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国栋

作品数:26 被引量:18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综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锆石
  • 7篇火山
  • 6篇山岩
  • 6篇火山岩
  • 5篇同位素
  • 5篇中生代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地质
  • 4篇赣东北
  • 4篇白垩纪
  • 3篇定年
  • 3篇岩石
  • 3篇岩石成因
  • 3篇铜矿
  • 3篇年代学
  • 3篇晚中生代
  • 3篇矿物
  • 2篇德兴铜矿
  • 2篇地层

机构

  • 14篇中国地质调查...
  • 11篇南京地质矿产...
  • 5篇南京大学
  • 3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沈阳地质矿产...

作者

  • 26篇靳国栋
  • 11篇邢光福
  • 11篇赵希林
  • 10篇姜杨
  • 9篇朱清波
  • 9篇余明刚
  • 8篇段政
  • 7篇高天山
  • 6篇杨祝良
  • 5篇陈志洪
  • 5篇王存智
  • 4篇廖世勇
  • 4篇姜耀辉
  • 4篇赵鹏
  • 4篇周效华
  • 4篇周清
  • 3篇贾儒雅
  • 3篇钱迈平
  • 3篇洪文涛
  • 3篇刘铮

传媒

  • 5篇地质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岩矿测试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丹霞红层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福建省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以典型的年青期丹霞地貌为其地质特色,丹霞地貌由晚白垩世沙县组和崇安组红层构成。考察确认在金湖风洞一带的崇安组红层底部含较厚的流纹质火山岩夹层,这在福建全省境内是唯一的,从而为确定丹霞红层的准确时代提供了可能。研究表明,崇安组底部的火山岩由两次流纹质岩浆爆发性喷发形成,测得其锆石LAICP-MSU-Pb法年龄为98.52±0.96Ma,说明丹霞红层主体的形成时代为早、晚白垩世之交,而非以往认为的晚白垩世中—晚期,因此对华南丹霞红层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背景应重新审视,这一新认识对国内其他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地质公园也同样有参考价值。
邢光福郑剑波沈加林江茂求钱迈平姜杨靳国栋段政
关键词:地层学锆石年龄白垩纪
浙江外北山铝质A_1型花岗岩成因:矿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制约被引量:15
2017年
外北山碱长花岗岩主要由条纹长石、更钠长石、石英和少量铁质黑云母组成,发育晶洞构造,晶洞由石英晶簇、钾长石充填。在岩石化学上,岩石富SiO2、K2O、FeO、F,贫Al_2O_3、MgO、CaO、P_2O_5;稀土元素组成上,富集REE(ΣREE变化范围为107.4×10^(-6)~330.71×10^(-6)),轻稀土分馏程度明显强于重稀土分馏,Eu负异常明显,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现"W"型四分组效应;微量元素上,富Rb、Th、Cs、U、Nb,贫Sr、Ba、P、Eu和Ti,显示出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为96.2±0.8Ma。与东南沿海其它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体相比,外北山碱长花岗岩具有明显偏高的Nb/Ta和较低的Y/Nb比值,属A1型花岗岩。综合分析表明,晚白垩世早期东南沿海岩石圈强烈伸展及多组断裂活化,引发铁镁质下地壳在高温低压贫水的条件下部分熔融产生花岗质岩浆,并在结晶分异过程中受到富F流体的交代作用,形成外北山富Nb的铝质A型花岗岩。
段政邢光福余明刚赵希林靳国栋
关键词:岩石成因A型花岗岩晚白垩世
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构造混杂岩露头解剖及其对华南新元古代洋盆演化的启示被引量:2
2022年
赣东北蛇绿构造混杂岩是江南造山带最典型的地质实体之一,对其开展以大比例尺岩性填图+构造解析为核心的露头解剖。查明岩块类型包括0.9~1 Ga的洋壳残片蛇绿岩岩块和0.8~1 Ga的岛弧火山-沉积岩块,基质类型包括约1 Ga的蛇绿岩组分基质、0.9~1 Ga的洋盆沉积物基质和830~1000 Ma的碎屑复理石基质。混杂岩总体呈北东向延伸的网结状构造,就位期构造变形表现为自北西向南东的韧塑性逆冲剪切变形,并受到后期推-滑覆和走滑构造的叠加改造。综合解剖性填图认识和区域资料,认为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构造混杂岩是弧后洋盆闭合至弧-陆碰撞等一系列洋-陆转换过程的产物,华南洋盆最终闭合的时间在780 Ma之后。研究成果丰富了蛇绿构造混杂岩专题填图方法,对认识华南新元古代洋盆演化及造山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清波王存智靳国栋赵希林高天山
