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新胜

作品数:17 被引量:13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污染
  • 4篇大气污染
  • 3篇能源
  • 3篇能源消费
  • 3篇环境影响
  • 3篇臭氧
  • 2篇地形
  • 2篇电厂
  • 2篇气候
  • 2篇气候模拟
  • 2篇区域气候
  • 2篇区域气候模拟
  • 2篇自然保护
  • 2篇自然保护区
  • 2篇空气质量
  • 2篇垃圾
  • 2篇环境评价
  • 2篇环境影响评价
  • 2篇发电
  • 2篇保护区

机构

  • 15篇中华人民共和...
  • 12篇南京大学
  • 5篇南海气象防灾...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7篇朱新胜
  • 9篇谢旻
  • 9篇欧阳琰
  • 8篇陈飞
  • 5篇冯文
  • 3篇薛峰
  • 3篇柴发合
  • 3篇王体健
  • 3篇赵卫
  • 2篇高吉喜
  • 2篇刘芷君
  • 2篇胡洁
  • 1篇符传博
  • 1篇周洋
  • 1篇陈飞
  • 1篇叶海
  • 1篇黄安宁
  • 1篇李秀霞
  • 1篇王学远
  • 1篇张后虎

传媒

  • 3篇生态与农村环...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电力环境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2013生态...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西千烟洲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利用位于江西省泰和县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站的CO_2自动分析仪对CO_2浓度进行观测,分析CO_2监测数据和同步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千烟洲所代表的华东地区背景CO_2浓度水平以及变化特征,厘清了影响该区域气团的轨迹。结果表明,CO_2平均体积分数为409.2×10-6;CO_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高值出现在07: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15:00左右;季节变化特征也较明显,冬季浓度最高,而夏季最低。除了人类活动之外,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边界层高度也是影响CO_2浓度的主要因子。后向轨迹与影响概率场分析结果显示,千烟洲CO_2的主要来源为东北侧的长江三角洲和北方的城市地区。
谭鑫朱新胜谢旻欧阳琰欧阳琰陈飞刘芷君朱之豪
关键词:温室气体自动监测后向轨迹
华能沁北电厂供水管线工程对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华能沁北电厂供水管线工程由于地理位置限制,该管线所经路线与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法避让,在沿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工程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隧洞进口距M17和W3猕猴活动范围边缘最近分别为620m和5...
朱新胜李秀霞薛峰
关键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
文献传递
AERMOD模型在固体废物处置环境影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文章以江苏某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大气影响预测为例展开建设项目工程实例研究,分析其工艺流程和排污环节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型定量预测该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预测结果表明:SO_2,NO_2,HCl,H_2S和NH_3的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3.38%,39.34%,38.96%,50.35和16.58%;PM_(10),SO_2,NO_2和HCl污染物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分别为2.08%,12%,15.13%和20%;PM_(10),SO_2和NO_2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分别为0.27%,1.83%和2.75%;恶臭气体浓度较低,不会造成恶臭影响,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朱新胜陈飞张后虎高吉喜柴发合
关键词:大气污染AERMOD模型环境评价
南京城市下垫面变化对夏季臭氧浓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利用南京基准地面气象站1951~201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南京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利用2007年南京草场门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探讨O3同气象要素之间关系并分析气象要素改变对污染的可能影响,结合WRF-CALGRID模式基于2008年7月的情景模拟研究1990年代以后南京城市下垫面变化对气象要素变化的贡献,并分析其对O3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南京气温呈现增长趋势,平均风速、大气湿度、日照时数呈现降低趋势.气温与O3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较小的风速和相对湿度有利于O3的生成.城市下垫面的增加使得南京城区气温增高超过1℃、风速减小0.4m/s、湿度下降0.5g/kg、混合层高度增加100m.气象要素的改变使地面NOx浓度减小,最大减小量超过6×10^-9.对O3浓度的影响有增有减,南京市北部、西部增加,增加量超过2×10-9,主要受温度增加、风速减小以及NO的垂直输送影响;主城区的南部、东部O3浓度减小,减少量1×10^-9~3×10^-9,主要受混合层高度增加的影响.
朱宽广谢旻霍云怡王体健冯文朱新胜陈飞欧阳琰符传博唐家翔
关键词:下垫面气象要素臭氧
一种测量草地水源涵养能力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草地水源涵养能力的检测装置,属于草原环境领域。上述检测装置包括土壤蓄水检测装置、降水量检测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电源,土壤蓄水检测装置包括框架和探测杆,探测杆垂直于框架连接;探测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含水...
