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金
- 作品数:34 被引量:18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自制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美国进口同类产品的比较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人及犬的开颅手术,观察应用自主创新人工硬脑膜的预后,并与应用美国进口同类产品(脑膜卫士)比较。方法选择临床手术病人39例,24例应用自创材料,15例应用脑膜卫士修补硬脑膜;选择犬10只,分为5组,分别为1、6、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每组犬各2只,每只犬于左右头顶分别应用自创材料与脑膜卫士修补硬脑膜。手术后对比观察不同修补材料的效果。结果犬解剖显示,应用自创材料的外表面与颅骨膜有少许丝状粘连、易分离,与周边缝合的硬脑膜已完全愈合,不可分辨,不能分离。从自创材料及脑膜卫士两种修补材料内表面来看,前者生长更接近硬脑膜,与脑表面无粘连或偶有丝状粘连。组织学镜下显示,两种修补材料与硬脑膜之间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反应,无囊壁形成。自创材料内表面可见上皮细胞覆盖,上皮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该材料被降解,总量明显减少,内部可见毛细血管。结论用自创材料做硬脑膜修补手术后,该型材料的特性使其能产生上皮,不形成与脑组织的粘连,并逐渐被自体组织替代,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硬脑膜重建。
- 史志东郭英邓美海唐录英石德金喻中和
- 关键词:人工硬脑膜手术对比硬脑膜修补
- 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 评价全身应用头孢吡肟加鞘内注射头孢吡肟及地塞米松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29名,拔除脑室外引流管后,头孢吡肟2g,静脉滴注,每12小时给药,疗程10~15d,结合腰穿鞘内给药:头孢吡肟50mg加地塞米松1mg鞘内注射每天1次。结果 该方法临床总有效率为93.1%,细菌清除率为93.1%,副作用发生率为6.9%。结论 该方法治疗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荐该药在神经外科应用。
- 李文胜郭英王辉梁潮峰石德金
- 关键词:头孢吡肟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
- 大鼠脑皮质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1种有效分离、培养和获取较高纯度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方法。方法:自12dSD大鼠脑分离出皮质,采用二次酶消化、BSA和Percoll非连续梯度离心获得较纯的脑微血管段后,接种于涂布有明胶的培养皿进行原代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性,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培养24h即可见细胞从贴壁的脑微血管段周围爬出,细胞呈短梭形,集落呈典型的"鹅卵石样",区域性单层生长,6-7d内皮细胞开始融合,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阳性,纯度达92.6%。结论:成功地自大鼠脑皮质分离并培养出纯度较高的BMECs,为进一步开展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用的方法。
- 梁朝峰郭英石德金王辉胡黎平李文胜叶卓鹏李燕
-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培养
- 新生大鼠海马区及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观察(英文)
- 2007年
- 背景:神经干细胞作为修复损伤神经组织的细胞源已引起学者的关注,如何有效的获取更多的神经干细胞逐渐成为重点解决的课题之一。目的:观察大鼠室管膜下区和海马回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和分化情况。设计:单一样本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材料:取出生后3dSD大鼠10只,雌雄不拘,由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巢蛋白抗体(兔抗大鼠)、神经微丝蛋白(NF-200)抗体(兔抗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小鼠抗大鼠)均购自Sigma公司。方法:实验于2006-09/12在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完成。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从新生大鼠海马、室管膜下区分离神经干细胞,采用DMEM/F12无血清悬浮的条件培养,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代替血清中含有的分裂原,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观察。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通过检测神经干细胞表达的nestin、神经元细胞表达的神经微丝蛋白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结果。结果:分离获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20代后,在倒置显微镜下仍保留典型的"细胞克隆球"特征,神经克隆球通过nestin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经诱导后,细胞克隆球细胞外迁贴壁生长,可分化为神经微丝蛋白阳性的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实验分离培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其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
- 石德金郭英梁朝峰胡黎平李燕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
- 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 报道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颈段椎管内肿瘤32例,均采用后正中入路显微手术,术后22例进行颈椎稳定性重建。结果肿瘤全切26例,占81.25%,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包括3例星形细胞瘤,3例包裹并紧密粘连椎动脉的哑铃形神经鞘瘤),占18.75%。按George的方法评估,恢复良好23例(71.88%),症状改善6例(18.75%),无明显改善3例(9.38%),无手术死亡。30例随访3个月~3年。26例术后3个月MR检查未见肿瘤残存或复发,1例神经鞘瘤维持术后大小未增大.3例星形细胞瘤复发。术后X线检查其中4例出现颈椎不稳,26例稳定性良好。结论早期显微手术是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关键治疗手段,术后重建椎管的稳定性对患者的远期恢复意义重大。
