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文

作品数:24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早产
  • 8篇新生儿
  • 8篇产儿
  • 7篇早产儿
  • 5篇婴儿
  • 4篇低出生体重
  • 4篇住院
  • 4篇出生体质量
  • 4篇出生体重
  • 3篇低出生体质量
  • 3篇低出生体质量...
  • 3篇低出生体重儿
  • 3篇治疗新生儿
  • 3篇极低出生体重
  • 2篇新生儿呼吸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新生儿呼吸窘...
  • 2篇新生儿窒息
  • 2篇窒息
  • 2篇体格

机构

  • 24篇重庆市妇幼保...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重庆三峡中心...
  • 1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婴医...
  • 1篇洛阳市妇女儿...
  • 1篇潍坊市妇幼保...
  • 1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九江市妇幼保...
  • 1篇泰安市妇幼保...

作者

  • 24篇陈文
  • 18篇钟晓云
  • 15篇龚华
  • 13篇吴艳
  • 6篇李刚
  • 6篇章晓婷
  • 6篇廖翎帆
  • 5篇王琪
  • 5篇蒋静
  • 4篇周利刚
  • 3篇李仁凤
  • 3篇李玲
  • 2篇罗茜
  • 1篇刘晓蓉
  • 1篇叶俊英
  • 1篇乔彦霞
  • 1篇杜志方
  • 1篇熊丰
  • 1篇李莉
  • 1篇汪丽

