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蕾 作品数:13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在糖耐量减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了解糖耐量减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表达,探讨其与糖耐量减低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GT,20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MNC)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BS)浓度及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结果IGT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表达为11.57±4.01,显著高于NGT组3.98±2.16(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的表达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IGT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NF—κB的表达增高,显示IGT体内存在低度炎症反应,其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减低的发生及发展。 张丽 李素梅 隋蕾 章容 翟志敏关键词:糖耐量减低 胰岛素抵抗 核因子-ΚB 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被引量:13 2008年 内皮功能紊乱可导致具有胰岛素抵抗特征的心血管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疾病的标志之一,而这些代谢紊乱疾病具有内皮功能紊乱的特征。内皮功能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形成恶性循环,相互促进,进而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隋蕾 李素梅关键词:胰岛素 胰岛素抵抗 内皮功能紊乱 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糖尿病尿白蛋白排泄关系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58例,据其24小时尿白蛋白(ALB)每分钟排泄率(UAER)分3组:①正常白蛋白尿(A)组,UAER<20μg/min,21例;②微量蛋白尿(B)组,20μg/min≤UAER<200μg/min,20例;③临床蛋白尿(C)组,UAER>200μg/min,17例。尿sICAM-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结果(1)糖尿病组尿sICAM-1/Ucr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O1),并随UAER升高而增加。糖尿病组内,与A组比较,B组水平明显升高(P<0.05),C组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水平也增高(P<0.05)。(2)相关分析显示:尿sICAM-1/Ucr比值与尿白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852,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sICAM-1排泄增加可显示全身或肾脏局部增强的炎症反应并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有关。 孙致连 叶山东 李素梅 翟志敏 陈若平 陈超 荆春艳 钱燕 隋蕾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在不同糖耐量者及口服抗糖尿病药失效强化治疗患者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糖耐量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进一步研究NF-κB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以及探讨糖调节受损(IGR)、2型糖尿病(T2DM)与炎症的关系。 方法所选择受试者均来自... 隋蕾关键词:核因子-ΚB 糖调节受损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治疗 口服抗糖尿病药 文献传递 不同尿白蛋白水平糖尿病患者核因子-κB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尿白蛋白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来探讨NF-κB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依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3组:①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25例),UAER<20μg/min;②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15例),20μg/min≤UAER<200μg/min;③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10例),UAER>200μg/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NF-κ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组内,与A组比较,B组NF-κB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组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水平也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NF-κB表达水平分别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呈显著正相关(r=0.715,r=0.701,r=0.514,P均<0.01;r=0.308,P<0.05)。结论NF-κB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 隋蕾 李素梅 叶山东 翟志敏 陈超 陈若平 荆春艳 何媛媛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炎性反应发生机制及抗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09年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方面,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是一种慢性低水平炎性反应性疾病,本文阐述DN炎性反应发生机制及抗炎治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延缓或逆转DN的进程提供新的方法。 隋蕾 李素梅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炎性反应 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口服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口服抗糖尿病药失效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胰岛素的抗炎作用。方法选择对照组20名(NC组),口服药失效的T2DM患者20例(DM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检测DM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以及餐后2hBG、胰岛素和c肽水平的变化及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T2DM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表达升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NF-κB表达降低(P<0.01);FBG、2hBG和HOMA-IR降低;胰岛素、C肽和HOMA-β升高。结论 T2DM患者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明显改善的同时,单核细胞中NF-κB表达明显降低。 隋蕾 李素梅 叶山东 任安 邢学农 翟志敏 孙致连关键词:糖尿病 核因子-ΚB 胰岛素强化治疗 肝恶性淋巴瘤伴高钙血症1例 被引量:4 2011年 1.病例资料:男性患者,69岁,农民.因发热伴呕吐1周,外院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但近2日精神逐渐变差,于2008年3月24日转入我院急诊内科进一步诊治.入院时体检结果:体温37.5℃,呼吸22次/min,脉搏84次/min,血压17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平侧卧位,神清,精神萎靡,口唇不绀,双肺呼吸音稍低,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音,心率8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隋蕾 李素梅 叶山东 孙致连 任安 邢学农 陈若平 陈超 荆春燕关键词:肝疾病 淋巴瘤 高钙血症 踝臂指数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08年 踝臂指数是指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是诊断外周动脉疾病的一种准确、简便、无创的方法。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踝臂指数不仅是筛查外周动脉病的手段,而且是反映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良好的指标。本文就踝臂指数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隋蕾 李素梅关键词:踝臂指数 外周动脉病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肾病的炎症分子机制及其干预治疗 被引量:4 2009年 炎症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体外、动物及临床试验均证实炎症与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恶性循环。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糖、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方面,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炎症是糖尿病肾病发生与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概述了糖尿病肾病发病炎症机制及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延缓或逆转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提供新的方向。 隋蕾 李素梅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炎症机制 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