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畅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教育
  • 3篇社会
  • 2篇幸福观
  • 2篇异地高考
  • 2篇社会学
  • 2篇社会学解析
  • 2篇资本
  • 2篇教师
  • 2篇关涉
  • 2篇惯习
  • 2篇高考
  • 2篇高考改革
  • 1篇读书
  • 1篇读书无用
  • 1篇读书无用论
  • 1篇幸福教育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就
  • 1篇因材施教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0篇湖北大学

作者

  • 10篇石畅
  • 5篇明庆华

传媒

  • 2篇教育文汇
  • 2篇科教文汇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教育科学研究
  • 1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教育学会...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的首倡者,他提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正值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梁启超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教育学意涵,无疑意义非凡.从培养新民、重视公德、养成尚武...
石畅明庆华
关键词:国民性改造思想教育模式清末民初时期
文献传递
教育何以关涉学生的当下幸福——从教师对学生影响的角度分析
2013年
幸福教育是使学生既能享受当下的幸福,又有能力创造未来幸福的教育。在幸福教育中,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受教育者主要是学生,教育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上。教师的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状态对学生的幸福产生重要的影响。
石畅
关键词:幸福教育
教育何以关涉学生当下幸福
2013年
教育在价值和实践层面上忽视了学生当下幸福。然而幸福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关涉幸福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应当从幸福观、幸福品质和幸福状态上关涉学生当下幸福。
石畅
论教师的教育观与学生的“当下幸福”
2014年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关涉学生幸福是教育的应有之义。然而,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其当下的幸福成了一个不被关注的角落,导致学生少有幸福体验,甚至抑制了未来幸福的诞生。教师片面的教育观和偏差的幸福观是学生的当下幸福被其忽视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形成合理的幸福观。
石畅明庆华
关键词:教育观幸福观
近年我国教师幸福研究概述
2013年
以往教育研究者将焦点聚集在研究学生幸福上,而相对忽视对教师幸福的研究,这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概述我国教师幸福研究,归纳取得的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以期推动教师幸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石畅
关键词:教师幸福影响因素
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社会学解析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难重重,但目前仍然鲜有研究者从社会学尤其是场域——惯习视角对其进行深度解析。社会学视野下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表征在于:有限性资源的竞争,不同群体利益的差别,行动者难以改变的惯习。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改革带来的资本在不同阶层间的博弈与重组,并且涉及不同群体在改革中的切身利益,还受制于行动者惯习的深刻影响。因此,对策是解构制约异地高考改革的结构性力量,建立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洞悉制约改革目标实现的改革者的惯习。
石畅明庆华
关键词:资本惯习
应对社会分层挑战的因材施教被引量:8
2015年
因材施教之"材"多被理解为学生个体内及个体间的生理、心理和个性差异,学生的社会阶层差异被忽视了,因而有必要重新诠释因材施教的实施依据和原因。社会分层带来的不同阶层在物质条件、语言符码、教养方式、抱负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深刻影响教育,成为影响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重要变量,也导致因材施教在实践中遭遇现实挑战:统一要求还是因材施教,能力分组还是混合编班,一视同仁还是差别对待,因材施教还是因"财"施教的矛盾日益凸显。产生挑战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基于教师行动的视角,其原因在于:教师了解学生不够充分,缺乏问题解决准备,价值有涉的课程,不平等的师生课堂互动,代表社会的学业评价。因此,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关怀弱势群体,实行积极差别待遇,实施补偿教育,促进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发展。
明庆华石畅
关键词:社会分层阶层差异因材施教学业成就教育公平
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社会学解析——表征、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难重重,但目前仍然鲜有研究者从社会学尤其是场域——惯习视角对其进行深度解析。社会学视野下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表征在于:有限性资源的竞争,不同群体利益的差别,行动者难以改变的惯习。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改革带来的资本在不同阶层间的博弈与重组,而且涉及不同群体在改革中的切身利益,还受制于行动者惯习的深刻影响。因此,对策是解构制约异地高考改革的结构性力量,建立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洞悉制约改革目标实现的改革者的惯习。
石畅明庆华
关键词:资本惯习
2007—2012年我国学生幸福研究综述
2013年
以往教育研究者将焦点聚集在论述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如何关涉人的幸福上,具体到论述教育关涉学生幸福的研究较少。对近年我国学生幸福研究进行述评,进而分析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以期望能够推动学生幸福研究的发展。
石畅
浅析新“读书无用论”
2013年
新"读书无用论"是一种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人以后实现各种目的没有太大帮助而感到高等教育无用的观点和看法。它的出现主要有经济、观念、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应对新"读书无用论"也应当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石畅
关键词:阶层流动文化资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