传媒

  • 6篇重庆医学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药业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至2019年复苏质量改进情况及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复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2017年至2019年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复苏质量改进情况及其对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出生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VLBWI 318例。按照具体复苏策略实施情况分为3组:2017年为复苏质量改进前(n=83),2018年为改进中(n=102),2019年为改进后(n=133)。分析比较各年复苏策略,包括体温管理、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呼吸支持[产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正压通气或气管插管使用]和氧疗[复苏初始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FiO2)、复苏最高FiO2以及纯氧复苏]实施情况、复苏效果及转归。采用趋势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Wilcoxon轶和检验、方差分析及LSD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母亲产前足疗程糖皮质激素使用比例在2017年至2019年逐年上升[44.6%(37/83)、47.1%(48/102)与72.2%(96/133),χ2趋势=18.218,P<0.001]。(2)入院时低体温比例逐年下降[100.0%(83/83)、90.2%(92/102)与33.8%(45/133),χ2趋势=136.042,P<0.001],且并未增加体温过高比例[0.0%(0/83)、1.0%(1/102)与0.0%(0/133),χ2趋势=2.124,P=0.346]。(3)DCC比例逐年增加[0.0%(0/83)、29.4%(30/102)与90.2%(120/133),χ2趋势=178.659,P<0.001],生后12~24 h毛细血管血血红蛋白含量逐年上升[(190.1±34.8)、(202.0±29.7)与(213.6±32.3)g/L,LSD检验,P值均<0.05]。疑似红细胞增多症(毛细血管血红细胞压积>68%)发生率逐年增加[7.2%(6/83)、7.8%(8/102)与17.3(23/133),χ2趋势=5.825,P=0.016];除外没有检测静脉血红细胞压积的病例,2017、2018和2019年VLBWI红细胞增多症确诊(静脉血红细胞压积>65%)率并未增加[1.3%(1/80)、2.0%(2/100)与4.8%(6/126),χ2趋势=2.333,P=0.127]。(4)产房CPAP使用比例逐年增加[0.0%(0/83)、28.4%(29/102)与87.2%(116/133),χ2趋势=167.721,P<0.001];产房内正压通气比例[44.6%(37/83)、31.9%(32/102)�
欧姜凤钟晓云吴艳章晓婷龚华陈文
关键词:复苏术
院内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格生长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的体格生长、血液生化和喂养安全性。方法按照不同喂养方式将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00 g的158例早产儿分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婴儿液态配方奶组(早产奶组,58例)、纯母乳喂养组(母乳组,47例)、液态配方奶及纯母乳混合喂养组(混合组,53例),比较各组的体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喂养不耐受、感染事件发生率,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等项目。结果早产奶组、母乳组、混合组婴儿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分别为(16.46±5.14)g/(kg.d)、(11.56±4.11)g/(kg.d)、(15.19±4.53)g/(kg.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围增长速率分别为(0.72±0.34)cm/周、(0.49±0.34)cm/周、(0.71±0.29)cm/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长增长速率分别为(0.89±0.41)cm/周、(0.69±0.38)cm/周、(0.89±0.39)cm/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奶组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也短于其余两组,住院时间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3d和2周后各组早产儿组间比较表明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相似,但组内比较显示入院2周后各组均有尿素氮下降和白蛋白上升;喂养不耐受、感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早产奶组婴儿头围、EUGR发生率低于母乳组(P<0.05)。结论早产儿院内喂养采用早产奶安全,并且在促进早产儿体格生长方面优于单纯母乳喂养。
蒋静钟晓云龚华吴艳陈文李玲李刚王琪李仁凤
关键词:肠内营养体格生长
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体格和神经发育结局随访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的体格和神经系统预后情况,为家长和医师的救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间存活出院的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的随访资料。结果(1)我院救治存活至出院的超早产儿(extreme preterm infants,EPIs)共63例,失访11例,纳入本研究者共52例,出生胎龄(26.85±0.76)周,出生体重(952.25±123.04)g。(2)出院时、纠正胎龄40周和纠正6月龄时体重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75.00%、38.46%、23.07%,头围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78.84%、23.08%、25.64%,身长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76.92%、40.38%、12.82%。(3)纠正3~6月龄时婴儿神经系统国际测量量表(infant neurological international battery,Infanib)测评结果过渡51.28%,正常48.72%。(4)纠正6月龄时Gesell发育量表结果提示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及个人社交发育商(DQ)轻中度落后的比例分别为32.43%、10.81%、32.43%、10.81%、13.51%;五个功能区均>75分21例(56.75%)。(5)纠正6月龄时Bayley发育量表结果:单纯MDI<70分者1例(2.70%),单纯PDI<70分者3例(8.11%),MDI及PDI均<70分者1例(2.70%),均≥80分19例(51.35%)。MDI或PDI评分<80分与住院时间长、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相关。(6)未发现失明和耳聋的发生。结论纠正6月龄时40%~50%超早产儿神经系统评估处于轻度异常至临界状态,针对这部分孩子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的随访和神经系统早期干预,以期减少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发生。
吴艳钟晓云龚华陈文章晓婷赵祥群李明英
关键词:神经发育体格发育发育商
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探讨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3月于该院出生的358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统计3115例Apgar评分正常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对分娩方式、是否早产、羊水情况、围生期并发症等可能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相关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3115例健康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脐动脉血碱剩余(BE)、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乳酸(LAC)水平的参考范围分别为7.30±0.10、(-3.47±1.87)mmol/L、(32.98±21.23)mm Hg、(41.89±16.93)mm Hg、(4.79±1.32)mmol/L。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早产、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更低。结论早产儿、巨大儿、宫内窘迫、产钳助产、母亲患糖尿病或心脏病者、羊水浑浊、胎盘异常和脐带异常者脐动脉血pH值异常更显著,需加强监测,以减少该部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陈功雪欧姜凤陈文
关键词: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
