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晓萍

作品数:164 被引量:331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历史地理
  • 34篇文学
  • 31篇文化科学
  • 17篇经济管理
  • 17篇社会学
  • 7篇哲学宗教
  • 7篇艺术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8篇民俗
  • 53篇民俗学
  • 37篇文化
  • 22篇故事
  • 20篇跨文化
  • 15篇社会
  • 13篇文艺
  • 13篇教育
  • 11篇文学
  • 10篇学科
  • 10篇事类
  • 10篇故事类型
  • 9篇文艺学
  • 9篇民俗学者
  • 9篇跨文化研究
  • 8篇遗产
  • 8篇文化建设
  • 6篇体裁
  • 6篇民间文艺
  • 6篇民俗学研究

机构

  • 162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爱丁堡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台湾淡江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澳门大学
  • 1篇俄克拉荷马大...
  • 1篇九三学社
  • 1篇华夏文化纽带...
  • 1篇文学院
  • 1篇根特大学
  • 1篇爱荷华大学
  • 1篇法国国家科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图尔库大学
  • 1篇塔林大学

作者

  • 162篇董晓萍
  • 4篇王静爱
  • 3篇白馥兰
  • 2篇王邦维
  • 1篇葛兆光
  • 1篇严文明
  • 1篇唐超
  • 1篇岳庆平
  • 1篇楼宇烈
  • 1篇苏筠
  • 1篇李观鼎
  • 1篇金开诚
  • 1篇吕红峰
  • 1篇李国英
  • 1篇陈继红
  • 1篇史培军
  • 1篇陈来
  • 1篇金冲及
  • 1篇刘梦颖
  • 1篇韩启德