关键词:赣东北
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混杂岩带1:50 000专题地质图数据库被引量:1
2021年
赣东北樟树墩蛇绿混杂岩带1:50 000专题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搜集和利用1:200 000、1:250 000和1: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填图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并应用室内与野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的。通过本数据库的建设,对蛇绿混杂岩带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进行了详细解剖,查明了蛇绿混杂岩带中岩块和基质的时代、岩石组合类型及其构造属性,并厘定出1~0.9 Ga、860~820 Ma和800~760 Ma三期俯冲增生杂岩,构建了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3阶段俯冲增生的弧盆演化模型。本数据库包含33个沉积地层单元、53个变质岩地层单元和3个侵入岩单元,数据量约为305 MB。该数据库充分反映了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带1:50 000专题地质调查的最新成果,为揭示扬子东南缘新元古代洋–陆转换过程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地质支撑。
朱清波靳国栋高天山
关键词:地质图蛇绿混杂岩赣东北
香港西贡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在香港世界地质公园西贡火山岩区,白垩纪粮船湾组发育有目前世界已知面积最大的流纹质碎斑熔岩石柱群。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的次生节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柱状节理岩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及过程。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区次生节理主要包括陡倾的纵节理及缓倾的横节理。前者多具有共轭剪节理的特征,形成于不同方向的挤压构造环境下;后者切割早期构造面理,形成于重力垮塌的构造环境,多发展为正滑断层。粮船湾组火山岩石柱总体上受次生节理改造明显,共轭节理反演的构造应力环境表明石柱区在140 Ma左右经历了快速的构造转换,主挤压应力由近NE—SW向转换为近NW—SE向,可能与莲花山断裂的构造活动相关。
朱清波杨祝良姜杨周效华王存智靳国栋
关键词:柱状节理
广东洽水地区花岗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代:对华南内陆~100Ma构造环境的制约
2022年
【研究目的】东南沿海地区发育大量~100 Ma的岩浆岩,在华南内陆该期岩浆作用虽报道较少但往往与成矿有关。查明该期岩浆作用在华南内陆的分布,将为该区晚燕山期构造背景的研究及相关找矿勘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详细的岩相学研究,对位于华南内陆的郴州—临武断裂附近的洽水地区花岗岩,划分为5个侵入次:(1)粗—中粒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2)中—细粒斑状含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3)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4)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5)细粒含斑黑云母正长花岗岩。然后系统地对不同侵入次的代表性岩石进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获得第一到第五侵入次的年龄为102~97 Ma,均属早—晚白垩世之交(~100 Ma)侵入岩。【结论】综合分析对比华南内陆及东南沿海地区~100 Ma的岩浆事件,认为华南内陆该期岩浆活动的动力学机制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发的弧后及陆内岩石圈伸展,导致郴州—临武等古深大断裂重新活化拉张,引起软流圈上涌和岩石圈减薄,进而产生较强烈的幔源和壳源岩浆活动。
张小葛谢财富张昭张昭南争路袁永盛张宏辉靳国栋靳国栋朱玉雯
关键词:构造环境锆石U-PB定年
赣东北樟树墩早侏罗世水北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2020年
