验组的死亡率为20%,添加1%和2%的试验组没有鱼死亡,表明饲料中添加1%的绿原酸能有效增强鱼体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试验结果说明,绿原酸对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与抗生素类抗菌药物相当,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对细菌性疾病具有较强的预防作用。
- 王红连张凌裳张东升杜郭君孙蔚榕赵晓联周群兰谢骏
- 关键词:抑菌效果攻毒试验
- 从一株肌苷产生菌选育出高产鸟苷菌株的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将一株只产肌苷的Bacillus subtilis菌株 ,用物理、化学诱变剂处理 ,根据B subtilis核酸代谢理论精心设计不同筛选模型 ,先后有序地获得不同的营养缺陷型、关联酶的缺失或回复以及抗代谢类似物的突变株 ,解除终产物对代谢物的抑制和阻遏 ,最终得到一株只产鸟苷的新菌株 ,其鸟苷产量超过 2 0 g/L。
- 柏建新朱晓宏张一平杜郭君王红连邓崇亮
- 关键词:选育诱变处理发酵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