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计平

作品数:95 被引量:376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22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0篇紫苏
  • 28篇基因
  • 13篇胁迫
  • 12篇植物
  • 11篇棉花
  • 10篇脂肪酸
  • 8篇种子
  • 7篇代谢
  • 6篇烟草
  • 6篇脂肪
  • 6篇脂肪酸代谢
  • 6篇生物信息
  • 6篇生物信息学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转录
  • 5篇转录因子
  • 5篇抗旱
  • 5篇干旱
  • 4篇滴灌

机构

  • 93篇山西农业大学
  • 18篇山西省农业科...
  • 5篇山西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94篇王计平
  • 41篇李润植
  • 24篇史华平
  • 14篇周雅莉
  • 13篇王玉国
  • 13篇尹美强
  • 12篇温银元
  • 12篇赵娟
  • 9篇李璐
  • 8篇王瑞云
  • 7篇安茜
  • 6篇南建福
  • 6篇薛金爱
  • 6篇梁倩
  • 5篇冯文新
  • 5篇尹晓斐
  • 4篇杨艳兵
  • 4篇张彬
  • 4篇赵静
  • 3篇王俊学

传媒

  • 14篇山西农业大学...
  • 12篇山西农业科学
  • 8篇激光生物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核农学报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农业技术与装...
  • 2篇植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棉花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苏脂肪酸硫酯酶基因PfFatA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为研究脂肪酸硫酯酶A(FatA)在紫苏脂肪酸合成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对紫苏FatA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PfFatA基因cDNA全长1 652 bp,开放阅读框1 119 bp,编码372个氨基酸;紫苏Fat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跨膜区域;含Acyl-ACP_TE保守结构域,属于Hotdog fold超蛋白家族;多序列比对结果发现,序列C端含有保守的三联肽AKL和SKV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紫苏与丹参亲缘关系较近。通过Real-time PCR分析得知,PfFatA在紫苏根、茎、叶、花和种子不同发育时期均有表达,其中,在种子发育初期表达量最高。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PfFatA基因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李璐梁倩安茜周雅莉王计平
关键词:紫苏生物信息学
NaCl胁迫对棉花幼苗根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旨在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在苗期的耐盐性。试验以6个不同熟性棉花品种为试材,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了0.3%NaCl胁迫处理24、48、72 h对棉花幼苗根系膜脂过氧化、质膜完整性、活性氧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处理24 h对棉花幼苗根系细胞膜完整性及活性氧的积累几乎没有显著影响,而处理48~72 h后活性氧积累显著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丙二醛的累积及膜相对透性增加进一步被希夫试剂染色和伊文斯蓝染色所证明。通过对6项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0.3%NaCl胁迫处理72 h后,不同品种棉花幼苗根系耐盐性由高到低依次为:‘N181’〉‘N52’〉‘N177’〉‘K-1’〉‘N203’〉‘中50’。
史华平胡晓丽王计平
关键词:棉花氧化胁迫膜脂过氧化
紫苏caleosin 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2022年
油体钙蛋白(caleosin)是参与油体合成的一类蛋白质。本研究从紫苏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caleosin的PfClo1和PfClo2两个基因片段,通过表达特性分析发现,PfClo2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中几乎不表达,故选定PfClo1基因进行克隆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探究基因PfClo1在紫苏不同品种中的表达特性及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紫苏caleosin的PfClo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fClo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为609 bp,共编码202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5.19,亲水性系数为0.678,PSORT软件预测PfClo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BLAST同源序列比对表明,PfClo1与丹参和芝麻的caleosin序列相似性较高,属于典型的caleosin家族成员;qRT-PCR分析结果表明,PfClo1基因在‘晋紫苏1号’的花和种子中均有表达,且在开花后30 d的种子中表达量最高;通过分析不同紫苏品种的差异表达发现,PfClo1基因的表达与紫苏油脂合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用20%聚乙二醇(PEG)对‘晋紫苏1号’幼苗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后发现,PfClo1基因在胁迫处理12 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为对照的6.78倍,推测该基因可能在紫苏干旱胁迫诱导中发挥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PfClo1基因在紫苏种子发育及干旱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超史华平董书言邢志周雅莉王计平李润植
关键词:紫苏基因克隆干旱胁迫
棉花叶枝结铃规律及其产量潜力研究被引量:14
1999年
研究表明,种植密度为3.6万株·hm-2左右的棉花群体,单株留叶枝数和现蕾数量呈正相关关系(r=0.9706);单株留叶枝数和蕾铃脱落率也呈正相关关系(r=0.9604)。同时发现,棉花单株留叶枝1~2条,并用水肥措施适当控制叶枝生长量,有利于增蕾、增产;若留叶枝数多于3条或叶枝生长量不加控制、肥水过大,则易造成徒长、减产。
南建福王艳芳王计平王俊学
关键词:棉花叶枝
紫苏Pfgpat9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三酰甘油(TAG)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本研究从油料作物紫苏中筛选鉴定得到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Pfgpat9,并揭示其编码蛋白特征及基因功能。从紫苏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获得gpat9基因片段,以优选品种‘晋紫苏1号’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序列,命名为Pfgpat9;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Pfgpat9基因在紫苏根、茎、叶、花及不同发育时期种子(开花后10、20、30、40 d)中的组织表达特性;通过双酶切将紫苏Pfgpat9基因完整的ORF序列连接到酵母表达载体pYES2.0上,将重组质粒转化至野生型酵母菌株INVSc1和缺陷型酵母gat1,并验证该基因的功能。结果显示:紫苏Pfgpat9基因ORF为1116 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pI为8.96,不稳定系数为46.67,亲水性系数为-0.108,是一种亲水性不稳定蛋白。紫苏Pfgpat9基因具有典型的GPAT9功能结构域,包含3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区;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紫苏Pf GPAT9蛋白与油橄榄、茶树和向日葵GPAT9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qRT-PCR分析显示,Pfgpat9基因在紫苏不同组织中均表达,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开花后20 d表达量达到最高;酵母转化结果表明,转Pfgpat9基因野生型酵母和转Pfgpat9基因缺陷型酵母总脂含量均提高,且C16∶0、C16∶1含量均有所提高。研究表明,Pfgpat9基因在紫苏种子油脂合成积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及转基因技术改良紫苏品质提供了新的方向。
