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浩

作品数:5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水稻
  • 2篇水稻土
  • 2篇微生物
  • 2篇废水
  • 2篇CCD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废水
  • 1篇淹水
  • 1篇异化铁还原
  • 1篇有机废水
  • 1篇植物促生菌
  • 1篇生物肥
  • 1篇生物肥料
  • 1篇生物菌
  • 1篇生物菌肥
  • 1篇水资源化
  • 1篇酸性水稻土
  • 1篇铁还原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深圳地大水务...

作者

  • 5篇刘浩
  • 3篇曲东
  • 2篇白志辉
  • 1篇吴超
  • 1篇沈锋
  • 1篇王晓辉
  • 1篇徐圣君
  • 1篇张增强
  • 1篇王保莉
  • 1篇黄森
  • 1篇易磊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初始pH值对碱性和酸性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3
2014年
酸碱度(pH值)是水稻土铁还原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模拟水稻土淹水厌氧培养,以Al2(SO4)3和Na2CO3溶液分别调节碱性和酸性水稻土pH值至强酸性(pH值<5.0)、酸性(pH值5.0—6.5)、中性(pH值6.5—7.5)、碱性(pH值7.5—8.5)、强碱性(pH值>8.5),以此来研究5种初始pH值对水稻土泥浆铁还原过程的影响;通过微生物群落厌氧培养研究了2种水稻土菌悬液在6种pH值条件下的铁还原能力差异。结果表明,碱性水稻土铁还原潜势(a)、最大铁还原速率(V max)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下降,而达到最大铁还原速率所需的时间(T Vmax)则延长。提高酸性水稻土初始pH值使铁还原V max增加而T Vmax缩短,但土壤中无定形氧化铁均能还原,初始pH值与V max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碱性和酸性水稻土的土壤菌悬液在试验pH值范围内厌氧培养,其铁还原能力在培养初期差异不显著,但培养后期的差异明显,且最终都能把培养液中氧化铁完全还原。随着初始pH值升高T Vmax延长,V max则降低,且均显著负相关,但碱性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的V max在pH值6.00时最大。初始pH值和土壤类型对水稻土铁还原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且对土壤菌悬液微生物群的铁还原具有一定影响。
吴超曲东刘浩
关键词:初始PH值水稻土异化铁还原
多粘类芽孢杆菌农用菌肥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该研究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对木薯酒精废水进行发酵制备农用菌肥并施用于植物生长,以解决木薯酒精废水处理达标困难的问题,同时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资源化有效利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中心复合设计实验得到如下结论:最适宜的发酵条件为废水含量61%(COD 16.2 g/L)、初始p H 7.67、培养温度38.7℃。在该条件下,培养21 h,微生物活菌数可达1.34×10^(9)cfu/m L,满足《农用微生物菌剂》(GB 20287-2006)要求。使用最适宜的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进行盆栽实验,得到如下结论:与对照相比,多粘类芽孢杆菌菌肥使蔬菜的鲜重、干重、株高以及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69.7%、19.1%、8.9%、29.2%。多粘类芽孢杆菌菌肥可以起到替代尿素的效果,有助于减少施加尿素引起的蔬菜硝酸盐积累。
王分分徐哲刘浩刘浩张旭坡王晓辉王晓辉白志辉
关键词: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高浓度有机废水盆栽实验
淹水培养过程中水稻土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淹水非种植水稻土微环境模式系统,对水稻土进行1 h和1、5、10、20、30 d淹水培养,利用PCR-DGGE技术检测、多元统计分析淹水培养过程中芽孢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淹水培养过程中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演替性变化:淹水培养前期(1 h^5 d)R-策略芽孢杆菌占优势,并演替至中后期(5~30 d);后期(10~30 d)K-对策芽孢杆菌占优势且逐渐趋于平衡。在培养初期(1 h^1 d),芽孢杆菌属微生物优势种群相似度较高且多样性指数变化较小;1~5 d期间多样性指数有较大变化;在培养后期(20~30 d),优势种群相似度最高且多样性指数趋于平衡。DCCA分析将淹水处理过程分成早期、中期和末期3类不同的生境,CCA分析进一步显示淹水过程中水稻土二价铁含量及芽孢杆菌的多样性指数H'、Ds和丰富度指数dMa变化与上述生境产生有相关性。测序结果表明,除HZ-B1外,其余9个优势DGGE条带均属于芽孢杆菌属细菌,且大多与来自不同地域的水稻土的芽孢杆菌关系密切。
王保莉黄森刘浩曲东
关键词:芽孢杆菌群落结构水稻土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制备Paenibacillus polymyxa农用菌剂被引量:7
2020年
马铃薯淀粉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物。利用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植物促生菌,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方法。采用单因素方法结合中心复合设计(CCD)的方法,对废水体积分数(浓度)、培养温度、初始pH这3个因素进行研究,优化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Paenibacillus polymyxa EBL06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实验得到马铃薯淀粉废水培养P.polymyxa的最佳条件:废水COD为13.7 g·L^−1,初始pH为7.17,培养温度为31.4℃。该条件下,培养21 h后,微生物活菌数为6.2×10^9 cfu·mL^−1,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以达到《农用微生物菌剂国家标准》(GB 20287-2006)。为了验证该菌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蔬菜种植实验。结果表明:P.polymyxa菌剂能有效提高小白菜的产量与品质,作物鲜重、干重、株高,以及维生素C含量别提高了68.6%、13.7%、5.6%、41.3%;相比于只施用化肥的组,菌剂同尿素的混施能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小白菜植株中维生素含量提高了25.3%、硝酸盐含量减少了15.3%。以上研究结果可为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利用,以及P.polymyxa菌剂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刘浩李瑞包丽君王分分张旭坡曲东曲东
关键词:马铃薯淀粉废水植物促生菌微生物肥料
浸提条件和浸提剂类型对土壤重金属浸提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9
2012年
探讨不同土水比和不同浸提时间对土壤重金属浸出量的影响,并测定4种不同浸提剂对4种类型土壤Cu、Zn、Ni、Cd的浸提量。结果表明,EDTA-2Na和DTPA为浸提剂时,随土水比增加,浸提液中Cu、Zn含量呈增加趋势;浸提时间增加,重金属浸出量相应增加。在4种浸提剂中,EDTA-2Na的浸提效率最高。对于4种土壤而言,EDTA-2Na是最适宜的浸提剂。
易磊张增强沈锋刘浩
关键词:浸提时间浸提剂重金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