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秦

作品数:2 被引量:8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东昆仑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多金属矿床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混合
  • 1篇岩浆混合作用
  • 1篇岩体
  • 1篇铜多金属
  • 1篇铜多金属矿
  • 1篇铜多金属矿床
  • 1篇金属矿
  • 1篇金属矿床
  • 1篇矿床
  • 1篇花岗岩
  • 1篇暗色微粒包体
  • 1篇包体
  • 1篇成矿
  • 1篇成矿环境
  • 1篇成矿作用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东地质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篇张文秦
  • 1篇赵欣
  • 1篇林畅松
  • 1篇翟刚毅
  • 1篇喻学惠
  • 1篇莫宣学
  • 1篇张韬
  • 1篇李述为
  • 1篇罗照华
  • 1篇丁孝忠
  • 1篇刘成东
  • 1篇杜玉良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2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昆仑约格鲁岩体暗色微粒包体特征及成因被引量:78
2002年
对东昆仑约格鲁花岗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的形态、大小、成分和分布等主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发现包体形态多样,以强烈的塑性流变为特征;包体大小悬殊,多数直径为几十厘米,最大者长轴达4m;包体成分以闪长质为主,结构总体上比寄主岩石的粒度细,岩体中不同部位的包体成分和结构都有所变化;包体分布不均匀,经常呈族状、条带状密集分布,具定向性。镜下研究发现,在包体中经常见到针状磷灰石、石英捕虏晶和斜长石的自形内核环带及增生边等现象,显示了岩浆混合成因的特点。
刘成东张文秦莫宣学罗照华喻学惠李述为赵欣
关键词:暗色微粒包体岩浆混合作用花岗岩东昆仑包体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环境被引量:7
2002年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震旦-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威尔逊旋回”构造演化。在陆内裂谷和板块俯冲阶段,成矿类型主要为海底火山块状硫化物型和与韧性剪切作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而在碰撞造山和陆内造山阶段,成矿类型演变为与大型推覆体构造有关的似层状热液型,显示出不同构造演化阶段所反映的成矿环境不同。
张韬林畅松丁孝忠杜玉良翟刚毅张文秦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成矿环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