任文燕郝月茹李润植周雅莉杨宏斌王计平
关键词:紫苏
紫苏bZIP转录因子全基因组鉴定及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碱性亮氨酸拉链(bZIP)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的转录因子,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与逆境胁迫响应等生命过程。为解析紫苏(Perilla frutescens)bZIP(PfbZIP)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应用组学工具全基因组鉴定PfbZIP家族成员及其理化特征,定量PCR检测PfbZIP基因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表达谱,克隆PfbZIP90编码序列,并进行烟草(Nicotiana tabacum)遗传转化。结果表明,紫苏基因组共鉴定到101个PfbZIP家族成员,不均匀分布于18条染色体。PfbZIP蛋白序列长度在112~1269 aa之间,等电点(pI)为4.84~10.88。主要由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维持PfbZIP蛋白自身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PfbZIP定位于细胞核。片段重复是PfbZIP基因家族进化和扩增的主要驱动力。不同PfbZIP成员之间外显子和内含子数目及分布差异较大。PfbZIP蛋白具有高度保守的碱性区域和亮氨酸拉链结构区域。系统进化分析将PfbZIP家族成员划分为10个亚群。PfbZIP基因启动子区包含大量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顺式元件。表达谱分析显示部分PfbZIP基因表达水平在低温和干旱胁迫的紫苏幼苗以及对照植株中差异显著,其中PfbZIP90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均显著上调。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异源超表达PfbZIP90的转基因烟草株系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显著降低,Nt FAD3基因表达和α-亚麻酸(ALA)含量亦显著增加。这表明PfbZIP90能有效介导紫苏和烟草低温和干旱胁迫应答以及脂肪酸合成调控。这些发现为全面探究PfbZIP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特别是介导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和油脂品质改良提供了新的科学基础。
黄旭升周雅莉史先飞高宇董书言蔡桂萍李润植王计平
关键词:紫苏非生物胁迫Α-亚麻酸
一种比色皿转移专用架
一种比色皿转移专用架,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连接有上下分置的上置板和下置板,其中,所述的上置板由多个台阶体依次连接构成,各台阶体的上端面为与水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倾斜面,且每个台阶体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用于...
温银元尹美强王玉国赵娟王计平张彬冯文新王育选
文献传递
PfbZIP5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和在烟草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PfbZIP52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及构建方法和在烟草中的应用。所述PfbZIP5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所述过表达载体是将PfbZIP52基因与植物表达载体连接获...
周雅莉黄旭升闻婧陈树溦胡婷王计平李润植
小麦抗旱相关基因TaCRT-D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钙网蛋白(CRT)是细胞内质网膜上的钙结合蛋白,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研究小麦钙网蛋白基因TaCRT-D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苗期抗旱性不同的37份六倍体普通小麦和3份普通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粗山羊草为材料,通过直接测序分析TaCRT-D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TaCRT-D基因DNA长度为4 001 bp,在长达160 04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共检测到105个单核苷酸变异位点,包括84个SNP和21个InDel,二者出现的频率分别为1/1 905和1/7 621,编码区的核苷酸多样性值(π)小于非编码区,说明编码区所承受的选择压力较大,遗传变异小于非编码区。单倍型分析表明,40份供试材料分为8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1中11份材料包括4份中等抗旱材料和7份干旱敏感材料;单倍型H3、H4和H7既有抗旱性强的材料也有干旱敏感材料;单倍型H5只包括3份小麦D基因组供体种材料。【结论】普通小麦TaCRT-D基因中SNP频率较低,TaCRT-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小麦苗期抗旱性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王计平毛新国景蕊莲李润植昌小平
关键词:小麦单核苷酸多态性单倍型抗旱性
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15
2010年
利用不同剂量的磁化等离子体处理晋豆20种子,分析被处理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呼吸与能量的代谢以及同功酶谱的变化,为探讨磁化等离子体对种子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不同剂量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后,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根长、干重没有显著变化;2.0~3.0A处理组苗高、鲜重比对照分别增加17.8%~26.9%和12.70%~17.08%;2.0A处理侧根数比对照显著增加,增幅为11.8%。当处理剂量为2.5A时,根系活力提高60.9%,叶片和根系的呼吸速率分别提高43.68%和38.92%,ATP含量分别提高37.79%和47.68%。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大豆种子后幼苗同工酶谱没有特异性条带的产生,但POD和酯酶同工酶的活性得到了普遍提高,其中2.5A处理后POD活性最高。综合分析指标表明2.5A的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对刺激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
尹美强郭平毅温银元王计平赵娟
关键词:磁化等离子体大豆种子ATP含量同工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