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凡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肿瘤
  • 6篇肝癌
  • 5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生成
  • 4篇肝肿瘤
  • 3篇疗法
  • 3篇免疫
  • 3篇化疗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治疗肝癌
  • 2篇肿瘤形成
  • 2篇细胞癌
  • 2篇免疫疗法
  • 2篇干扰素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癌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4篇南昌大学
  • 1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13篇周凡
  • 9篇彭宝岗
  • 8篇梁力建
  • 5篇何强
  • 4篇沈顺利
  • 2篇吕明德
  • 1篇华赟鹏
  • 1篇李绍强
  • 1篇赖佳明
  • 1篇邹书兵
  • 1篇黄洁夫
  • 1篇胡娟
  • 1篇徐明
  • 1篇汤地
  • 1篇傅华群
  • 1篇叶小鸣
  • 1篇殷晓煜
  • 1篇黄美近
  • 1篇胡文杰
  • 1篇张治平

传媒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消化肿瘤杂志...
  • 1篇第二十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rbB2诱导的肿瘤形成和侵袭有赖于FAK功能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FAK功能在ErbB2诱导肿瘤形成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AK-/-和FAK+/+细胞感染含ErbB2逆病毒颗粒,使ErbB2在FAK-/-和FAK+/+细胞中过量表达,通过比较FAK-/-ErbB2和FAK+/+-ErbB2在细胞生存、细胞侵袭、体内成瘤等项指标来观察FAK的功能。结果:感染后,ErbB2受体在FAK-/-和FAK+/+细胞中稳定表达和激活。ErbB2诱导的锚定依赖性细胞生存、细胞侵袭以及体内肿瘤形成等方面均有赖于FAK功能。结论:FAK在调节ErbB2诱导的细胞生存、肿瘤形成和侵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到ErbB-FAK-Src-MAPK分子信号转导途径。
何强黄美近彭宝岗梁力建沈顺利周凡
关键词:肿瘤侵润
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与情绪调节策略和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目的:了解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情绪调节策略和人格特质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情绪调节策略在人格特质与校园欺凌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为预防校园欺凌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某中学为研究现场,通...
周凡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调节策略人格特质中介效应
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干扰素-γ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γ体内外增强TNF-α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 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两者联合用药体外杀灭肝癌细胞的能力。以已建立的人肝癌 裸小鼠肝内移植模型为对象,采用瘤体内注射的直接给药途径,观察TNF-α、IFN-γ和联合用药体内抗肝癌的效果。 结果:细胞毒性试验:TNF-α对肝癌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当浓度超过107 U/L时,有明显杀 伤作用(P<0.05);联合应用IFN-γ具有协同抗瘤效果,单独应用107U/L TNF-α和106 U/L IFN-γ时,肝癌细胞杀 伤率分别为27.1%和7.9%,两者联合用药可达83.7%。单独使用IFN-γ未见移植瘤生长受抑制及荷瘤鼠生存期 延长(P>0.05),移植瘤仅见小灶性坏死;单独应用TNF-α,表现为抑制移植瘤生长(抑制率17.2%),移植瘤呈不完 全性小片状坏死,但不能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P>0.05)。两者联合用药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癌率35.9%), 移植瘤呈大片状坏死,荷瘤鼠生存期延长(P<0.05),血甲胎蛋白(AFP)浓度降低。结论:TNF-α联合IFN-γ直接瘤 体内注射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彭宝岗何强梁力建周凡吕明德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免疫疗法
ErbB2诱导的肿瘤形成和侵袭有赖于FAK功能
目的:探讨FAK功能在ErbB2诱导肿瘤形成和侵袭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FAK-/-和FAK+/+细胞感染ErbB2逆病毒颗粒,使ErbB2在FAK-/-和FAK+/+细胞中过量表达,通过比较FAK-/--...