赣东北樟树墩地区早侏罗世盆地处于江南造山带东南缘,揭示盆地沉积物质来源对于认识和探讨周缘早中生代造山事件和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对樟树墩早侏罗世盆地开展了岩相学、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为类磨拉石建造与内陆湖沼含煤建造,碎屑锆石年龄跨度大(2431~263 Ma),未出现同沉积或准同沉积的碎屑锆石;碎屑锆石年龄呈现极强的早古生代峰值(420~380 Ma,εHf(t)为-10.7^-3.0,TDMC为2.08~1.58 Ga)、弱的新元古代峰值(858~663 Ma,εHf(t)为-18.8^-6.7,TDMC为2.79~2.09 Ga)和晚古生代峰值(370~355 Ma),另有少量早中生代((263±5)Ma)、中—古元古代(2431~1224 Ma)碎屑锆石记录。碎屑锆石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与华夏地块西北武夷山地区所出露地质体组成相似,而与扬子东南缘地质体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其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陆内西北武夷山地区前寒武纪基底和古生代地质体,少量碎屑物质可能来源于浙西北地区,具有被动型大陆边缘盆地沉积特征。综合区域上早中生代盆地研究成果,认为江南造山带东段景德镇—黄山东南在早—中侏罗世并未整体隆升剥蚀,华南内陆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动是其周缘多板块俯冲汇聚的构造响应,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的俯冲造成华南东南部隆升,使其开始为内陆盆地提供物源,至早—中侏罗世之交构造体制转换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消减。
朱清波靳国栋高天山
关键词:早中生代碎屑锆石LU-HF同位素U-PB年代学
德兴铜矿闪长玢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原位Hf同位素研究被引量:23
2012年
江西德兴铜矿是中国东南部最大的斑岩型铜矿,前人对该矿床的含矿花岗闪长斑岩、成矿物质来源和流体演化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研究,却对该矿床内出现的脉状石英闪长玢岩缺乏较多的关注。本研究对德兴斑岩铜矿铜厂矿区的脉状石英闪长玢岩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了一个206Pb/238U谐和年龄加权平均值153.5±2.4Ma(2σ,MSWD=2.5),表明其形成于晚侏罗世(~153.5Ma),可能处于由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引起的弧后或弧内拉张构造环境。对其锆石原位Hf同位素和全岩Nd同位素研究显示该侵入体具有较高的εNd(t)值(~0.5)和εHf(t)值(~4.73),暗示其很可能具有壳-幔混合的物质来源。可见,德兴地区的构造活动既经历了早期(170~171Ma)的由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的陆缘弧环境,又经历了后期(~153.5Ma)的弧后伸展环境,分别形成了与成矿相关的花岗质岩浆和与成矿无关的闪长质侵入体。
周清姜耀辉廖世勇赵鹏靳国栋贾儒雅刘铮徐深谋
关键词:德兴铜矿闪长玢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
浙闽相邻区白垩纪上下火山岩系成因与壳幔作用对比研究
浙闽相邻区广泛出露的白垩纪火山岩划分为上下火山岩系.下火山岩系为大面积展布的早白垩世早期长英质火山岩,属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Pb等和LREE,无明显Eu异常,亏损高场强元素Nb、T...
段政赵希林邢光福杨祝良余明刚陈志洪靳国栋姜杨李亚楠
关键词:岩石成因壳幔作用白垩纪
文献传递
苏北泗洪晚更新世淮河古菱齿象化石层位及其古环境被引量:2
2017年
苏北泗洪县石集乡毛山村桂台附近上更新统戚嘴组上部地层新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骨架化石。经化石发掘及地层剖面调查,推算该象站立时肩高超过4m,死亡年龄约50岁,时代为晚更新世MIS 3间冰期(距今约5万年),在河漫滩沼泽湿地饮水或进食期间淤陷被埋葬。化石地点所在的盱眙—泗洪丘陵岗地沉积区,第四纪地层自下而上显示了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的过程:更新世豆冲组沉积于MIS 97间冰期初始阶段,泊岗组沉积于MIS 17~MIS 9之间的间冰期,戚嘴组沉积于MIS 5~MIS 3之间的间冰期,全新统连云港组沉积于MIS 1间冰期。这些组之间大多呈假整合接触,是其间各冰期造成的地层缺失。古菱齿象就是在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反复交替中演化分异出众多个体大小差异很大的种和亚种,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其中淮河古菱齿象就是体形向大型化演化的代表之一。
钱迈平高天山蒋仁朱清波靳国栋于俊杰马雪姜杨
关键词:生物地层地层古环境晚更新世第四纪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