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华 作品数:61 被引量:261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视隔发育不良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宛四海 潘璜 肖新兰 尹建华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发育不良 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形态学变化 白质纤维束 脑白质纤维 MRI仿真内窥镜技术在显示桥小脑角脑神经、血管的应用研究 龚良庚 肖新兰 刘元元 连珞 徐鹏 袁爱梅 邢萍萍 尹建华 1、课题来源:计划外自选项目。2、项目研究背景:桥小脑角病变的病因的多样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涉及手术和非手术的选择以及手术方案的选择和优化。近年来,外科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防疫耗品多区域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疫耗品多区域管理方法。本实施例的防疫耗品多区域管理方法通过标签赋予防疫耗品一表示用度的属性值,再根据该防疫耗品所在防疫区域的停留时间来实时的更新及显示该属性值,以提醒医护人员及管控人员,需要更换佩戴的防疫... 尹姗 熊刚 尹建华 曾祥龙 彭晨一例巨大前列腺神经鞘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78岁,因肛门下坠、大便不尽感25d于2009年10月21日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明硅肿大突向直肠,左右径约9cm,手指不能探及前列腺上缘,质较硬。表面凹凸不平触及多个结节,无压痛,中央沟消失。实验室检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0.49.g/ml(正常参考值为0-4ng/ml)。 唐小平 肖新兰 尹建华关键词:巨大前列腺 MRI表现 神经鞘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直肠指检 正常参考值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斑块分布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段粥样硬化斑块分布特征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分型的关系。方法搜集136例粥样硬化性MCA主干M1段狭窄且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证实同侧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MCA狭窄段进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 MRI)及全脑三维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3D-p CASL)检查,观察斑块的位置、MCA供血区脑血流量(CBF)及DWI高信号的分布情况,分析斑块分布特征及其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机制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R MRI清楚地显示MCA狭窄段管壁结构,136例患者中共136支MCA发现斑块,其中前壁斑块36例(26.47%),下壁斑块14例(10.29%),前下壁斑块28例(20.59%),后壁斑块11例(8.08%),上壁斑块10例(7.35%),后上壁斑块9例(6.62%),环形斑块17例(12.5%),前上斑块4例(2.94%),后下斑块7例(5.15%)。前壁、下壁和前下壁斑块引发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39(50%)例、动脉到动脉栓塞30(38.46%)例,上壁、后壁和后上壁斑块引发穿支病变21(70%)例,环形斑块引发混合型脑卒中13(76.47%)例,差异有显著性(P<0.001)。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缺血性脑卒中症状性MCA供血区CBF值[(30.92±8.75)ml/min/100 g]明显低于镜像侧[(54.17±10.41)ml/min/100 g],差异有显著性(t=14.519,P<0.001)。结论症状性MCA狭窄患者责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有关。HR MRI及3D-p CASL技术联合应用有助于揭示缺血性卒中亚型发病机制。 唐小平 王志强 肖新兰 龚良庚 涂江龙 尹建华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缺血性卒中 发病机制 动脉自旋标记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及MRA征象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评估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MRA、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对比分析患者MRI及MRA影像征象。结果患侧眼球突出8例,海绵窦扩张8例,其中1例为双侧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7例,岩上、岩下窦扩张1例,岩上窦扩张1例,眼肌增粗1例,脑挫伤3例。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及MRA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成像简单、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敖莉萍 龚良庚 肖新兰 袁爱梅 尹建华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I扩散加权成像及表观扩散系数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62例,其中恶性淋巴结病变48例,良性淋巴结病变14例。62例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T1WI、T2WI)及SE-EPI DWI扫描(b值分别为:500、800、1 000mm2.s-1),同时进行ADC的测量并计算淋巴结的平均ADC值。结果良、恶性淋巴结在MRI D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与常规MRI扫描序列(T1WI、T2WI)对比,在DWI图像上淋巴结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且随着b值的增加,变形越明显。恶性淋巴结的ADC值为(0.827±0.431)×10-3 mm2.s-1,良性淋巴结的ADC值为(1.225±0.283)×10-3 mm2.s-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 DWI对鉴别良、恶性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诊断价值较常规MRI更高,其ADC值可以定量分析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袁爱梅 尹建华 顾太富 曾磊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 MRI 表观弥散系数 3D-pCASL技术评估单侧MCA重度狭窄性TIA患者静息状态脑血管储备能力 唐小平 肖新兰 龚良庚 尹建华 黄少武 黄江龙IgA肾病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测量值与其滤过功能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究IgA肾病(IgAN)患者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OLD)成像测量值与其滤过功能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IgAN患者作为研究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采用3.0TMR扫描仪进行双侧肾脏BOLD成像,测量肾脏皮髓质R2*值。研究组对象采用99Tcm-DTPA闪烁扫描测定分肾的(GFR),并根据Lee氏评级系统及Katafuchi评分标准,对IgAN患者进行病理分级与评分。比较对照组与IgAN肾小球滤过率病各亚组之间肾脏皮髓质R2*值的差异;分析IgAN组分肾皮髓质R2*值与GFR值的相关性;研究组右肾皮髓质R2*值与病理积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及IgAN各亚组的肾脏皮质R2*值小于髓质(P<0.05),对照组与IgAN各亚组之间皮、髓质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gANⅠ级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皮、髓质R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肾皮、髓质R2*值与GFR值呈负相关(P<0.05);研究组的右肾皮、髓质R2*值与病理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磁共振BOLD成像在IgAN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尤其对评价肾脏滤过功能及病理变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对早期病变缺乏敏感性。 苏妍 杨丽萍 黄翀 龚良庚 尹建华 连珞 秦晓华 占锦峰 涂卫平 房向东关键词:IGA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 病理 甲苯中毒性脑病磁共振及功能性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甲苯中毒性脑病磁共振及其功能性成像表现。方法对3例甲苯中毒性脑病进行常规磁共振及其功能性成像检查。3例患者和7名健康女性志愿者均在3T GE MR扫描仪进行常规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加权张量成像(DTI)、多体素氢质子波谱成像(3D1H-MRS)及行3D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检查。图像传送至GE 4.4工作站,使用Functool软件包,分别测量包括皮层下白质、双侧外囊、双侧苍白球、双侧丘脑及双侧齿状核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平均各向异性分数(FA)值。3D1H-MRS选定白质内病灶为感兴趣区进行波谱分析。测量双侧白质区、皮层灰质及基底节区平均脑血流量(CBF)值。所有测量值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例在磁共振平扫均表现为弥漫性、对称性脑白质及基底节区包括外囊、苍白球、丘脑T2WI异常高信号,同时累及小脑齿状核。3例苍白球平均ADC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2、病例3皮层下白质、外囊、丘脑及齿状核平均ADC值较对照组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平均FA值在所有病例均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3例白质内病灶波谱分析发现NAA/Cr比值下降而Cho/Cr值上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感兴趣区平均CBF在中毒性脑病组和对照组无差异。结论甲苯中毒性脑病在磁共振检查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功能性成像可以显示脑组织细微结构变化和生化信息,有助于了解中毒性脑病病理机制。 廖海波 肖新兰 戴中强 刘征华 尹建华 王志强 于建华 金文晶关键词:中毒性脑病 甲苯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