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宫健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教学
  • 4篇消化内科
  • 4篇临床教学
  • 4篇内科
  • 3篇思维
  • 3篇思维导图
  • 2篇胆管
  • 2篇胆管炎
  • 2篇学法
  • 2篇实习教学
  • 2篇消化科
  • 2篇耐药
  • 2篇化脓
  • 2篇化脓性
  • 2篇化脓性胆管炎
  • 2篇教学法
  • 2篇肠癌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1篇学生科研能力

机构

  • 10篇齐齐哈尔医学...

作者

  • 10篇宫健
  • 6篇刘石
  • 6篇张博
  • 6篇张慧宇
  • 4篇王明涛
  • 3篇李雪松
  • 3篇陈尔东
  • 2篇李晓华
  • 2篇李晓红
  • 2篇刘红丹
  • 2篇徐文思
  • 2篇张晓明
  • 1篇江平
  • 1篇朱明哲
  • 1篇赵鑫
  • 1篇姜珊
  • 1篇周丽娜
  • 1篇张长浩
  • 1篇王迪
  • 1篇孙军

传媒

  • 7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消化内科临床教学初探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消化内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向实验组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创作消化内科疾病的思维导图。就思维导图教学法对实验组学生做问卷调查。利用出科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基本掌握创作思维导图的要领并创作出若干消化内科疾病思维导图,问卷调查提示95%实验组同学对思维导图感兴趣,认为对学习有帮助。并且会把思维导图作为工具在目前和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使用。出科考试成绩统计分析提示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提高消化内科临床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宫健李雪松王明涛张慧宇张博
关键词:思维导图临床教学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授课方法,实验组除传统授课方法之外,引入思维导入教学法,通过实习前及实习后闭卷考试形式检测,考试内容为与消化科相关的临床综合知识。结果实习前两组成绩对比没显著差异(P>0.05);1个月后实验组成绩(82.50±4.75)明显好于对照组(79.77±5.51),实习前后成绩差值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导入,有利于提高临床的教学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并能够提高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能力。
姜珊宫健王迪刘石张长浩赵鑫朱明哲
关键词:消化科临床教学
ESBLs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及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了解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消化内科行ERCP检查及治疗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的胆汁中培养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法进行药敏测定,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确证试验。选用药敏纸片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纸片,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纸片。含克拉维酸和不含克拉维酸纸片间抑菌圈之差≥5mm即确认为产ESBLs株,同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97株分离菌中,产ES-BLs菌株130株,检出率为43.77%;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为125、118和54株,产ESBLs分别为71、43和16株,检出率分布为56.80%、36.44%和29.63%。ESBLs肺炎克雷伯菌在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胆汁标本中的检出率最高,达93.02%;ESBLs大肠埃希菌在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胆汁标本检出率较高,为39.44%,产ESBLs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为0,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产ESBLs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整体低于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结论产ESBLs菌株是胆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了解其耐药机制,及时有效检测出其耐药性,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流行和暴发。
张慧宇张博刘红丹徐文思宫健
关键词:化脓性胆管炎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率
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意义。方法将来我院实习的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模式进行教学,实验组在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任务基础之上,采取小组讨论、建立科研团队、科研答辩等形式进行教学。结果实习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科研兴趣的提高和科研思维能力的掌握程度,并以根据文献撰写摘要的形式考试,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其对医学前沿知识的把握,同时有利于学生科研思维意识的提高,为将来医学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刘石宫健李晓华周丽娜孙军江平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方法
以症状为中心词制作思维导图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以症状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消化内科实习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实验组引入以症状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教学法,于学生入科时及出科前分别进行闭卷病例分析题考试,对两次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组学生的成绩差异。从而得出该教学法在消化内科临床教学中是否有意义。结果入科时两组成绩对比无显著差异(P=0.682);一月后进行出科考试,实验组成绩(83.10±4.94)明显好于对照组(79.37±5.51),两组学生实验前后成绩差值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结论以症状为中心词的思维导图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导入,能够加深学生对消化内科常见病例的理解,并能提高对这些病例的诊疗能力。从而利于提升消化内科的临床教学效果。
