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溢晨 作品数:17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江夏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艺术 水利工程 更多>>
历史街区文化场景舒适物对游客感知的影响机制——以中国澳门老街为例 2024年 历史街区是城市重要的记忆空间、文化空间和消费空间,强化游客的文化场景感知是历史街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研究基于场景理论,以中国澳门3条历史街区为例,利用网络评论文本数据和百度地图兴趣点(POI)数据,通过词频及语义网络分析、主轴编码、核密度估计、舒适物赋分和场景测度计算,探讨历史街区文化场景舒适物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1)游客对历史街区文化场景感知主要包括景点历史、建筑风貌、本土特色、艺术展览、活动行为、空间氛围、休闲消费、美食体验8类要素,进而可以将历史街区文化场景感知的舒适物类型分为文物建筑、文化展示、消费体验3大类。(2)文物建筑类舒适物是游客文化场景感知的基础,文化展示类和消费体验类舒适物对游客感知的影响则更加显著。(3)游客的主观感知不仅受客观场景中舒适物密度的正向影响,还受到舒适物类型和空间分布复杂关系的影响。舒适物的高密度分布通常会增强游客感知,但低密度分布不一定会导致低关注度。(4)3类舒适物与“原真性、戏剧性、合法性”维度形成了一对一的紧密关联,各维度表达上的不足会削弱游客的主观感知,以及文化场景的整体吸引力。研究为丰富场景理论应用提供了案例,对促进历史街区的可持续保护与更新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陈墅香 陈溢晨 刘塨关键词:历史街区 场景感知 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 2017年 当前,城市一方面大雨天积水成灾,另一方面供水不足。因此,就地进行雨水资源循环利用是生态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基此,文章以国内外多个典型案例,论证了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并结合建筑屋顶、室内、外墙考虑一体化设计,提出建筑造型与雨水回用一体化设计的策略,即"加法"和"凹凸法"。 陈溢晨关键词:雨水回用 一体化 泉州旧城街道改造中的红砖应用研究——以七条商业街为例 无论是新材料的发明还是旧材料的新想法,都是建筑进步的源泉。红砖在泉州建筑中呈现出非常浓郁的地域特色,但随着材料的更新、施工技术的进步等,红砖在现代框架结构建构模式下的运用发生了变化。在现代的旧城改造中,运用红砖的方式主要... 陈溢晨关键词:旧城改造 街道设计 建筑设计 当代装配式建筑设计与生产研究 被引量:4 2023年 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久远。因其具有绿色低碳的特点,近五年来,发展迅速。研究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延续优势、地方特点入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研究探讨设计与建造协同思维、标准化和智能化建造技术,从而为现代装配式建筑设计提供策略。 陈溢晨 陈墅香关键词:装配式 基于共词分析的国内外滨水区城市更新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23年 近年来,我国滨水区城市更新研究蓬勃发展,但这些研究都没有放在国际语境中,研究现状和趋势也没有较为准确的定位。为了阐明国内外滨水区城市更新研究的热点、历程、主题和未来趋势,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718篇文章,运用高频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法,以Bicomb、Ucinet、Gephi、CiteSpace、SPSS软件为工具,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滨水区城市更新研究都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但我国目前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国外研究的第二阶段,即多元目标的综合统筹阶段。我国滨水区城市更新研究更关注城市双修与水系绿地研究,国外更关注政治生态和环境正义研究。滨水区城市更新未来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文化挖掘、生态修复、环境韧性、环境正义等可持续性的研究课题。 陈墅香 陈溢晨 刘塨关键词:滨水地区 城市更新 共词分析 厦门地区湿地+中水模式下的住区水环境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将湿地概念引入住区,并结合中水设备和回用系统,达到住区水环境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从雨水利用、生活污水回用、水的下渗透三方面研究湿地+中水模式下的住区水环境,并结合厦门市一些住区分析论证。 陈墅香 陈溢晨 郑志关键词:湿地 住区 水环境 西方现当代建筑中建构发展的四个影响因子 被引量:1 2015年 工业化给建筑带来了一场革命,从思想到方法的全面变革。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新材料的涌现、机器化生产模式、新建筑美学观的出现等,新材料、机器化、现代建筑美学观等改变了以往的建构方式。该文从新材料作为物质基础、新美学作为文化支撑、工业生产的新要求以及当代新建构体系的演进这四个影响因子讲述西方现当代建筑的建构发展。 陈溢晨 尹培如关键词:美学 虚拟仿真技术下土木工程类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 ——以“房屋建筑学”教学为例 被引量:3 2021年 信息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创新教学实践模式.虚拟仿真技术下,土木工程类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需倡导创新创业,关注产业的转型升级,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育.应以虚拟仿真为技术基础,以创新教学为实践支撑,实施创客教育模式,通过开放创新、探究体验和多学科融合,培育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度衔接. 陈溢晨关键词:本科教学 创新教学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23年 BIM和装配式的结合是当前建造技术发展的前沿,是目前建筑工程建设中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基于共词分析,借助Bicomb和SPSS软件,对收录在Web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6~2022年间发表的200篇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研究可归类为信息协同、施工协同、设计协同、资源协同4个主题:主要研究热点为通过构建BIM标准、数字技术、物联网平台,引入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精益建造等原则实现设计、施工可视化及自动化,最终达到建筑能效与建筑废物管理的最小化目标。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可视化图件整合全过程信息协同;全面自动化控制、管理及监督的施工协同;AI和BIM结合优化平台的设计协同;能效、材料与组件、环境的全寿命周期资源协同。 陈溢晨 陈墅香关键词:装配式建筑 建筑信息模型 共词分析 科学计量分析 浅议当代建筑如何体现“中国性” 被引量:1 2015年 如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点,是长期困扰中国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一大难题。文章首先选取了四个大众认可的"民族性"建筑,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其设计理念,并尝试对这种设计方法提出反思;其次指出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生态性、可持续性建筑。 杨书杰 陈溢晨 陈志宏关键词: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