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营养与生长发育监测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营养与生长发育监测研究,探讨半量强化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4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出院后个体化营养强化方式(半量强化母乳、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分为两组,监测纠正周龄40周、52周时身长、体质量、头围生长发育情况。结果143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纠正周龄40周时体质量、身长、头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率分别为35.25%、32.43%、14.41%;纠正周龄52周时分别为9.52%、10.81%、2.7%;半量强化母乳组与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组生长发育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纠正周龄40周、52周、56周时,分别有18.67%、56.0%和68.75%的病例停用强化营养,改为普通配方奶或纯母乳喂养。结论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营养强化管理能更快实现追赶生长,半量强化母乳与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对体格发育影响无差异。
章晓婷龚华陈文钟晓云
关键词:婴儿极低出生体重生长发育迟缓
强化母乳喂养在NICU住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强化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的短期生长、内环境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入住NICU的早产儿根据不同奶方分为早产奶组、母乳组、强化母乳组(HMF组),比较其生长指标、血生化、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共147例早产儿符合要求,体质量增长速率在早产奶组、母乳组、HMF组各为(19.44±5.14)、(14.53±5.86)、(17.09±5.81)g·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围增长速率在早产奶组(0.72±0.34)cm/w和HMF组(0.71±0.29)cm/w高于母乳组(0.51±0.34)cm/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或超过出生体质量时间在早产奶组(8.55±3.20)d和HMF组(9.43±4.53)d患儿中较母乳组(10.93±3.0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早产奶组和HMF组的头围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明显低于母乳组(P<0.05);喂养不耐受率早产奶组(15.52%)高于母乳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F喂养可在有效控制感染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前提下优化早产儿院内体质量和头围增长速率。
蒋静李开云周云钟晓云吴艳龚华陈文
关键词: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6年新生儿出生情况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本院1992和2008年分娩的新生儿的调查,同时与2005年全国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我市目前新生儿出生情况和这16年来的发展变化及与全国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差别。方法对本院1992年及2008年产科分娩所有活产新生儿,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孕产次、Apgar评分、分娩时情况及母亲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92年组与2008年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1和1.04∶1,无明显差异;(2)两组在胎龄构成、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母亲生产次数、母亲年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结论(1)早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2)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明显;(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4)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增加。
章晓婷钟晓云吴艳陈文李刚龚华
关键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胎龄新生儿窒息剖宫产
喂养奶方差异对未成熟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的体格生长、血液生化和喂养安全性。方法按照不同喂养方式将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g的158例早产儿分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婴儿液态配...
钟晓云蒋静龚华吴艳陈文李玲李刚王琪李仁凤
通过质量改进方法促进极早产儿延迟脐带结扎实施
2024年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quality improvement,QI)促进极早产儿实施延迟脐带结扎(delayed cord clamping,DCC)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出生并转入新生儿科的极早产儿的基本资料和QI评价指标。QI评价指标包括(1)过程指标:DCC实施率及时间;(2)结局指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等;(3)平衡指标:产房内气管插管比例、胸外按压比例、Apgar评分以及入院时体温和血气pH值等。评价指标分析时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QI实施前期(2017年1~12月)、QI实施期(2018年1~12月)、QI实施后期(2019年1~12月),以及持续QI期(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QI项目自2018年8月起实施。通过绘制控制图或采用统计检验[包括单变量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1)过程指标:实施QI项目后,DCC平均实施率及平均实施时间从0分别逐渐增加至82.2%和47.1 s。(2)结局指标:血红蛋白水平在QI实施期、QI实施后期及持续QI期均明显高于QI实施前期[分别为(202.22±28.84)、(210.10±33.52)、(210.52±32.27)与(187.94±35.29)g/L,F=8.61,P<0.001]。QI实施后期和持续QI期极早产儿的红细胞压积明显高于QI实施前期[(58.99±8.71)%、(60.18±8.06)%与(55.41±9.17)%,χ^(2)=5.13,P=0.002],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平衡指标:QI实施后期和持续QI期产房内气管插管比例低于QI实施前期[16.0%(19/119)和13.2%(25/191)与42.3%(30/71),χ^(2)=29.08,P<0.001],入院时体温逐渐上升[QI实施前期、实施期、实施后期和持续QI期分别为35.3℃(34.5~36.1℃)、36.0℃(34.0~37.7℃)、36.0℃(35.6~37.4℃)和37.0℃(35.9~38.1℃),H=277.88,P<0.001]。持续QI期入院时血气pH值为7.32(6.85~7.50),高于其余3个时期[7.26(7.07~7.46)、7.26(7.04~7.43)与7.25(6.91~7.49),H=34.46,P<0.001]。结论该QI项目提高了极早产儿DCC实施率,延长了DCC时间。
宋思捷欧姜凤秦诺朱叶芳朱叶芳吴艳吴艳叶俊英龚华
关键词:结扎术脐带新生儿护理
早产儿及足月儿蛋白质水平差异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及足月儿蛋白质指标的分析,找到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新生儿营养的指标,并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入选标准对2008~2010年本院新生儿病房的部分早产儿及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部分足月适于胎龄儿分段抽血查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总蛋白(TP),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胎龄越小或体质量越轻者,PA越低;早产儿在采用静脉营养后PA有显著升高;早产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早产大于胎龄儿间也存在PA的差异。结论 PA作为营养指标较ALB、TP更敏感,可更准确地反映新生儿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并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陈文廖翎帆李秋红钟晓云白帮富
关键词:早产儿足月儿前清蛋白清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