宫健刘石陈尔东李晓华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教学
2009~2013年齐齐哈尔市粪肠球菌基因序列进化研究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培养粪肠球菌基因序列,分析其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9~201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三院ERCP治疗的化脓性胆管炎患者胆汁标本分离的60株粪肠球菌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并利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分离菌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s)的MIC50,MIC90和耐药率。结果本组粪肠球菌对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莫西沙星15.0%,加替沙星18.3%,左氧氟沙星25.0%,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均为35.0%,诺氟沙星48.3%。粪肠球菌耐药株中的gyrA在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的第83位和87位氨基酸发生突变,分别为S83I,E87G。parC第80位氨基酸发生突变S80I,产生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结论莫西沙星和加替沙星对粪肠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但由于部分粪肠球菌菌株基因已发生突变,其耐药性还需进一步观察,同时还需开发更有效的具有抑制此类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张慧宇张博宫健徐文思刘红丹
关键词:化脓性胆管炎粪肠球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
情景模拟式病例讨论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改进病例讨论方法,为医学理论和基本临床技能在患者身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标准的演示实例。方法选择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模拟式病例讨论见习教学。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情景模拟式病例讨论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见习效果。结论通过情景模拟病例讨论方法可以加深医学生对所学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医学生进行由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培养医学生面对病人时建立合理的诊断思路。同时加强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王明涛刘石宫健
关键词:情景模拟病例讨论实习教学
案例分析结合影像资料在消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2年
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是消化内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并配合多种影像检查资料,提高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医学生顺利完成向医生的角色转变。
张博张慧宇宫健
关键词:案例分析消化内科
Shc与大肠癌TNM分期、分化和转移相关性的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Shc与大肠癌TNM分期、分化及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经病理学确诊的大肠癌标本79例,随机取其中20例距癌组织5 cm外的正常组织,即癌旁组织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和癌旁组织的Shc表达,Western Blot定量大肠癌组织p52Shc、p46Shc和p66Shc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相比于癌旁组织,Shc在大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大肠癌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Shc蛋白的表达增强,细胞质中显著。与p66Shc比,大肠癌组织的p52Shc和p46Shc表达较强。大肠癌分化程度越低(p52Shc:2.9±0.3 vs.3.1±0.5 vs 3.4±0.4,p46Shc:2.1±0.3 vs 2.3±0.4 vs 2.6±0.6)、TNM分期越高(p52Shc:0.0±0.0 vs 3.0±0.2 vs 3.2±0.5 vs 3.6±0.7,p46Shc:0.0±0.0 vs 2.2±0.2 vs 2.6±0.4 vs 2.7±0.6)、浸润越深(p52Shc:0.0±0.0 vs 2.8±0.4 vs 3.0±0.4 vs 3.3±0.2,p46Shc:0.0±0.0 vs 2.0±0.3 vs 2.3±0.3 vs 2.5±0.3)、远处转移(p52Shc:3.5±0.5 vs 3.1±0.6,p46Shc:2.6±0.2 vs 2.4±0.3)和淋巴结转移(p52Shc:3.0±0.5 vs 3.4±0.4,p46Shc:2.5±0.4 vs 2.3±0.2)的p52Shc和p46Shc表达明显增高(P<0.05或P<0.01)。结论 Shc的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联系,尤其p52Shc、p46Shc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宫健刘石张博李雪松张慧宇陈尔东王明涛李晓红张晓明
关键词:SHC大肠癌TNM分期分化
Src同源2结构域转化蛋白和环氧化酶-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Src同源2结构域转化蛋白(Shc)和环氧化酶(COX)-2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该院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经病理学确认的大肠癌标本158例。采用免疫组化发检测大肠癌和癌旁组织的Shc和COX-2表达。结果 Shc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细胞质和细胞核,COX-2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的细胞质。分化程度越低、浸润越深、远处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Shc和COX-2表达均有差异(P<0.05),不同性别、TNM分期Shc和COX-2表达无差异(P>0.05),Shc在年龄较高者表达较高(P>0.05),Shc和COX-2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 Shc与COX-2可能通过某种机制相互促进功能,共同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宫健刘石张博李雪松张慧宇陈尔东王明涛李晓红张晓明
关键词:环氧化酶-2大肠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