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楠
- 作品数:59 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致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蜂蜇伤的致病特点,总结血液净化方法治疗蜂蜇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经验。方法对1例儿童蜂蜇伤致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6岁女童因蜂蜇伤后导致MODS,联合应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血液净化治疗,结合内科综合治疗,历时26d治愈出院。8个月后随访,患儿体健,无后遗症。结论严重蜂蜇伤致MODS属临床危重症,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清除内外源性有害物质,缩短病程,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 袁林周楠陈植张桂菊
- 关键词:蜂蜇伤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血液净化儿童
- PBL教学法在儿科肾内科课间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 目的:在儿科肾内科课间实习中运用PBL教学法,提高儿科肾内科学的临床教学效果,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方法:将2012学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学习和见习的2008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65名,女34名,男31名...
- 焦莉平樊剑峰周楠孙嫱
- 关键词:课间实习教学方法
- 文献传递
- 临床研究与实践-儿童期以肾脏异常发病的Bardet—Biedl综合征四例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以肾脏异常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ardet。Biedl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
- 王辉付倩沈颖刘小荣周楠梁颖姚瑶
-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儿童
- 27例儿童C3肾小球肾炎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周楠刘小荣周春菊孟群樊剑锋
- Prader-Willi综合征合并局灶增生IgA肾病一例
- 2013年
- 患儿男,11岁,因“发现蛋白尿20d”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自然分娩,出生体重1.6kg,出生时哭声无力,吸吮慢,家长自述有喂养困难,于当地医院住院输液治疗1周后出院。3个月抬头,5个月会翻身,1岁半会扶走,肌张力低下,坐、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3岁开始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增长,目前智力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
- 樊剑锋刘小荣刘小梅周春菊周楠孙嫱
- 关键词:PRADER-WILLI综合征IGA肾病增生局灶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IgA肾病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 2012年
- IgA肾病(IgAN)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无特异性治疗。目前传统医学的优势逐渐被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在改善疾病症状的基础上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IgAN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改善预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IgAN可以借鉴成人经验,但由于儿童的特点,还需要探索适宜儿童的遣方用药,因此,还有许多工作要完善。现主要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IgAN现状及前景作一介绍。
- 沈颖周楠
- 关键词: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儿童
- 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急慢性透析患儿,分别进行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共95人次。比较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透析第3h低温透析组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常温透析组(P=0.023);与透析前基础血压相比,常温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较低温组更显著,透析进行到第3h两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4和P=0.014)。在透析结束时,低温组具有稳定心率的优势,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低血压发生率和透析效率方面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在儿童中同样适用,可以有效维持透析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
- 周楠张桂菊焦莉平马军梅沈颖
- 关键词:血液透析儿童
- 急性感染影响IgA肾病患儿Cosmc甲基化状态评价被引量:3
- 2013年
- IgA肾病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亚洲地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核心1153半乳糖基转移酶伴侣蛋白(core1β3-Gal—T—specificmolecular。haperone。Cosmc)在IgA肾病中的致病机制开始受到关注。Cosmc是核心1β3半乳糖基转移酶发挥活性的关键,于2002年Ju等^[1]首次报道。
- 周楠沈颖樊超男
- 关键词:甲基化状态肾病患儿急性感染半乳糖基转移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儿童肾病综合征并真性乳糜胸1例被引量:3
- 2020年
-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收治的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乳糜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13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并胸腔积液,胸腔穿刺液为乳糜样,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真性乳糜胸,淋巴管造影提示胸导管出口梗阻。肾活检为肾小球微小病变。经原发病治疗,早期积极抗凝,对症等综合治疗后,患儿预后良好。提示乳糜胸是儿童肾病综合征罕见并发症,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尽早胸部增强CT及血管超声寻找血栓证据,同时建议行淋巴管造影评估有无淋巴管畸形存在。治疗方面以控制原发病,积极抗凝及对症治疗为主,预后良好。
- 付倩樊剑锋周楠陈植刘小荣
- 关键词:儿童肾病综合征血栓乳糜胸
- 川崎病伴有泌尿系受累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川崎病伴有泌尿系受累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比较伴或不伴泌尿系受累患儿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及对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敏感性。结果诊断明确且资料完整的川崎病患儿797例,泌尿系受累者105例(13.2%)。男女比例为2∶1,尿检异常以白细胞尿多见[74例(70.5%)]。9例(52.6%)患儿尿检肾早期损害指标(包括Ig G或微量白蛋白或β2微球蛋白)提示升高。67例患儿行超声检查,3例患儿超声提示双肾增大,5例提示回声增强。58例患儿复查尿常规,89.7%的患儿在1周之内恢复。泌尿系受累患儿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口唇改变的比例显著高于无泌尿系受累组(P<0.05),但冠状动脉受累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尿系受累组对丙种球蛋白冲击后不敏感比例升高(16.2%vs.7.2%),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泌尿系统损伤以白细胞尿为多见,多于1~2周内恢复。泌尿系受累患儿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口唇改变显著,对冠脉损伤无显著影响,对丙种球蛋白冲击不敏感比例有增高趋势。
- 周楠王阳陈佳佳陈黎唐晓蕾
- 关键词:川崎病泌尿系脓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