何强梁力建彭宝岗周凡沈顺利
关键词:肿瘤形成肿瘤侵袭
文献传递
肝癌化疗中药物分子瘤内分布的机制与干预策略
2008年
肝癌化疗研究主要集中在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分子及基因机制,而忽略了抗癌药物瘤内分布不足的作用,这一机制在临床肿瘤治疗中有着相当甚至更大的影响。药物的瘤内分布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而通过药物结构的改进和新生血管干预对微环境的改善能更好地提高肝癌化疗的疗效。
周凡梁力建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肝细胞癌中马赛克血管的瘤内分布与结构特征
2008年
目的观察肝癌中马赛克血管(MV)的分布和结构特征,探讨MV形成的基础。方法以携绿色荧光蛋白的肝癌细胞建立裸鼠原位和皮下瘤模型(各10只),通过血管内皮细胞(EC)和基底膜组分的荧光标识,对瘤样中2325例血管(原位瘤1002例,皮下瘤1323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缺乏基底膜的肝窦EC和普通的EC所形成的血管中,MV发生频率为(29.20±2.49)%比(15.33±3.46)%,分布广度为(33.75±5.15)%比(19.20±5.7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V发生频率和瘤内距离均呈正相关(r=0.456,P〈0.01;r=0.726,P〈0.01)。马赛克区域有80.18%-91.01%存在基底膜的缺失。结论肝癌中存在由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共同构成的MV,基底膜的缺失提示是MV形成的结构基础。
周凡梁力建彭宝岗华赟鹏沈顺利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生成血管基底膜
IFN-α抑制HUVECs以及荷人肝癌裸小鼠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检测IFN-α体内外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抑制作用,探讨IFN-α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运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MTT试验、管样结构形成试验、移动抑制试验以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生长和血管密度测定探讨IFN-α对HUVECs的抑制作用。结果:IFN-α对HUVECs的细胞增殖、移动和管样结构形成试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体内实验提示试验组移植瘤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微血管密度(MVD)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IFN-α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的血管新生,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汤地梁力建彭宝岗周凡李绍强殷晓煜
关键词:干扰素Α抗血管生成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rcinoma,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免疫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量血细胞计数法(FlowCytometry,FCM)检测方法,动态观察120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HLA鄄DR含量变化。结果肝切除术前肝功能Child鄄PughB级、OGTTL型和术前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组,CD4+/CD8+比值则较高(P<0郾05)。全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前、后CD3+CD4+T细胞和NK细胞(CD3-CD16+CD56+)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和第2周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8+含量明显低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01);而CD4+/CD8+比值则显著高于肝切除术前和术后第3周(P<0郾01)。结论PLC合并肝硬变肝储备功能不足、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和肝切除术可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低下,PLC患者肝切除术前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黎进张治平李涛彭宝岗周凡
关键词:术前肝动脉栓塞化疗原发性肝癌免疫细胞CD3^+表型分析
阿霉素节律化疗对肝癌的血管生成干预与抑瘤作用的研究
2008年
目的 探讨阿霉素节律化疗对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干预作用,观察其抑瘤效果和毒性反应.方法 建立裸鼠HepG2皮下移植瘤模型,荷瘤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只),分别为对照组、节律化疗(metronomic chemotherapy,MC)组(阿霉素,1 mg/kg,每3天一次)和最大耐受量化疗(maximum tolerated dose chemotherapy,MTDC)组(阿霉素,10 mg/kg,单次注射).每隔3天测量小鼠体重及肿瘤直径,21天疗程结束后处死裸鼠,称瘤重,通过血管内皮细胞的CD31/CD105联合荧光标记进行血管定量分析.结果 节律化疗组(MC组)对肿瘤生长存在抑制效应(P<0.01),而最大耐受量化疗组(MTDC组)也有抑瘤作用(P<0.01),两种方案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564).MC组与MTDC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8.13%、43.32%,但MC组毒性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别(P>0.05).节律化疗能显著降低肿瘤血管的区域密度(P<0.01),而MTDC组不存在抗血管生成作用(P=0.503).结论 节律化疗可显著地抑制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且毒性反应低,其抑瘤效果与抗血管生成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周凡彭宝岗梁力建傅华群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生成化学疗法
热疗联合瘤内注射野生型p53治疗肝癌被引量:1
2009年
热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之一,可通过多种途径杀灭肿瘤细胞,但降低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升温后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而野生型p53既可降低肿瘤细胞的热耐受性,本身又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两者联合应用是否可达到协同效应。
彭宝岗何强徐明胡文杰周凡沈顺利叶小鸣
关键词:野生型P53原发性肝癌瘤内注射热疗热耐受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