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文恭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药物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心绞痛
  • 2篇血栓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家兔
  • 2篇绞痛
  • 1篇代谢
  • 1篇地平
  • 1篇冻干
  • 1篇新药
  • 1篇新药评价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性疾病
  • 1篇血塞通
  • 1篇血栓性
  • 1篇血栓性疾病
  • 1篇血小板

机构

  • 6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天津市新药安...

作者

  • 7篇赵专友
  • 7篇席文恭
  • 4篇王维亭
  • 4篇汤立达
  • 4篇徐旭
  • 3篇郝春华
  • 2篇徐向伟
  • 2篇于冰
  • 1篇何小云
  • 1篇孙双勇
  • 1篇张蕊

传媒

  • 3篇药物评价研究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清醒家兔心绞痛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制备清醒家兔心绞痛模型,以便更好的进行抗心绞痛药物研究。方法:家兔在固定盒中适应性训练一段时间后,右前肢及双后肢电极放置区去毛,贴附带泡沫垫的Ag/AgCl电极,连接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Ⅱ导联心电图。耳缘iv血管加压素0.05IU/kg诱发心绞痛。并观察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清醒家兔iv加压素0.05IU/kg,可导致心电图T波电压升高。给予硝苯地平、硝酸甘油可减弱加压素引起的T波抬高。结论:该模型结果可靠,有利于抗心绞痛药物的研究。
徐旭席文恭赵专友汤立达
关键词:心绞痛动物模型硝苯地平硝酸甘油
超声量化技术在大鼠脂肪肝模型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超声量化技术评价大鼠肝脏脂肪变的价值。方法:大鼠ig酒精高脂乳液12周,制备脂肪肝模型。测量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肝脏二维声像图的灰度值,检测肝组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并将肝脏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肝细胞脂变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超声图像近区、远区灰度显著增加,肝脏TG、TC明显升高。组织病理学分析可见模型大鼠肝脏典型脂肪样变。结论:超声量化技术可作为一种无创性量化方法用于判断大鼠肝脏脂肪变化。
徐旭席文恭王维亭赵专友汤立达
关键词:超声检查脂肪肝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家兔下腔静脉血栓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对电刺激所致家兔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使用电刺激伴狭窄法制备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造模1 h后,连续5天iv给予5、10、20 mg/kg的注射用血塞通(冻干)、sc给予100 U/kg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最后一次给药1 h后测定家兔出血时间和出血量,颈动脉取血分离血浆,试剂盒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纤维蛋白原(FIa)水平,ELISA试剂盒法检测血浆内凝血因子FIIa、FXa、FXIa、抗凝血酶III(ATIII)、凝血因子TAT、活化蛋白C(APC)、组织性纤维溶酶激活剂(t-PA)、纤溶酶原(PLG)、尿激酶原(PROUK)、胰蛋白酶(Trypsin)、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血栓素B2(TXB_2)水平;取血栓,测定血栓湿质量、干质量以及基质量。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制备家兔贫、富血小板血浆,分别以胶原(CG)、二磷酸腺苷二钠盐(ADP)和花生四烯酸钠(AA)为诱导剂,比浊法测定不同浓度血塞通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家兔iv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后,与模型组比较,血栓湿质量、干质量及基质量均显著降低,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出血时间和出血量未出现明显增加,APTT、PT和TT也未出现明显变化;血浆内t-PA和6-keto-PGF1a水平显著增加,TXB2水平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在血小板聚集实验中,血塞通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由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具有良好的抑制下腔静脉血栓作用,且无明显出血副作用,作用机制与增强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有关。
韩冰郝春华王维亭张蕊席文恭徐向伟葛一蒙孙双勇赵专友
关键词:家兔下腔静脉血栓纤溶活性血小板聚集
巴曲酶对实验性犬不稳定型心绞痛作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巴曲酶对实验性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犬冠脉内皮损伤与冠脉狭窄法,制备犬UAP模型,观察巴曲酶对冠脉流量降低次数(CFRs)、血小板(PLT)聚集、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因子(PT、APTT、TT)的影响。实验分为4组,即溶剂对照组、巴曲酶Ⅰ组、巴曲酶Ⅱ组及依替巴肽组,每组5只犬。溶剂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巴曲酶Ⅰ、Ⅱ组分别给予0.15和0.3 BU/kg,依替巴肽组给予依替巴肽(0.24 mg/kg)。结果:给予巴曲酶0.15 BU/kg后,CFRs次数减少,给药后2 h内有效率为80%,且有40%的犬CFRs完全消失,消失时间为(48.5±14.8)min。给予巴曲酶0.3 BU/kg后1、2 h,CFRs次数分别较基础值减少了62.7%和81.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有效率为100%,且有80%的犬CFRs完全消失,消失时间为(20.7±25.4)min。给予巴曲酶0.3 BU/kg后1 h,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PLT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给予巴曲酶0.15BU/kg后1、2 h,FG的含量明显降解,与基础值比较降解率分别为51.5%(P<0.05)和57.2%(P<0.05)。给予巴曲酶0.3 BU/kg,降解FG的作用更加明显,给药后1、2 h,与基础值比较降解率分别为68.4%(P<0.01)和78.5%(P<0.01)。给予巴曲酶0.15和0.3 BU/kg后,对PT无明显影响,但可使APTT和TT均明显延长。结论:静脉给予巴曲酶后,对UAP具有确定的疗效。
王维亭郝春华席文恭赵专友汤立达
关键词:巴曲酶不稳定型心绞痛
三七总皂苷对血栓性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徐旭席文恭赵专友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范围抗脑缺血脑含水量
血栓性疾病动物模型在新药评价中的应用
2011年
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引起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600万人死于各类血栓性疾病。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已形成的血栓常使用溶栓药治疗,而抗栓剂和抗凝剂能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这些治疗血栓性疾病有效手段的应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由于现有溶栓剂和抗栓剂还存在缺点,研发更具作用的新药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建立合适的疾病动物模型及其相适应的疗效与副反应评价体系是成功开发新药的基础。
赵专友汤立达王维亭于冰徐向伟席文恭何小云郝春华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动物模型新药溶栓剂
乙硫氨酸对小鼠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乙硫氨酸所致小鼠脂肪肝模型不同时间脂代谢的变化,为利用该模型研究抗脂肪肝药物及选择适宜的给药时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小鼠分为6组,分别检测正常组血脂、肝脂及灌服乙硫氨酸后6、12、24、36、48h各组动物的血脂、肝脂变化。结果小鼠灌服乙硫氨酸后,血清TG在造型后6~48h显著升高,血清TC在造型后6~36h显著升高;肝脏TG在造型后6~36h显著升高,肝脏TC在造型后24~36h显著降低。结论乙硫氨酸诱导的小鼠脂肪肝模型在6~36h比较稳定。
徐旭席文恭于冰赵专友
关键词:脂肪肝小鼠模型脂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