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智立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深圳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3篇抑郁
  • 3篇缺血性脑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卒中
  • 3篇高血压
  • 3篇梗死
  • 2篇动脉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颈动脉
  • 2篇急性
  • 2篇氟西汀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性别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第二...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8篇蔡智立
  • 7篇何奕涛
  • 5篇郭毅
  • 3篇陈思言
  • 3篇唐冰杉
  • 2篇姜昕
  • 2篇马可夫
  • 2篇杨焱
  • 1篇黄敏
  • 1篇梁宇彬
  • 1篇王玉珍

传媒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颅多普勒超声辅助巴曲酶治疗对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否可通过其超声波的理化效应增强巴曲酶预防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疗效。方法 100例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及静脉巴曲酶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巴曲酶治疗时应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除去失访患者,最终对照组47例及观察组43例患者纳入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特征、治疗后3 d的血纤维蛋白原值、治疗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PIS发生率;最后应用多因素分析探讨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使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否是预防P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1周的血纤维蛋白原值、NIHSS评分、1周内PIS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3、0.002、0.049);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静脉应用巴曲酶的同时使用TCD连续监测责任血管是预防PI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静脉应用巴曲酶治疗的同时使用TCD对责任脑血管连续监测1 h能够增强巴曲酶的降纤作用,有效减少PIS发生。
何奕涛蔡智立曾思琳陈思言梁宇彬黄敏杨焱郭毅
关键词:巴曲酶经颅多普勒超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连续收集有效病例2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氟西汀(20 mg/d)及脑梗死二级预防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脑梗死二级预防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100例,治疗组124例,随访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同时评估治疗前后FPG、Hb A1c改善程度与HAMD评分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治疗前FBG、Hb A1c、HAMD评分比较未见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FB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Hb A1c水平及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7.14±1.12 vs.7.71±1.72,P=0.036;4.00 vs.5.50,P=0.046);所有入选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降低程度与FBG及Hb A1c水平改善程度未见显著相关(r=0.093,P=0.332;r=0.112,P=0.242)。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氟西汀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且其对血糖的改善作用与其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并无显著相关性。
何奕涛蔡智立杨焱曾思琳陈思言唐冰杉姜昕郭毅
关键词:氟西汀糖尿病脑梗死抑郁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研制主要基于对5-羟色胺(5-HT)功能的研究,是当前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许多研究表明SSRI能影响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促进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恢复,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恢复以及脑卒中死亡率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SSRI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治疗。
蔡智立姜昕何奕涛郭毅
关键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血小板血压卒中抑郁
全天麻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全天麻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全天麻胶囊配合降压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降压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d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颅内血管血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对照组分别为7例、12例、6例、8例、75.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0,P〈0.05)。治疗20d后,对照组MCA、ACA、PCA、BA、VA平均流速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MCA、ACA、PCA、BA、VA平均流速均低于对照组(t=-2.65、-2.44、-3.92、-3.31、-4.68,均P〈0.05)。结论全天麻胶囊配合降血压药较单用降压药治疗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脑血流状态。
王玉珍何奕涛蔡智立
关键词:高血压脑血管循环全天麻胶囊
血压晨峰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40例,根据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对进展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进展性卒中组及非进展性卒中组。对患者导致PI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比较血压晨峰升高患者与非血压晨峰升高患者中PIS发生率。结果 2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进展性卒中组72例(30.0%),非进展性卒中组168例(70.0%)。进展性卒中组患者血压晨峰值、平均动脉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高脂血症、发病1周内感染、颅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狭窄、心房纤颤发生率均高于非进展性卒中组(P<0.05)。血压晨峰升高患者PIS的发生率高于非血压晨峰升高患者〔55.0%(44/80)与17.5%(28/160),χ2=8.929,P=0.003〕。进一步以是否发生PIS为因变量,经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压晨峰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颅内动脉狭窄及心房纤颤是P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压晨峰升高的缺血性卒中患者PIS发生率升高,而且血压晨峰升高是导致PI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何奕涛蔡智立马可夫唐冰杉郭毅
关键词:脑梗死进展性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疾病血压晨峰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评估血尿酸(uric acid,UA)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400例连续纳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评估分为无认知障碍组及认知障碍组,依据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酗酒、高血压病、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教育程度、关键部位梗死、心房纤颤、血UA、血同型半胱氨酸等认知障碍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Mo CA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依据血UA水平、性别、年龄、TOAST分型等分层进行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比较。结果血UA升高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高UA血症患者相比无高UA血症患者发生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风险显著增加(P=0.007),相对危险度是1.350,95%CI(1.098,1.660),尤其对其中的男性、中青年或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其风险进一步增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13,95%CI(1.092,2.096)及1.412,95%CI(1.125,1.771)及1.464,95%CI(1.128,1.900)。结论血UA水平升高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男性患者、中青年患者或、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风险进一步增加。
何奕涛马可夫唐冰杉蔡智立曾思琳陈思言郭毅
关键词:脑梗死尿酸性别
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初步临床研究
目的: 明确氟西汀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否存在治疗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和二级预防作用是否优于对照组,并进一步探讨其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首次发病2周以内的缺血性...
蔡智立
关键词:氟西汀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
文献传递
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相关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颈动脉夹层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颈动脉夹层和自发性颈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SCAD)。SCAD往往病因较为隐匿,可能是内在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怀疑SCAD的患者,需要尽可能找出更多可能的危险因素,干预可控的危险因素,对于合并不可控的危险因素时避免颈部轻微创伤,从而尽量预防SCAD的发生。因此本文拟就SCAD的相关危险因素做一综述,以指导临床诊疗。颈动脉夹层按病因可分为外伤性颈动脉夹层和自发性颈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SCAD)。SCAD往往病因较为隐匿,可能是内在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高血压、偏头痛、急性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是SCAD比较明确且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纤维肌发育不良及颈动脉弯曲度增加是SCAD比较明确但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免疫调节紊乱、脂代谢紊乱、季节因素、遗传及基因突变等是有待进一步论证的SCAD可能危险因素。
黄康玲杨苗娟张慧蔡智立何奕涛
关键词:颈动脉夹层高血压病偏头痛基因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