赵卫肖颖朱新胜孙志远
文献传递
2014年张家港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张家港市2014年的环境空气连续监测数据,系统研究了2014年大气污染特征、时空分布特点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2014年张家港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3%,大气中SO_2、NO_2和O_3日最大8 h、PM10和PM2.5浓度的年均值分别为0.029、0.039、0.094、0.113和0.063 mg/m3,其中SO_2、NO_2和O_3日最大8 h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大气的首要污染物是PM10和PM2.5。春季和秋季的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冬季和夏季,夏季主要是O_3和PM2.5复合型污染为主,重污染天气中,早上11:00是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时间;根据张家港市大气污染现状,提出了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和建议。
陈飞陈飞胡洁朱新胜欧阳琰谢旻
关键词:大气污染
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6
2016年
利用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环境监测站点的臭氧小时浓度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臭氧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臭氧浓度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近海城市臭氧年均浓度较高,均高于60μg·m-3,内陆城市浓度较低,均低于50μg·m-3,而NO2分布与之相反,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季节变化特征。长三角地区四季臭氧日变化皆为典型的单峰型,夏季日最小值出现在06:00,其他季节推迟约1 h,日最大值均出现在15:00前后。夏季臭氧日变化的峰值浓度最大,为168μg·m-3,冬季臭氧日变化的峰值浓度最小,为85μg·m-3。
刘芷君谢小训谢旻王体健朱新胜欧阳琰冯文朱宽广束蕾
关键词:臭氧污染
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化及其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被引量:18
2005年
随着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提高, 模式下垫面特征的描述更加仔细, 针对东亚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植被特征, 发展适合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 对改进数值模式和刻画高原附近地区复杂地形动力和热力效应的能力非常必要。本文通过计算次网格地形坡度、坡向参数及其对到达地面短波辐射通量的影响, 提出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的参数化方案, 改进数值模式中复杂地形区域地面热量平衡的计算。利用p-σ区域气候模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 次网格地形热力效应参数化方案的引入, 对东亚地区夏季气候尤其是降水的模拟有明显的改进。
朱新胜张耀存
关键词:次网格地形区域气候模拟
华南地区人为热排放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1990—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年鉴》中海南、广东、广西以及香港的能源消费与人口数据,分析上述地区人为热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海南、广东和广西的人为热排放呈持续增长态势,1995—2014年其年均人为热通量分别从0.09、0.47和0.16 W·m^(-2)逐步增长到0.49、1.68和0.44 W·m^(-2)。人为热排放的空间分布不均匀,2010年在珠三角、潮汕地区主要城市、湛江以及海口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相对人为热高值区,其中广州等大城市最大值约为50 W·m~^(-2),香港超过100 W·m~^(-2)。这种分布与工商业发展程度以及人口密度密切相关。随着人为热排放的快速增长,其对该区域局地气候以及空气质量将造成愈来愈大的影响。
朱宽广赵卫谢旻朱新胜李明高冯文
关键词:城市化能源消费
中国地区人为热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全国各省份的非再生能源消费资料和2.5min×2.5min分辨率的人口格点数据,对中国地区人为热排放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讨论了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地区人为热通量随时间持续增长,特别是在2000年后增长加速,1985年到2000年从0.09W/m2增长到0.16W/m2,而到2013年已经增长到0.38W/m2.中国地区的人为热排放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在华北、华东和华南,由于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人为热的污染很严重;在华中地区,人为热污染较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以武汉为中心的经济圈;在东北地区,以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为中心的城市区域人为热污染也较为严重;而在西北和西南的大部分地区,人为热排放量很小,仅在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区域较大.历年来全国年均人为热的最大值都出现在上海,其中2010年最大,为113.5W/m2,上海人为热排放的年均值增长明显,可达到0.6W/m2/a.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热的排放愈来愈强,热污染对城市和区域的气候以及空气污染的影响也会越来越重要.
谢旻朱宽广王体健冯文朱新胜陈飞欧阳琰刘芷君
关键词:能源消费热污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