- 王辉石德金李文胜梁朝峰何海勇秦峰叶卓鹏郭英
- 关键词:颈椎脊髓肿瘤显微手术稳定性
- 脑外伤后脑积水17例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的发生和防治。方法 :对 1994~ 2 0 0 0年在我院收治的 17例脑外伤后脑积水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7例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颅高压征象均得以改善 ;复查CT ,11例脑室明显缩小 ,4例好转 ,2例变化不明显 ;出院转归 ,良好 11例 ,中残 2例 ,重残 1例 ,植物生存 2例 ,死亡 1例。结论 :对严重脑外伤的病人 ,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外伤后脑积水 ,能提高病人的生存和预后。
- 石德金胡裕全
- 关键词:脑损伤脑积水CT发病机制
- 新生大鼠海马区及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分化特性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建立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分离、培养方法,观察其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新生大鼠海马、室管膜下区分离NSCs,进行体外扩增培养、传代观察。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观察鉴定NSCs及其分化结果。结果分离获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原代及传代培养均可形成细胞克隆,克隆中的细胞巢蛋白(nestin)表达阳性,显微镜下观察见典型的干细胞特征,诱导后可分化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结论上法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具有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的NSCs,可诱导分化为终末神经细胞。
- 石德金郭英梁朝峰胡黎平李燕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
- 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43例疗效的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自1997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43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术前综合性评估、围手术期处理、显微手术技巧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肿瘤全切除40例(93%),手术死亡1例(2.3%),神经功能障碍加重2例(4.7%)。4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纤维细胞型12例、内皮细胞型7例、混合型7例、砂粒体型6例、过渡细胞型4例、恶性脑膜瘤5例;有39例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9年,肿瘤复发3例(7.0%)结论术前综合性评估、重视显微手术技巧及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利于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 郭英石德金李文胜叶卓鹏王辉秦峰梁朝峰何海勇刘明旺史志东
-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显微手术术前评估
- 纤维化垂体腺瘤的超微结构
- 2008年
- 目的观察纤维化垂体腺瘤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4例垂体腺瘤病例进行电镜观察,其中纤维化腺瘤2例,非纤维化腺瘤2例。结果电镜下:(1)纤维化垂体腺瘤主要的超微改变是:肿瘤细胞成分少,排列松散;间质内可见长梭状的成纤维细胞,其周围分布有其分泌的大量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内可见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及丰富的线粒体等细胞器及大量微管、微丝。(2)非纤维化垂体腺瘤主要的超微改变是:肿瘤细胞成分为主,排列密集,未见明显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结论电镜观察表明胶原纤维的大量增多是纤维化腺瘤的形态学特征,成纤维细胞可能是胶原的主要产生细胞。
- 王辉李文胜石德金叶卓鹏秦峰梁朝峰何海勇郭英
- 关键词:垂体腺瘤纤维化超微结构成纤维细胞
- CT仿真内镜与多平面重建对垂体瘤患者蝶窦显示情况的比较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比较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简称CTVE)与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对垂体瘤患者蝶窦、鞍底的显示情况。方法:在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垂体CT检查数据分别进行MPR及CTVE重建,对两者显示的蝶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蝶窦表面解剖结构: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形状、斜坡凹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方面,CTVE与MPR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别,CTVE对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显示率优于MPR,CTVE所提供的为三维图像,MPR提供的为二维图像。在显示深部解剖标志:斜坡松质骨、蝶窦壁厚度方面MPR明显优于CTVE。结论:CTVE能显示蝶窦浅表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可做为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术前了解蝶窦三维解剖结构的一种方法。
- 蔡梅钦胡冰王辉李文胜石德金何海勇陈少琼郭英
- 关键词:CT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技术垂体瘤蝶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