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锐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单纯形
  • 2篇单纯形法
  • 2篇模糊控制
  • 2篇卷取
  • 2篇卷取张力
  • 2篇补偿控制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机
  • 1篇电机
  • 1篇智能控制
  • 1篇神经控制
  • 1篇矢量变频
  • 1篇水泥
  • 1篇水泥基
  • 1篇水泥基复合材...
  • 1篇同步电动
  • 1篇同步电动机
  • 1篇同步电机
  • 1篇湍流
  • 1篇气溶胶

机构

  • 7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王锐
  • 4篇刘惠康
  • 2篇贾静云
  • 1篇吴清
  • 1篇杨曌
  • 1篇高峰
  • 1篇李佳
  • 1篇周锟
  • 1篇贺铸

传媒

  • 2篇冶金设备
  • 1篇电气传动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5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智能控制的卷取张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张力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在解决现代复杂被控对象的控制上比传统控制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进行卷取张力控制时,传统PID控制器的参数往往是针对固定模型进行整定,但是卷取中卷径的变化以及现场机械设备等不...
王锐
关键词:智能控制恒张力矢量变频补偿控制单纯形法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SMAF-ECC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梁抗弯能力及韧性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AF‑ECC的提升钢筋混凝土梁抗弯能力及韧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面处理出结构粘结面;2)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梁的底面下方固定设置板状的承...
杨曌 祁小龙吴清 范淋高峰王锐 熊浩
基于单纯形法的卷取张力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张力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带钢的质量,传统PID控制不能完全满足其性能要求,针对西门子T400工艺板间接张力控制的特点,结合唐山建龙钢铁公司现场改造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用于间接张力控制,并且将单纯形法用于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参数。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跟随性能,稳态精度高,超调量明显较小,调节时间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实践过程中证明其控制效果更好,符合控制系统的要求。
王锐刘惠康李佳
关键词:模糊控制单纯形法
微细颗粒物的边界层近壁面运动
2017年
颗粒污染物(如PM_(10)等)在暴露体附近壁面的流动很普遍,与背景流场作用和运动归宿较复杂,且具较大研究和实用意义。本文采用近壁面湍流模型对典型直管边界层颗粒流进行模拟,研究直管湍流中颗粒沉积等特性。研究发现:在本模拟条件下,采用增强壁面模型所得流动与前人DNS结果较吻合,所得颗粒无量纲沉积速度在前人研究结果区间内。无量纲沉积速度随无量纲松弛时间增大而增大,但略有不同。在无量纲松弛时间较小且壁摩擦速度较小时,近壁面模型影响较大。当颗粒数St>1时,通过率随St增加而减小,随摩擦速度增大而增大;当St较小时不受影响。本研究初步给出不同近壁面湍流模型对暴露体附近湍流和颗粒流动的影响,有利于颗粒污染物的暴露研究和控制。
孙科王锐周锟贺铸刘少杰
卷取张力转动惯量补偿控制被引量:6
2009年
为提高带钢卷取过程中张力控制的稳定性,利用自适应控制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转动惯量补偿,结果表明,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张力控制的稳定性。
王锐刘惠康李佳
关键词:自适应
无刷同步电动机智能全数字励磁系统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励磁控制系统是无刷同步机的核心,设计了一种无刷同步机智能全数字励磁系统。分析了无刷同步机的励磁原理,接着介绍了模糊神经控制器和PID控制器原理,在无刷同步电动机励磁系统的智能控制中,将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引入同步电动机功率因数控制系统,从而构成了模糊神经控制器,实现电机启动阶段的控制。当电机转速达到给定值后,由PID调节器起作用,实现无差控制,输出西门子6RA70整流器电流的给定值,以控制励磁发电机的励磁电流。将模糊神经控制器与传统的PID调节器结合起来调节功率因数,并用PLC对其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实现,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王锐刘惠康贾静云
关键词:同步电机无刷励磁模糊神经控制器
PID模糊控制在烟气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传统PID控制方法在烟气加热炉炉温控制系统中的不足,提出以磨机出口温度作为主控点,使用PID模糊控制的新的控制模式。提出了更为合理的燃气/空气配比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证明,烟气加热炉出口温度等参数均控制在安全合理范围内,产品质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贾静云刘惠康王锐
关键词:PID模糊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