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志尧

作品数:204 被引量:2,625H指数:29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9篇农业科学
  • 77篇生物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5篇植物
  • 37篇群落
  • 27篇区系
  • 27篇自然保护区
  • 27篇保护区
  • 25篇自然保护
  • 22篇阔叶
  • 21篇物种
  • 20篇植物区
  • 20篇植物区系
  • 19篇阔叶林
  • 18篇森林群落
  • 18篇土壤
  • 17篇常绿
  • 17篇常绿阔叶
  • 17篇常绿阔叶林
  • 16篇植被
  • 16篇生态
  • 13篇林分
  • 12篇森林生态

机构

  • 193篇华南农业大学
  • 13篇中山大学
  • 9篇广东省林业科...
  • 7篇广州市园林科...
  • 5篇广东海洋大学
  • 4篇广东省生态公...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茂名学院
  • 3篇许昌学院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琼州学院
  • 2篇仲恺农业技术...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茂名职业技术...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八岭国家级自...
  • 2篇学研究院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作者

  • 200篇苏志尧
  • 51篇陈北光
  • 37篇张璐
  • 21篇区余端
  • 15篇李镇魁
  • 13篇谢正生
  • 12篇解丹丹
  • 11篇曾曙才
  • 11篇贾小容
  • 10篇古炎坤
  • 10篇廖文波
  • 10篇周毅
  • 9篇徐明锋
  • 9篇张宏达
  • 8篇柯娴氡
  • 8篇熊咏梅
  • 8篇翁殊斐
  • 8篇胡砚秋
  • 7篇汪永华
  • 6篇尹爱国

传媒

  • 48篇华南农业大学...
  • 18篇中南林业科技...
  • 11篇广东林业科技
  • 9篇生态学报
  • 9篇生态科学
  • 6篇广东园林
  • 5篇广西植物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仲恺农业技术...
  • 3篇中国林业教育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3篇林业科学研究
  • 2篇林业科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8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9篇2002
  • 5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AutoCAD的数字化植被图制作方法被引量:5
2003年
以1/10000的车八岭地形图底图为基础,基于AutoCAD制作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生态旅游图.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基于AutoCAD制作数字化植被图的一般方法,并探讨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陈俊林刘建滨饶纪腾苏志尧
关键词:制作方法AUTOCAD生态旅游
雪灾后粤北山地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幼苗更新动态被引量:13
2011年
对遭受2008年雪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进行连续3 a(2008—2010年)的监测,研究在冠层恢复过程中优势树种的林下幼苗动态,旨在了解幼苗灾后的更新规律及其对冠层结构变化(以叶面积指数LAI的变化来表示)的响应。结果表明,12个优势种的林下幼苗对冠层恢复有明显的响应。非参数的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显示,优势种幼苗的组成和分布存在着极显著的年际差异(P<0.001);其中2008年与2009年及2010年的差异均极显著(P<0.001);2009年与2010年的差异不显著。这与冠层LAI的变化情况相应:2008年LAI最低,2009年LAI值迅速增加;2010与2009年相比LAI增长缓慢,并逐渐趋于稳定。不同的优势树种幼苗对样方中LAI变化的响应不同,阳性树种幼苗的相对多度和频度一般会随林分郁闭度的增加而锐减,阴性及耐阴树种幼苗数量则随冠层恢复而增加。随着冠层恢复,林下指示种截然变化。2008年的林下幼苗指示种为8个喜光的种类,而2010年则仅见较耐阴的香楠Randia canthioides为指示种。指示种分析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幼苗对冠层恢复的响应。
区余端苏志尧解丹丹柯娴氡李镇魁
关键词:雪灾自然干扰叶面积指数
常绿阔叶林地表植被多样性自然干扰后的时空动态被引量:6
2015年
以2008年受冰灾破坏的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2 hm2固定样地开展连续3年(2008~2010年)的地表植被群落和环境调查,研究地表植被的动态及其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1)地表植被的组成和分布三年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0 5);2)2008到2010年地表植被的分布模式变化很大;3)2008年林冠开度、乔木总个体数和坡位的综合作用对地表植被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2009年坡向对地表植被的影响极显著(p〈0.005),从阴坡到半阴坡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逐渐降低;2010年林冠开度和乔木丰富度的综合作用对地表植被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05),其中林冠开度越大地表植被总个体数、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
区余端王楚彪苏志尧
关键词:多样性地表植被自然干扰常绿阔叶林
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整合与改革探索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校和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们对于植物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需求和看法,并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计划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索其整合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显示,园林植物类课程设置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并应与行业相关实践相契合,同时也应兼顾学生升学与多方拓展知识面的需要;其课程负责人应协调解决好前后开设课程的衔接问题,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课程考核应更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和灵活性等。
翁殊斐冯志坚苏志尧
关键词:园林本科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被引量:117
2006年
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其浓度是评价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笔者综述了我国森林空气负离子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了负离子的检测仪器、研究方法、浓度评价系数、森林环境中空气负离子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及林分因子、气象因子、水体等对森林空气负离子的影响,并探讨了空气负离子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曾曙才苏志尧陈北光
关键词:空气负离子
基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森林生态学为例被引量:10
2014年
从探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从课程体系、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等角度构建多样化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森林生态学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多样化实践教学模式。将验证性、综合性实验和实习、研究性实习、探索性实习与科技创新项目等有机结合,面向不同目标的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建立验证型、综合型、研究型及探索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
张璐苏志尧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
羊城菊花展览会的组景特色与发展思考被引量:2
2017年
羊城菊花展览会有着56届的悠久办展历史,是广州地区颇有影响力的传统花事活动,也是迄今为止广州地区仍能坚持高质量举办的集园林、文化和菊花Dendranthima morrifolium技艺的综合性展览活动。本文分析与归纳了展会的主题立意、空间布局、组景技巧、展期管养等方面,总结并探讨了羊城菊展近年来的办展特色与模式,为日后的办展提供借鉴。同时也希望羊城菊会能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钟雪华苏志尧翁殊斐
关键词:传统文化组景
广东八宝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研究被引量:31
1996年
研究了广东八宝山森林群落25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特征.以Shannon-Wiener指数和相似性比例分别计算了25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及它们之间所形成的部分种对的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八宝山森林群落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群为红背锥、米锥、硬斗稠以及木荷。生态位宽度的大小与按重要值排列的优势种群顺序基本一致。生态位重叠则与生态位宽度有一定关系,具较宽生态位的2个种群一般都有着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值。文章还对生态位特征研究的意义及应用作了简要的说明。
苏志尧陈北光古炎坤
关键词: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小尺度林分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在数字化长潭自然保护区地图的基础上,均匀设置66个标准样地进行群落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杉木-马尾松共优针叶林4种群落类型;每种类型按树种组分别计算其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并与面积加权后得出该群落的碳密度(单位面积碳储量);4种群落碳密度依次为33.94、34.70、51.00和42.05t.hm-2;长潭自然保护区碳储量总计为2.265×105 t,平均碳密度为44.77 t.hm-2,远大于广东省乔木林平均碳密度(25.47 t.hm-2).相关分析表明,碳密度主要受树高、胸径和群落演替时间的影响,与海拔、坡度等地形因子和林木密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
李静鹏徐明锋苏志尧柯娴氡周毅
关键词:蓄积量碳密度群落分类
粤西大雾岭植物区系的研究
苏志尧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