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为研究P波离散度 (Pd)与高血压病阵发性心房颤动 (PAF)的关系。采用体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测量高血压病并发PAF患者(Ⅰ组)的最大P波时限 (Pmax)、Pd、左房内径 (LAD)、左室重量(LVM)、左室射血分数 (LVEF)、A峰速度、E峰速度,并与 92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Ⅱ组 )进行比较。结果:Ⅰ组Pmax、Pd、LVM和LAD显著高于Ⅱ组 (P<0. 01), A峰速度和LVEF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 05),Pmin和E峰速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 Pmax、Pd、LAD、LVEF和A峰速度均是PAF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回归分析仅Pd是PAF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Pd是高血压病并发PAF的独立预测因子。
- 袁托亚王悦喜阿荣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高血压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
- 抗凝调脂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亚急性血栓形成及术后再狭窄被引量:5
- 2008年
- 选择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患者206例,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氢氯比格雷、阿司匹林三联抗凝辅以辛伐他汀调脂治疗,预防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亚急性血栓(SST)形成及术后再狭窄。结果1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后2d出现剧烈胸痛,造影证实为SST,再行PTCA后症状消失;5例患者术后3—6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支架内再狭窄;1例因再发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死亡。认为应用三联抗凝辅以辛伐他汀调脂可明显减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SST形成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 季英敏王悦喜任宝军阿荣王春燕袁托亚于赛华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替德肝素辛伐他汀
-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和6个月以后血浆中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和近期预后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的71例冠心病患者,分为PCI组(51例)和对照组(20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动态观察其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比较PCI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 h、术后24 h和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随访期间PCI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的变化。经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IVSW)与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E/A比值以评价心功能。结果:PCI组术后6个月血浆Log NT-proBNP浓度[(2.0±0.5)ng/L]显著低于术前[(2.4±0.5)ng/L]水平(P<0.05)。对照组患者6个月后血浆LogNT-proBNP浓度[(2.5±0.6)ng/L]明显高于PCI组[(2.0±0.5)ng/L](P<0.05)。比较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PCI组患者术后6个月LVEF[(62±10)%]较术前[(64±10)%]有所下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行PCI术后6个月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提示血运重建与药物治疗联合可能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并且NT-proBNP对冠心病患者可能具有近期预后价值,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早期干预,尽可能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 李婧董丽阿荣王悦喜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声心动图
-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126例原因及处理方法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发生并发症28例:气胸1例,室性心律失常9例,囊袋血肿7例,囊袋破裂1例,导线移位2例,电极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4例,起搏器介导的室性心动过速(PMT)1例,肌肉跳动2例。结论充分术前准备,手术规范操作,术后严格管理及定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刘晓宇王悦喜季英敏于赛华王春燕袁托亚阿荣张迎军任保军
- 关键词: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
- 蒙古族ABCA1基因R219K多态性检测的意义
-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子A1基因(ATP binding cassettetransporter 1,ABCA1)R219K多态性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
- 袁托亚胡刚于赛华张迎军王悦喜阿荣海荣
- 关键词:冠心病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多态性蒙古族
- 文献传递
- 限制型心肌病一例
- 2004年
- 阿荣王悦喜
- 关键词:心肌疾病原发性
- 冠心病介入诊疗132例分析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过去 3 a中应用介入诊、疗法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 2 0 0 1 -0 5~ 2 0 0 4-0 5期间 ,1 3 2例因发生胸痛 ,心电图 ST改变 ,心绞痛 ,急性、亚急性、陈旧性心肌梗死等而入心内科的住院病人 ,用贾金斯 ( 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 SCA)或 (和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支架植入术。结果 :1 3 2例病人中 46例 SCA正常 ,86例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 ,共有 1 92处狭窄 ,A、B、C型病变数分别是 1 5、1 0 7和 70处。 45例有 >75 %的冠脉狭窄或完全闭塞 ,共植入不同型号的支架 1 1 0枚。植入支架后冠脉血流均达 TIMI 级 ,随访时间 2~ 3 6mo,无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无 1例死于冠心病。结论 :现有资料表明 ,1 SCA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最佳手段。2 PTCA、支架植入术的介入疗法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3本研究B、C型病变占绝大部分 ,且 PTCA、支架植入术顺利 ,说明 C型病变不仅是 PTCA、支架植入的适应症 ,而且成功率高、效果好、并发症少。 4仅有的 4例复诊 SCA,发现 2例有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为 4.4%。 5完全闭塞性病变的病人 ,并非介入禁忌症 。
- 王悦喜季英敏袁托亚王春燕阿荣于赛华刘晓宇田子英王呼萍张剑孟庆余
-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疗法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低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3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的140例老年AMI资料完整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后即刻、24 h4、8 h血清钠离子的最低值分为三组:A组Na+≥135 mmol/L;B组Na+120-135 mmol/L;C组Na+≤120 m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心肌梗死面积、心力衰竭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A组心力衰竭发生率为12.7%,B组为14.1%,C组为50.0%,C组与A组、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病死率为6.2%,B组住院病死率为7.1%,C组住院病死率为37.5%,C组与A组、B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肌酸激酶(CK)及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与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低钠血症与心肌坏死标志物、梗死面积、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密切相关,老年AMI低钠血症预后不良。
- 王春燕王永祥阿荣
- 关键词:心肌梗死低钠血症预后
- 冠心病心肌缺血阈变化
- 2006年
- 季英敏王悦喜张剑于赛华王春燕袁托亚阿荣任保军刘小宇
- 关键词:心肌缺血阈冠心病暂时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病者运动量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六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被引量:4
- 2007年
- 王悦喜阿荣任保军王春燕孟庆余丁燕生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起搏治疗心室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