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3篇血管
  • 3篇起搏
  • 3篇细胞
  • 2篇心肌梗塞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室
  • 2篇心脏
  • 2篇右心
  • 2篇右心室
  • 2篇右心室不同部...
  • 2篇同部位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干细胞
  • 2篇急性心肌梗死
  • 2篇梗塞
  • 2篇梗死
  • 2篇冠脉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4篇辽宁省人民医...
  • 4篇昌图县第一医...
  • 1篇建平县医院

作者

  • 15篇陈晓明
  • 5篇李占全
  • 4篇曲海波
  • 4篇孟锦
  • 3篇石蕴琦
  • 3篇赵红岩
  • 3篇张明
  • 2篇刘莹
  • 2篇徐桂萍
  • 2篇赵颖军
  • 2篇侯平
  • 2篇关汝明
  • 2篇姜仲卓
  • 2篇崔丽杰
  • 2篇李彤
  • 2篇郭翠艳
  • 2篇崔然
  • 2篇乔兴科
  • 2篇张薇薇
  • 2篇袁龙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现代康复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起搏系统更换的原因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的原因和方法,并对不同的更换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68例起搏器系统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电极参数,更换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共68例72人次更换起搏器,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6~92岁,平均(69.0±9.5)岁。其中64例更换1次,4例更换2次。在所有68例更换起搏器的患者中,起搏器电池耗竭60例次,其中,自然耗竭55例次,提前耗竭5例次;电极导线断裂或绝缘层破裂2例;起搏器电重设因未发现而重新植入新的脉冲发生器2例;电极脱位3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在98条电极中,保留电极86条,占87.7%,更换电极12条,更换原因,起搏器阈值升高5条;电极导线绝缘层破裂2条;电极脱位,更换电极3条;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分离不开,改到对侧重新植入新电极1条;囊袋破溃而重新在对侧植入1条。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少见的原因是起搏器植入并发症。更换电极的主要原因为起搏阈值升高。术前程控电极参数对决定更换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锦曲海波陈晓明李占全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
β受体阻滞剂致心绞痛恶化5例分析
1999年
β受体阻滞剂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而作为治疗劳累性心绞痛或心梗后二级预防的常用药物。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可致心绞痛性质发生变化、症状加重。现将临床遇到的5例病人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41~63岁,平均53....
陈震苏佩龙粟印军陈晓明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心绞痛心率心肌收缩力
顿服心律平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和验证顿服600mg心律平转复近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近期(2h<持续时间<7d)发生房颤的患者60例,无禁忌证,随机分为2组:口服组给予心律平片600mg顿服;静脉组给予心律平针剂70mg静推,无效后30min重复该剂量给药。用药期间及用药后监护心电及房颤转复情况。结果口服组30例,1h转复2例(6.7%),3h转复16例(53.3%),8h转复23例(76.7%);静脉组30例,1h转复7例(23.3%),3h转复13例(43.3%),8h转复22例(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静脉组1例转复后一过性严重窦缓,1例发生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顿服心律平片与静脉推注心律平针剂转复近期房颤疗效相同,但大剂量口服用药比大剂量静脉用药更安全。
陈晓明潘旭林
关键词:心律平心房颤动有效性安全性
用心电图定位法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罪犯”血管段的价值
1997年
用心电图定位法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罪犯”血管段的价值辽宁省人民医院心内科(110015)关汝明陈晓明李占全我们熟知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塞在心电图的不同导联上有其特有的动态演变过程,但对急性心肌梗塞时心电图不同导联上的特异性变化是否能较准确地说明是冠...
关汝明陈晓明李占全
关键词:心肌梗塞下壁定位法
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指导老年DHF的临床诊疗。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自2011年以来接诊的老年DHF(I~Ⅳ级)患者96例,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BNP水平;同时抽取同期入院的非DHF患者100例测定BNP水平进行对比。评价BNP水平与DHF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DHF组患者的BNP水平显著高于非DHF组;不同DHF分级患者BNP水平随DHF分级增加而增加(I~IV);治疗后DHF组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的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用于DHF患者的生物学诊断、DHF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及抗心功不全治疗的疗效判断,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陈晓明
关键词:BNP预后
双联抗血小板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究双联抗血小板在高龄患者长期应用的安全性观察。方法对双联抗血小板组的老年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饭后服用,每日一次同时服用。另一组老年患者采用口服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每日100mg/d,饭后服用。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程均为一年以上。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半年和一年后血小板计数情况均照入院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双联抗血小板组老年患者经治疗半年和一年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双联抗血小板组治疗半年及一年后出血情况小于阿司匹林治疗组(P>0.05)。结论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双联药物方式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更为有效,长期服用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更少。
陈晓明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高龄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急诊PCI的应用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急诊PCI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STEMI并进行急诊PCI患者13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5例,试验组患者于第一次球囊扩张前向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ug/kg,对照组患者在PCI同一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冠脉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1周、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术后1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术后校正TIMI帧数等再灌注指标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校正TIMI帧数(22±4)等再灌注指标也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组(31±6),(P<0.05),PCI术后1周、1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54±6.3、58±8.2)明显高于对照组(33±4.2、35±2.0),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2±3.1、44±4.3)、左室收缩末期内径(35±7.6、30±2.3)明显低于对照组(55±2.5、59±5.3;42±5.4、41±3.2),其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4%、6.15%、4.62%)相较于对照组(27.69%、36.92%、33.85%)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采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有效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水平,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
陈晓明
关键词:替罗非班STEMI急诊PCI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血液动力学有无不同。方法60例缓慢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置入指征。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
陈晓明潘旭林姜仲卓曲海波
文献传递
导致造影剂肾病的易患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造影剂对接受冠脉介入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导致肾功能恶化的易患因素。方法:接受冠脉介入的患者356例,测定其术前及术后第1、2、3天的肾功能水平,分析造影剂对冠脉介入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对可能的易患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约13.5%(48例)的患者肾功能恶化,发生了造影剂肾病(CIN)。术前肾功能异常、接受大剂量造影剂、合并心力衰竭、高龄、急诊PCI的患者发生率高。而在术前对肾功能的评估问题上,如以血肌酐(Scr)标准衡量肾功能,仅4.8%(17例)患者存在轻度的肾功能不全;以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为标准时,却高达59.3%(211例)。结论:术前肾功能异常、接受大剂量造影剂、合并心力衰竭、高龄、急诊PCI是冠脉介入术后发生CIN的易患因素。Ccr是评估肾功能更准确、更合理的指标。肾功能异常在老年患者中十分常见。
陈晓明潘旭林
关键词:冠脉介入肾功能造影剂肾病
即刻PTCA与择期PTCA对AMI后室壁瘤发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造影 (CAG)后即刻PTCA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室壁瘤发生机率进而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70例AMI患者 6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PTCA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室壁瘤发生率与 70例择期PTCA进行对比分析。入选病例均为PTCA术成功者。结果 :室壁瘤发生率即刻组远低于择期组(4 3 %对 3 4 3 % ,P <0 0 0 5 )。结论 :AMI发生后 6h内即刻PTCA有明显防止室壁瘤形成的作用 ,且远优于择期PT
刘志霖杜研关汝明陈晓明张明李占全邓重信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急性心肌梗塞PTCA室壁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