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凤
- 作品数:13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非1B/1R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穗长和小穗数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为明确非1B/1R和1B/1R类型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穗长和小穗数的遗传规律,利用非1B/1R类型KTSP732A和1B/1R类型K3314A两种K型不育系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穗长和小穗数两类性状进行单世代和多世代混合分离分析。结果显示,非1B/1R类型KTSP732A和1B/1R类型K3314A穗长性状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C-0),无主基因存在;非1B/1R类型KTSP732A的小穗数性状符合两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模型(E-6),主基因遗传率为40.7%;而1B/1R类型K3314A的控制小穗数性状基因类型与非1B/1R不同,该类型无主基因存在,也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模型(C-0)。
- 靳凤马翎健范春燕王爱芳何蓓如李宏斌
- 关键词:小麦穗部性状
- 一个水稻育性相关基因在小麦雄性不育系中的表达
- 2011年
- 为了确定小麦中一个编码与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有关的酶的基因(FJ803924)是否与小麦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有关,采用半定量PCR和电泳分析,测定了此基因在人工控温下生长的5种小麦(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及其保持系732B、YS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A3017、1B/1R类K型不育系K3314A及其保持系3314B)不同时期幼穗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此基因在高、低温处理下在732A和A3017中出现较明显的表达量差异,而在另外几种小麦中表达量变化差异不明显。此基因在不同小麦中的表达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同,与小麦育性的关系也不尽相同。
- 李艳飞马翎健王爱方靳凤
- 关键词:小麦雄性不育系人工控温半定量分析
- 关中主要小麦品种抗条锈病鉴定及抗病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条锈病优势小种条中33(CYR33)对陕西关中地区小麦主要品种进行苗期抗病性鉴定,并采用SSR分子标记对抗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了解陕西抗条锈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深入发掘优异的抗性基因资源及利用这些抗性基因,培育优良抗条锈新品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在94个小麦品种中,对目前条锈病优势小种CYR33具有抗性的品种有24个,占25.5%。24个抗条锈小麦品种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GS)平均值为0.590,其变辐为0.338~0.824。这些结果说明,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抗条锈病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 李春莲靳凤薛芳张芸芸陈耀锋王中华
- 关键词:普通小麦条锈病
- 两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部分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YS型温敏不育基因遗传和SSR标记定位
- 靳凤
- 关键词: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
- 几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被引量:7
- 2009年
- 利用SDS-PAGE凝胶电泳技术对采用丙酮沉淀法提取的K型,C49S型和YS型小麦不育系和保持系旗叶小穗发育的单核期和二核期中的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后发现,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在小穗发育的单核期比同时期相应保持系732B少1条分子量为17 kD的多肽,在小穗发育的二核期比同时期相应保持系732B多1条分子量为17 kD的多肽。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的不育系发现非1B/1R类K型不育系732A和YS光温敏不育小麦A3017在小穗发育的二核期均多1条分子量大小为17 kD的多肽。该研究选取的两个发育时期均为育性发育的敏感时期,在该时期检测到特异蛋白的存在,说明该特异蛋白极有可能是与育性相关的或者是育性发育所必须的。
- 武晗马翎健何蓓如李薇靳凤王爱芳
- 关键词:小麦SDS-PAGE雄性不育系蛋白质
- 普通小麦DH群体条锈病抗性鉴定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给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参考,对源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西农1376×WT212)×花育888的DH群体进行了条锈病抗性鉴定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DH群体中对当前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具有苗期抗性的株系占50.7%,具有成株期抗病性的株系占51.8%。此外,利用对Yr10、Yr15和Yr26基因有效的分子标记在群体中的检测结果表明,该DH群体中有141个株系(51.5%)含有Yr10基因,但没有检测到Yr26和Yr15基因的存在;含有Yr10基因的株系均为DH群体中对CYR32具有抗病性的株系。反应型为免疫~中抗(IT:O~2),表明Yr10基因对我国当前条锈病流行小种具有良好的抗性。
- 李春莲薛芳靳凤张芸芸王中华陈耀锋胡小平
- 关键词:普通小麦DH群体条锈病抗病基因
- YS与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配合力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为了明确YS与1B/1R两类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的配合力差异,利用1B/1R类型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3314A(A1)和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A732(A2)、A3017(A3)作母本与7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对所得F1代的株高、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亲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和各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SCA)均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类,它们在一定基因型均值的基础上表现为加强或削弱该性状的作用。21个杂交组合中,各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最高值都出现在2个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组配的组合中。其中A3017/新乡9408、A732/新乡9408和A732/温6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一般配合力效应值(GCA)在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和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2个YS型不育系在产量性状上GCA均表现为正值,K3314A的GCA表现为负值。亲本中A732、K460较为理想。
- 范春燕马翎健龚宏伟靳凤何蓓如
- 关键词:小麦配合力
- 美国冬小麦核心种质赤霉病抗性鉴定及赤霉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FHB)是世界湿润半湿润地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性和破坏力极大。由于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感染后易产生脱氧瓜蒌镰菌醇等毒素...
- 靳凤
- 关键词:赤霉病抗性
- 文献传递
- 普通小麦“宁7840×Clark”RIL群体抗条锈病QTL分析(英文)被引量:5
- 2014年
- 为了解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对源自小麦杂交组合宁7840×Clark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进行了抗条锈病QTL分析。结果表明,在染色体1BS上检测到一个主效的QTL即QYr-hwwg-1B。该QTL由抗病亲本宁7840提供,位于SNP标记Xsnp3620和Xsnp5435之间,区间长度为2.5cM,可解释55.8%的表型变异。根据宁7840的小种抗性推测QYr-hwwg-1B可能是由来自1B/1R易位系的抗病基因Yr9引起的。抗性基因Yr9、Yr10、Yr15、Yr24、Yr26、YrH52和YrAlp均位于小麦1B染色体短臂的一端,形成一个抗条锈基因簇,并与SSR标记Xgwm11紧密连锁。另外,有56个SNP标记与该标记区间共分离,可以用于小麦抗条锈基因精细定位图谱的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李春莲靳凤张芸芸赵朋王中华柏贵华
-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
-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陕西省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2008年
- 承载力的定量评价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为此提供了一套简明而又综合的工具。本文在简要介绍生态足迹概念、计算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陕西省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陕西省200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9310 hm2,人均生态生产面积为0.8018 hm2,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1.1292 hm2,化石能源地在生态足迹和赤字中占的比例最高。
- 张灿强姜志德靳凤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