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兵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胆囊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术后
  • 2篇结石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收缩
  • 1篇胆囊收缩功能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超氧化物...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术后并发

机构

  • 5篇宜宾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郑兵
  • 4篇王伟
  • 4篇任锐
  • 3篇朱涛
  • 2篇芦灵军
  • 2篇陆昌友
  • 1篇王宗云
  • 1篇卓小川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胆总管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胆总管结石病人136例,按实际治疗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7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观察组60例,行LC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随访2年,观察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Oddi括约肌(spincter of oddi,SO)压力和培养胆汁,筛选和分析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因素。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压力和SO基础压力均无明显变化(P>0.05),SO收缩幅度(amplitude of SO contractions,SOCA)和SO收缩频率(frequency of SO contractions,SOF)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对照组感染率高于观察组(P<0.05),但两组细菌感染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胆囊结石、CBD内径、最大结石直径和细菌感染是影响CBD结石病人LC联合EST术后并发症的单因素(P<0.05);病程>5年、患有胆囊结石、CBD内径>15 mm、最大结石直径>15 mm和细菌感染是影响CBD结石病人LC联合EST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C和EST联合治疗相较于单独手术,并未增加CBD结石病人术后并发症风险,病程>5年、患有胆囊结石、CBD内径>15 mm、最大结石直径>15 mm和细菌感染是影响CBD结石病人LC联合EST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郑兵王伟任锐朱涛芦灵军陆昌友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并发症
浅谈胃切除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分析胃切除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0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41例接受胃切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未经手术治疗也无胆囊疾病的41例患有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随访,在41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的患者有38例,发生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的比率为92.68%,发生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患者有36例,发生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比率为87.80%。在41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的患者有13例,发生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的比率为31.71%,发生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患者有10例,发生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比率为24.39%。观察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的发生率及胆囊收缩功能不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切除术后,受术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减弱。此外,由于受术者的迷走神经肝胆支在术中被切断,因此导致其胆囊收缩无力、收缩素分泌减少,从而极易造成胆汁郁积淤滞,大大增加了胆囊结石的发生率。
郑兵
关键词:胃切除术胆囊收缩功能胆囊结石
苦参碱调控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性及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苦参碱(Ma)对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Oxa)细胞株(SW480/Oxa)的逆转耐药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抑制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SAPK)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a对SW480/Oxa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a对SW480/Oxa细胞凋亡的影响,qRT-PCR检测Ma对SW480/Oxa细胞P-糖蛋白(P-gp)、MDR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a对SW480/Oxa细胞P-gp、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组细胞增殖活性的比较,Oxa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NC组,Ma+Oxa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Oxa组(P<0.05)。Oxa组细胞总凋亡率高于NC组(P <0.05),Ma+Oxa组细胞总凋亡率高于Oxa组(P<0.05)。与PPARy+Oxa组比较,PPARy+Ma+Oxa组中P-gp、MDR1 mRNA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P600125+Oxa组比较,SP600125+Ma+Oxa组中P-gp、MDR1 mRNA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PPARy+Oxa组比较,PPARy+Ma+Oxa组中P-gp、p-JNK蛋白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P600125+Oxa组比较,SP600125+Ma+Oxa组中P-gp,p-JNK蛋白水平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a具有调控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抑制JNK/SAPK信号通路,降低P-pg表达有关。
王伟郑兵任锐朱涛
关键词:结直肠癌耐药苦参碱
传统聚丙烯和聚酯补片修补腹股沟疝对患者疼痛及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8
2018年
背景:聚酯及聚丙烯补片是腹股沟疝修补常用的补片材料,两种材料有各自的特点。目的:观察不同材质补片修复后男性腹股沟疝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以及疼痛变化,以期为补片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纳入120例男性腹股沟疝患者,分3组治疗(n=4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疝修复手术;聚丙烯补片组及聚酯补片组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分别植入聚丙烯补片与聚酯补片。记录手术时间、补片固定时间、住院时间、拔出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修复前及修复后12,24,48,72 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修复前及修复后1,2,7 d,检测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水平。结果与结论:(1)聚酯补片组、聚丙烯补片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聚酯补片组、聚丙烯补片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组间拔出尿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补片组补片固定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修复后12,24,48,72 h,3组目测类比评分均较修复前显著降低(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术后1,2,7 d,聚酯补片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聚丙烯补片组(P<0.05);(4)术后1,2,7 d,聚酯补片组、聚丙烯补片组丙二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聚酯补片组丙二醛水平高于聚丙烯补片组(P<0.05)。(5)结果说明,传统疝修复与无张力疝修复均可明显缓解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疼痛,补片植入能够影响腹股沟疝患者血浆超氧化歧化酶、丙二醛水平,但聚丙烯补片的影响较小。
郑兵王伟任锐朱涛芦灵军陆昌友
关键词:腹股沟腹股沟疝聚丙烯补片超氧化歧化酶丙二醛
不同手术方式胆囊切除术中抗菌治理的效果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胆囊切除术中抗菌治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LC)和开腹胆囊切除(OC),每组25例,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前及术后使用抗生素的例数及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氨基糖甙类。结论:根据病情发展,确定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郑兵卓小川王宗云任锐王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