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华英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脲类
  • 2篇门诊
  • 2篇老年
  • 2篇护理
  • 2篇降糖
  • 2篇二甲双胍
  • 2篇Β细胞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过敏
  • 1篇药物过敏反应
  • 1篇药物联合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胰岛素抵抗

机构

  • 6篇四川省人民医...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7篇程华英
  • 3篇李凤琼
  • 2篇岳欣
  • 2篇饶绍琴
  • 2篇吴桐
  • 2篇邓尚平
  • 2篇王丹
  • 2篇陈树
  • 2篇张学军
  • 2篇张敏
  • 1篇赵光斌
  • 1篇甘和英
  • 1篇余玉泉
  • 1篇叶志君
  • 1篇袁素平

传媒

  • 2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医学科技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3篇2004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效人胰岛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观察——附一例报告被引量:2
2003年
程华英
关键词:中效人胰岛素药物过敏反应2型糖尿病诺和灵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甘和英李凤琼程华英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药物治疗
老年危重病人呼吸心率和体温异常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病人体温 (T)、脉搏 (P)、呼吸 (R)异常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4 1例死亡老年危重病人的护理和治疗记录中T、P或R异常的发生例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R异常病死率为 87.18% ,明显高于P(5 7.6 9% )和T(4 1.18% )异常病死率 (均P <0 .0 5 ) ;P异常与T异常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老年危重病人发生T、P和R异常易发生预后不良 。
叶志君程华英
关键词:危重病老年人体温预后数据收集
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陈树张学军张敏王丹李凤琼程华英饶绍琴吴桐邓尚平岳欣
关键词:胰岛素联合用药二甲双胍胰岛Β细胞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程华英
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变的临床观察
2003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病人在采用磺酰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同时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的功能的改变,探讨恢复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β功能更有益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2型糖尿病病人共69例,按就诊日期将其分为2组,甲组33例,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乙组36例,采用磺酰脲类药物(达美康、优降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疗程半年到三年,治疗后复查OGTT及IR试验,治疗前后均作胰岛素原、真胰岛素、真C肽、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胰岛素释放水平曲线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好转(P<0.01),胰岛素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甲组胰岛素释放水平较乙组降低更明显(P<0.05)。甲组胰岛素原水平比乙组明显降低,两组对照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采用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加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2组病人在治疗后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提示可以明显减少体内胰岛素水平特别是胰岛素原的水平。胰岛素治疗组,胰岛素水平较磺脲类药物治疗组降低更明显。胰岛素原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明显低于磺酰脲类合并二甲双胍组。说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病人,不仅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且有利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
陈树张学军张敏王丹李凤琼程华英饶绍琴吴桐邓尚平岳欣
关键词: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胰岛素
门诊候诊区实施责任制护理的效果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门诊候诊区(以下称诊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的要求,从2011年1—6月成立诊区责任制护理小组,对诊区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并与2010年同期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控检查结果。结果与实施责任制护理前比较,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明显升高,由(93.7±2.13)%上升至(96.5±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34,P〈0.05);实施后护理服务质控检查结果比较,虽然检查总次数有一定减少,但问题数减少更明显,一级质控检查问题次数由121次减少至79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5),二级质控检查问题次数由79次减少至75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5),三级质控检查问题次数由103次减少至71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实施诊区责任制护理增强了医护团队的服务意识、责任心和工作进取心,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袁素平赵光斌程华英余玉泉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