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休克
  • 3篇血性
  • 3篇失血
  • 3篇失血性
  • 3篇失血性休克
  • 3篇通气
  • 3篇急救
  • 2篇毒鼠
  • 2篇毒鼠强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灌流
  • 2篇氧代谢
  • 2篇氧代谢变化
  • 2篇院前急救
  • 2篇抢救
  • 2篇综合征
  • 2篇羟乙基淀粉
  • 2篇窘迫综合征
  • 2篇呼吸窘迫
  • 2篇呼吸窘迫综合...

机构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蹇华盛
  • 6篇蒋耀光
  • 5篇陈淑芳
  • 3篇赵超英
  • 3篇黄显凯
  • 3篇孟德胜
  • 3篇郭晓丽
  • 2篇毕敏
  • 2篇刘学芸
  • 2篇何家庆
  • 2篇朱艳芳
  • 1篇杨欣建
  • 1篇魏娜
  • 1篇于长青
  • 1篇康晓明

传媒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6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现状和进展
自从1967年Ashbangh首先报告ARDS以来,寻找最佳通气模式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的潮气量(tidal volume)是6-7ml/kg,但是,长期以来,临床上多应用12.15ml/kg的潮...
蹇华盛于长青
文献传递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用于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 4 0 (HS4 0 )对院前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探索新的院前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方法。方法 随“1 2 0”救护车外出 ,连续观察使用HS4 0对 4 4例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 30分钟、2、1 2、2 4小时的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尿量 ,并与单用等渗羟乙基淀粉液对照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 给药后平均动脉压和尿量比用药前明显增加 (P <0 .0 1~ 0 .0 5 ) ,30分钟和 2小时时相点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小时后相差不显著。给药后 ,各时相点休克指数比用药前明显降低 (P <0 .0 1~ 0 .0 5 ) ,并且 30分钟和 2小时时相点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2小时后相差不显著 (P >0 .0 5 )。治疗组平均用药量和平均输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HS4 0对失血性休克的容量复苏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并且优于单纯的羟乙基淀粉 。
蹇华盛陈淑芳朱艳芳孟德胜郭晓丽黄显凯赵超英蒋耀光
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失血性休克急救
高渗胶晶混合液与代血浆洽疗院前失血性休克的比较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H40)对院前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探索新的院前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方法。方法:随“120”救护车外出,连续观察HH40对2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作用,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后3Omin...
蹇华盛陈淑芳朱艳芳孟德胜郭晓丽黄显凯赵超英蒋耀光
文献传递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在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应用
7.5%高渗氯化钠用于失血性休克的治疗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它维持作用的时间短,而且副作用较大,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我们应用4.2%高渗氯化钠与7.6%高渗羟乙基淀粉配成高渗液,观察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应并与等渗的羟乙基淀...
蹇华盛陈淑芳孟德胜郭晓丽黄显凯赵超英蒋耀光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代谢变化及反比通气效应的动物实验研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肺间质水肿、难治性低氧血症为病变特征的急性肺损伤,其治疗除了针对原发病外,合理氧疗,保证氧的供给及机械通气仍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氧供和氧耗的动态监测可能比单纯观察氧分压更有意义。本研究旨...
蹇华盛毕敏蒋耀光
文献传递
支气管灌洗对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2003年
蹇华盛陈淑芳何家庆蒋耀光
关键词:支气管灌洗呼吸机肺炎机械通气
大剂量安定加血液灌流序贯抢救毒鼠强致呼吸心脏骤停1例
2003年
蹇华盛刘学芸康晓明
关键词:大剂量血液灌流序贯疗法抢救毒鼠强呼吸心脏骤停
大剂量镇静剂联合血液灌流成功抢救重度毒鼠强中毒1例
2004年
患者,男性,16岁,因自服“毒鼠强3包”30min,被家人送入本院急诊科。查:T36℃,P98次/min。R18次/min,BP120/70mmHg,表情淡漠,双瞳孔等大等圆约4mm,光反应存在,口唇无紫绀,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HR98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
蹇华盛刘学芸康晓明
关键词:镇静剂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毒鼠强中毒抽搐呼吸肌麻痹
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总结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以达到快速救治、快速分流 ,改变既往轻、中、重创伤患者集中救治的做法。方法 结合本创伤中心创伤患者的伤情严重度 ,采用国内吴恒义等设计的创伤严重度综合评定计分法 ,即“吴氏”计分法 (包括创伤、生理参数和附加分 )对救治的1 1 2 0例创伤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法进行计分。 1 5~ 2 4分为重度患者 (81 2例 ) ,2 5~ 34分为危重度患者(2 34例 ) ,≥ 35分为极危重度患者 (74例 )。结果 通过综合评定计分法 ,对轻伤员集中处置 ,重伤员优先抢救 ,并总结出创伤患者救治成功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创伤病人计分值越高 ,则病情越重 ,抢救成功率越低 ,死亡率较高。结论 创伤医院使用创伤严重度评分法的基本原则是比较创伤患者伤情严重性 ,以正确诊断并采取快速有效的救治措施 ,降低创伤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有利于判断创伤患者的预后 。
陈淑芳杨欣建蹇华盛魏娜何家庆
关键词:急救创伤严重度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代谢变化及反比通气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氧代谢变化和反比通气的影响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应用油酸型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 ,并将反比通气 (IRV)与常规通气 (VC)加PEEP比较 ,动态观察氧转运与氧消耗的变化。结果 氧转运与氧消耗在 2h和 4h后均显著降低 ,氧转运与氧消耗呈显著正相关 (r=0 73,P <0 0 1)。IRV组氧转运下降延迟 ,伤后 6h时相点氧转运和氧消耗显著高于VC组。结论 氧转运和氧消耗降低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特征 ,IRV对氧代谢的改善优于常规通气组 。
蹇华盛毕敏蒋耀光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消耗反比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