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清连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罗湖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异位症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品
  • 2篇食品安全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疾病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子宫内膜异位...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内膜
  • 2篇内膜异位症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机构

  • 4篇深圳市罗湖区...
  • 3篇深圳市第五人...
  • 3篇深圳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袁清连
  • 3篇刘建平
  • 2篇黄薇
  • 2篇王春平
  • 2篇于雅
  • 2篇张锦周
  • 2篇梁浩
  • 1篇许学岚
  • 1篇查海燕
  • 1篇周芸
  • 1篇石丽萍
  • 1篇曾秀华

传媒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全科护理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全麻气管插管腹部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护理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 探讨对全麻插管腹部手术后实施预见性护理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90例进行全麻插管的妇科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肺部感染,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P<0.05).结论 对全麻插管的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可减少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于雅袁清连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全麻插管腹部手术肺部感染
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停顿式排尿与膀胱挤压排尿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康复锻炼依从率、自主排尿率和尿潴留发生率,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自主排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膀胱功能障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停顿式排尿联合膀胱挤压排尿方法能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毛静查海燕袁清连
关键词:排尿功能
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不同期别的临床特点及CA125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75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后病理确诊。根据rAFS临床分期标准分为A组27例(I、Ⅱ期)和B组48例(Ⅲ、Ⅳ期)。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CA125和CA199水平,分析CA125和CA199水平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70.37%无明显临床症状,92.59%在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B组60.42%表现为盆腔包块,72.92%合并有痛经,6.25%合并慢性盆腔痛,两组比较,盆腔包块和痛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A125>35 U/mL占70.83%,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28,P<0.001)。CA199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期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慢性盆腔痛仅见于Ⅲ、Ⅳ期患者,CA125水平与分期呈正相关,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Ⅲ、Ⅳ期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它对于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不敏感。
曾秀华许学岚王春平袁清连石丽萍周芸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卵巢
2014—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事件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2014—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发病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深圳市共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48起,发病人数447人,死亡2例;主要发生在2、3季度,共发生32起,占总起数的66.67%;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源性疾病最多,占总起数的64.58%;细菌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62.50%。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11起,占34.37%。结论食源性疾病高发季节应加强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食源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上,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刘建平袁清连李俊彦黄薇张锦周梁浩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食品安全
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6年深圳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到的所有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深圳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67起,发病682人,死亡2人。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集中在6~7月,报告事件数量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占61.19%,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报告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占59.53%,主要为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其次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发生7起,发病50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为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场所,分别占49.25%和19.40%。结论深圳市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应以降低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和亚硝酸中毒为主,防控重点场所为集体食堂和餐饮服务单位,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食品安全的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刘建平袁清连李俊彦黄薇张锦周梁浩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食品安全食源性致病菌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罗湖区人工流产方式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决策树模型的罗湖区人工流产方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深圳罗湖区医院集团所属医疗机构在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人工流产女性共9 245例,根据人工流产方式将其划分为药物组(2 004例)和手术组(7 241例),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对人工流产方式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影响人工流产方式选择的独立因素;同时基于决策树模型评估药物组和手术组两种人工流产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年龄、人工流产方式偏好情况、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生育情况均可能与人工流产方式选择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周、年龄、人工流产方式偏好情况、受教育程度及生育情况是影响人工流产方式选择的独立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孕周、人工流产方式偏好情况、婚姻状况及生育情况可直接影响人工流产方式选择,其中人工流产方式偏好情况影响最为显著。决策树模型预测分类与真实分类基本一致,模型预测错误率为10.00%,说明决策树模型的预测错误率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同,均为10.00%,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结论:罗湖区人工流产方式选择受孕周、人工流产方式偏好情况、婚姻状况及生育情况等因素影响。其中,人工流产方式偏好情况对人工流产方式选择的影响最为显著。这些发现有助于优化人工流产的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人工流产个体的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袁清连古聪慧毛静喻意美
关键词:决策树模型人工流产流行病学
MI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254 T/C(rs2096525)及-173G/C(rs75562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1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MIF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分析两组MIF基因型的分布及MI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IF基因+254 T/C多态性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4%和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66%和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T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携带CC基因型是对照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的4.89倍,95%可信区间为1.01-23.83;且携带C突变基因的个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OR及其95%可信区间为1.86(1.15-3.02)。病例组和对照组间MIF-173G/C各G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基因+254 T/C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易感性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生的遗传易感标记。
于雅袁清连王春平刘建平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因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