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丛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河北夏季低涡暴雨的统计研究被引量:23
- 2006年
- 对河北省22个国家基准站和基本站及北京、天津1991-2000年10年的夏季低涡暴雨个例进行了统计与合成分析,划分了河北夏季低涡暴雨的天气概念模型,对燕山南麓及太行山东麓的低涡暴雨特征进行了研究。对高空形势场、低空风场、暴雨落区及强度等方面的分析表明,造成该地区暴雨的低涡系统主要为西北涡,其次为东蒙冷涡,影响最小的是西南涡。西北涡主要影响太行山南部地区,东蒙冷涡主要影响燕山南麓,以7、8月份较多;西南涡暴雨仅发生在7月份。70%的西北涡暴雨,南方有台风或热带气旋出现。经向型西北涡的水汽源地主要是黄海和东海;纬向型西北涡和经向型东蒙冷涡的水汽源地主要是南海和孟加拉湾。500 hPa中纬度经向型的环流形势更有利于低涡暴雨的持续性,降雨强度也更大;暴雨区一般出现在700 hPa低涡暖切变附近,最大风速区的左侧。
- 王丛梅丁治英
- 关键词:低涡暴雨气候特征
- 河北低涡暴雨的统计及模拟诊断研究
- 通过对河北省1991~2000年的夏季低涡暴雨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造成该地区暴雨的低涡系统主要为西北涡,其次为东蒙冷涡,影响最少的是西南涡。西北涡主要影响太行山南部地区,东蒙冷涡主要影响燕山南麓,以7、8月份最多。西南涡...
- 王丛梅
- 关键词:低涡暴雨湿位涡重力惯性波MM5中尺度模式
- 文献传递
- 2003年一次梅雨大暴雨成因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运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MM5对2003年梅雨期一次大暴雨天气进行数值模拟,在降雨模拟基本正确的基础上分析暴雨发生原因。结果表明:该次梅雨大暴雨属于切变类暴雨,对流层低层有能量锋区、高层有惯性不稳定活动,暴雨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的右前方。暴雨中心物理量要素的时间—高度演变显示:低层正涡度、辐合,高层负涡度、辐散,深厚的上升运动,等相当位温线抬升,湿位涡及其正、斜压分量3者负值加大均有利于降雨加强;暴雨减弱阶段,这些要素一般向相反方向转变。该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具有明显的中尺度时、空特点,大暴雨的发生与高层惯性不稳定和低层对流不稳定有关。
- 张端禹丁治英王丛梅
- 关键词:梅雨暴雨惯性不稳定
- 西北涡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被引量:37
- 2005年
- 利用常规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NCEP格点资料以及中尺度MM5模式,对2000年7月4~5日发生在华北南部的一次西北涡大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特征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尺度低涡暴雨的发生发展与湿位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正负区叠加'的配置是低涡暴雨发展的有利形势.强降雨区发生在对流层低层正压项的正值区南侧零线附近,斜压项的最大负值区对暴雨的落区和移动有指示作用.
- 王丛梅丁治英张金艳
- 关键词:低涡暴雨湿位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