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文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9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颈椎
  • 13篇椎间盘
  • 13篇椎间盘置换
  • 13篇颈椎间盘
  • 12篇人工颈椎间盘
  • 12篇颈椎间盘置换
  • 11篇人工颈椎间盘...
  • 7篇融合术
  • 6篇颈椎病
  • 6篇颈椎融合
  • 6篇颈椎融合术
  • 6篇活动度
  • 5篇置换术
  • 5篇置换术后
  • 5篇术后
  • 5篇钛网
  • 5篇钢板
  • 4篇矢状
  • 4篇矢状面
  • 4篇切除

机构

  • 21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2篇武文杰
  • 20篇刘浩
  • 17篇龚全
  • 14篇洪瑛
  • 14篇戎鑫
  • 11篇孟阳
  • 8篇陈华
  • 7篇宋跃明
  • 6篇刘立岷
  • 4篇李涛
  • 3篇李会波
  • 2篇许建中
  • 2篇李涛
  • 1篇程鹏
  • 1篇项舟
  • 1篇吕晶同
  • 1篇陈家磊
  • 1篇张泽华
  • 1篇黄富国
  • 1篇罗飞

传媒

  • 10篇第二届海峡两...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1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高度对置换节段活动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采用不同高度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进行间盘置换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9具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术前均行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C5.6椎间隙高度,并筛选高度为5 mm左右的标本3具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先后依次进行完整颈椎组、C5.6节段合适高度(5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高度增加1 mm(6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和增加2 mm(7 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标本模型的生物力学测试.将标本固定于脊柱三维运动试验机,予75 N跟随载荷,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轴向旋转均施加2 Nm纯力矩载荷,在0.2 Nm/S的变化条件下测量手术节段的活动范围.结果 完整组与5 mm组的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活动范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mm组前屈/后伸、侧弯及轴向旋转的活动范围均较5 mm组增加,且更加接近完整组活动范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 mm组屈伸活动范围(9.5°±1.0°)明显小于完整组(12.5°±0.9°)、5 mm组(11.3°±0.8°)和6 mm组(11.6°±0.9°),但轴向旋转活动范围(10.4°±1.4°)明显大于5 mm组(8.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侧弯活动范围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中试模时两个相邻高度间盘假体植入均合适时,选择高度增加1 mm的间盘可一定程度改善手术节段的活动范围;而高度增加2 mm的间盘置换则可导致手术节段屈伸活动范围减小,旋转活动范围则有增加的趋势.
娄纪刚刘浩李元超武文杰孟阳杨运北戎鑫
关键词:生物力学
Vectra-T动态钢板+钛网植骨术后颈椎稳定性与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对行Vectra-T动态钢板+钛网植骨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Vectra-T动态钢板+钛笼植骨在颈椎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稳定性.评价Vectra-T钢板+钛网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中的安全性.[方法]回顾...
武文杰刘浩洪瑛龚全李涛刘立岷宋跃明
关键词:颈椎融合术颈椎稳定性
椎间隙高度对Prestige LP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活动度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分析术前、术后椎间隙高度对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63例患者行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收集患者术...
娄纪刚刘浩龚全戎鑫李会波孟阳武文杰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椎间隙高度活动度
两种动态钢板+钛网植骨融合在治疗颈椎病中的比较研究
2015年
目的观察Vectra-T动态钢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融合情况及影像学指标是否优于Atlantis杂合钢板及并发症是否较小。方法回顾分析60例动态钢板手术治疗颈椎病的患者,其中Vectra-T:32例,Atlantis: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钛网矢状角,矢状面位移,冠状角;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前凸角及C3-C7前凸角,比较术后3、6、12个月、末次随访时沉降率变化;结果术后两组均无钢板、螺钉断裂现象发生。两组在JOA评分上无明显差异,术后颈椎前凸及融合节段前凸两种动态钢板无明显差异,两组1年随访时均融合,且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两种钢板的钛网稳定性及下沉率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应用Vectra-T动态钢板与Atlantis钢板融合成功率均高,融合速度都快,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在颈椎整体前凸、融合节段前凸;钛网稳定性方面两组病例也无明显差异。
武文杰刘浩洪瑛龚全李涛刘立岷宋跃明
关键词:颈椎病椎体切除颈椎融合术钛网
单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旋转中心偏移对屈伸活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屈伸旋转中心(center of rotation,COR)位置偏移对术后屈伸活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于我院行C5-...
刘浩戎鑫龚全洪瑛娄纪刚武文杰孟阳陈华
CapitalBioTM DNA微阵列芯片在诊断多耐药脊柱结核并发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多药耐药脊柱结核合并肺结核的患者是否可以改善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2月至2015年9月,经培养、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证实的耐药脊柱结核合并肺结核患者...
武文杰张泽华程鹏罗飞许建中
文献传递
颈椎下终板矢状面形态分型
[目的]测量分析颈椎各节段下终板的解剖参数,对颈椎下终板形态进行分型,为改进人工颈椎间盘终板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68例非颈椎病患者C2至C7共408个节段的CT资料,将DICOM格式文件导入图像三维重建软件...
戎鑫刘浩龚全洪瑛武文杰娄纪刚陈华孟阳
关键词:颈椎终板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桡骨头置换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分析的比较
目的: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发展,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案逐渐有了争议。我们的研究目的:为比较桡骨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桡骨头置换术在疗效上的差异。本文的目的为(1)比较哪种方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更少的并发症。(2)分析这些差...
项舟吕晶同武文杰刘明段鑫陈家磊黄富国
一种新型颈椎动态钢板用于颈椎病的早期疗效分析
武文杰刘浩洪瑛龚全李涛刘立岷宋跃明
关键词:颈椎病椎体次全切除颈椎融合术钢板钛网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手术对邻近节段活动的影响
[目的]评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颈椎前路融合手术(Hybrid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Hybrid手术对邻近节段活动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行Hybrid手术的患者资料,按融合和置换的上...
戎鑫洪瑛娄纪刚武文杰孟阳陈华龚全刘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