传媒

  • 30篇西北民族研究
  • 19篇民俗典籍文字...
  • 18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民俗研究
  • 6篇励耘学刊
  • 5篇民族文学研究
  • 5篇中国教师
  • 4篇文史知识
  • 4篇民间文化论坛
  • 3篇北方论丛
  • 3篇中央民族大学...
  • 3篇群言
  • 3篇电视研究
  • 3篇温州大学学报...
  • 3篇文化遗产
  • 2篇广西师范大学...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17篇2014
  • 20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视人的“民俗观”──略谈1998春节电视片《春节的故事》
1998年
董晓萍
关键词:电视人民俗观民族民俗文化电视片民俗知识
传说研究的现代方法与现在的问题——评杜德桥的《妙善传说》被引量:7
2003年
《妙善传说》重点研究中国妙善传说的文学文献 ,创设了四种文本分析法 ,阐述了民间传说向通俗文学、民间宝卷、志怪小说、传奇戏剧和作家文学过渡的方式 ,构建了口头文学文献化的过程分析模式 ;提出了这类研究的学术原则和应把握的理论界限 ,并就文学、民俗学和人类学学者所共同关心的文本原型、传承、异文、功能等问题开展了学术对话。该著作对思考国内传说研究的一些问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也能推动国内文学、民俗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董晓萍
关键词:民间传说民俗文化文化内涵
艺术学的文化正午——评孟凡玉《假面真情》
2014年
近些年来,在艺术学学科领域,产生了一批成绩耀眼的学术成果,其作者都是年轻的博士。他们的“背景”是田野,田野中先有导师的足迹,后有弟子的脚步。他们通过田野调查,搜集我国多民族多地区民间保存的稀有传统艺术种类,开展了艺术学与民俗学、民族学、人类学的交叉研究活动。他们还将这种研究带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用实践中,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种学术倾向值得关注。
董晓萍
关键词:艺术学真情假面学术成果艺术种类
跨文化的现代民俗传承
<正>在全球文化环境变迁中,各国优秀民俗文化代表作的地位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从单个国家民族的特色文化种类,转入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反思性的概念的讨论范畴。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跨文化的现代民俗传承,成为一个新问题。不少国际同...
董晓萍
文献传递
中印故事再研究——钟敬文与季羡林合作的一段学术史
2023年
钟敬文与季羡林分别是我国民俗学和印度学的学术大师,他们把学术使命、社会责任和无私忘我的科学献身精神投入到学术活动中,在中印故事翻译研究方面,开展跨语言和跨学科的合作,处理单一学科难以处理的特殊复杂现象,解决了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书写了一段特殊的学术史。故事的形式和观念表述经过翻译研究之后都会发生一定变化,但大师总会谨慎地保留差异,从中把握历史主动性,推进学术对话,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当代世界的故事文本大都处于翻译与研究的状态中,学者把讲故事活动与学术史两者共同研究,在其共享和未必共享而能互鉴的层面,彼此学习、互相尊重。钟敬文和季羡林的学术合作为我们留下了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学术遗产,值得深入研究。
董晓萍
关键词:学术史
节水水利民俗被引量:6
2003年
在华北农村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节水水利民俗发达,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这时水是一种权力、制度、资本、道德标准和斗争武器,围绕着它有一套民间习惯法、村民组织、教育理念和操作规约,农民用以控制、分配和共享有限的水资源,并发展出一套在干旱地区团结生存的可持续经验。在当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节水水利民俗还在发挥作用。
董晓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
欲休还说的戏剧效果——明清民俗文艺繁荣局面成因新论
1993年
“采诗说”作为正统诗论的附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框定着我国民间文学的基本体制。一代又一代的儒家知识分子无论视之为讽谏的工具,自然的境界还是吟咏的余墨,
董晓萍
关键词:戏剧效果民俗明清儒家知识分子民间文学
北京鲁班庙的宗教管理与政府管理被引量:3
2013年
鲁班庙是北京的中小寺庙,但却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它是民间宗教与手工技能结合的专业化寺庙,受到宗教组织、工匠公会和城市社会的共同管理。在北京这座历史名城中,它的信众群体创造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皇家建筑和御用艺术品,也创造了大量的宗教物品和市民日用品,其中很多都成为北京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鲁班庙,可以增加对北京历史的了解。
董晓萍
关键词:文化遗产
《大唐西域记》的民俗学研究:佛典文献与口头故事被引量:3
2014年
民俗学者以往很少研究《大唐西域记》,因为禁区很多。在全球化开放时代,民俗学拓展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对话空间。在新的背景下,《大唐西域记》可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从民俗学的角度看《大唐西域记》的特征至少有四:一是以佛教学说和信仰实践为主线的宗教故事集,二是以作者行程见闻为主干的地理民俗故事见闻集,三是以章回连环为串联的套式故事类型集,四是翻译中印和相邻国家多种语言后撰写的中文佛教普及读物。对其开展民俗学研究,还必须建立适当的概念和方法,梳理相关的理论问题,使用正确的资料系统,并寻找能够发挥民俗学长处的切入点进行讨论,如佛典文献与口头故事的关系等。这种个案研究的目标是总结和评价人类建立的文化多样性经验,促进彼此尊重,推动人类优秀文明的自觉传承。
董晓萍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
手工业与工业化技术:中印手工纺织业的比较被引量:2
2017年
手工业与现代技术工业化是国家生产模式的二元结构,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分析这种二元结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得失利弊,对于考量国家现代化政策水平不无裨益。中印手工纺织业的比较正是这方面的一个研究个案。中印两国政府都曾以同样的决心改革传统手工业生产,提高现代工业化水平,加速国家现代化。两国也有差异,新中国初期实行手工业改造,鼓励工人和农民转向工业技术就业;印度则限制农村手工业的转型,在城市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这两种努力的长期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在中国,手工业生产已缩减至小众范围,中国在现代化经济繁荣后发展起来的旅游文化产业和遗产保护工作催生了新的手工业品。在印度,目前仍有数以千万计的家庭在从事手工纺织业的劳作,支持和保护手工业及其价值观成为一种强大的政治号召,推动人们为维护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而奋斗。解读这一个案具有启示意义。
白馥兰董晓萍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