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立亚 作品数:53 被引量:991 H指数:19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理学 更多>>
6 kaBP中东亚气候对植被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2011年 选取PMIP2计划中ECBilt-CLIO-VECODE模式的结果,对比中全新世(6 kaBP)气候对于现代气候的变化,探讨了植被在中全新世气候变化中的意义.中东亚干旱区受西风环流影响,而东亚地区6 kaBP季风深入,不同大气环流的影响导致两区域大尺度气候特征差异大,同时该时期植被的变化增强了气候系统对轨道参数变化的响应:一系列气候要素对植被的动态响应导致气温、降水都因植被反馈而发生较大变化,但是该模式的结果存在低估6 kaBP升温幅度的缺陷,尤其是对冬季温度的模拟;即使耦合植被后有所改善,但对6 kaBP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仍需深入,同时对局地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还需改进. 俞飞 靳立亚 张肖剑 王志远关键词:中全新世 北半球月平均环流异常垂直结构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17 1993年 本文用一种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北半球100、500和700hPa三层月平均高度距平场进行展开,得到了不仅能反映各层高度距平场本身的空间结构分布特征,而且能同时反映各层高层距平场之间有机联系的特征向量场.分析结果表明:北半球月平均环流异常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相当正压性结构特征. 靳立亚 张邦林 丑纪范关键词:环流异常 正交函数 中东亚中全新世气候与植被反馈作用:PMIP 2多模式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文章选取了参加国际古气候模拟比较计划(Paleoclimate Modeling Intercomparison Project,简称PMIP)的6个耦合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着重对中全新世中东亚干旱区以及东亚季风区的夏季气候变化(气温、降水)进行分析,探讨了植被反馈作用对这3个区域中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影响。由于各个模式之间以及所用的植被模块的差异,它们模拟的气候变化(气温、降水)的幅度有所不同,本文利用PMIP 2中6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全新世轨道因素的影响下,3个区域的平均温度和降水都有所增加。而中全新世植被的变化在:1)东亚季风区,各个模式模拟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其中FOAM,ECHAM5.3-MPIOM127-LPJ和MRI-CGCM2.3.4FA这3个模式的模拟结果显示温度较现代低,而ECBILTCLIOVECODE,UBRIS-HADCM3M2和MRI-CGCM2.3.4NFA模式的模拟结果显示植被的变化导致地表温度较现代高,但各个模式对东亚季风区的中全新世植被变化所引起的降水变化并不理想,并且差异较大;2)中东亚干旱区,ECBILTCLIOVECODE,FOAM和UBRIS-HADCM3M2模式的模拟结果表现出中全新世植被的变化导致中东亚干旱区夏季平均温度较现代低,而其他3个模式的模拟结果则表现出较现代高的趋势,但除MRI-CGCM2.3.4NFA模式外,其余5个模式均在中国西北新疆地区表现出0.5℃左右的降温,而几乎所有的模式都在中东亚干旱区表现出降水增加;3)中亚地区,在温度方面,除了MRI-CGCM2.3.4NFA随着植被的变化表现出了较大的增温幅度外,其余5个模式夏季温度随着植被变化不大;而在降水方面,除了FOAM模式外,其他5个模式结果都显示出区域平均降水的增加。由此可见,在中全新世东亚季风区、中东亚干旱区以及中亚地区,除了太阳辐射等因素,植被对气候变化也有重要影响。 王志远 靳立亚 俞飞 张肖剑 姜大膀关键词:东亚季风区 中全新世 气候模式 基于PMIP2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全新世北大西洋涛动 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PMIP2中的4个海气耦合模式对中全新世气候的模拟结果,利用现代和中全新世两个时间段的冬季海平面气压场(SLP),分析了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的变化情况并计算了这两个时间段的北大西洋涛动(NAO)指数。结果表明,中全新世亚速尔高压加强,冰岛低压加深,南北气压差增加,NAO强度显著增强。对中全新世北大西洋地区SLP进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显示,4个模式均能捕捉到了NAO的主要结构。中全新世NAO处于正位相的时间较现代提高了10%~30%,其中MIROC3.2提高了29.3%;虽然NAO指数振幅变化不大,但还是能显示中全新世NAO显著强于现代,这与地质资料恢复的结果相一致。对NAO指数的多窗谱分析显示,现代NAO指数存在3~5 a的准周期变化,中全新世NAO指数存在3 a的准周期变化。NAO对中全新世亚洲地区冬季增温有重要影响。北大西洋地区中纬度海面温度(SST)的增温可能是导致中全新世NAO强度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肖剑 靳立亚 俞飞 王志远关键词:中全新世 气候模拟 青南高原冬半年气温、降水距平场的综合EOF分析及与雪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利用1959-1993年冬春季节(10月一次年3月)青南高原15个台站的月平均气温距平和月降水量距平资料,采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方法对青南高原地区冬春季节气温、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到了几种典型的气温距平场和降水距平场的空间分布及其相应的时间系数。对这些典型场和时间系数进行综合分析,进而从一个侧面探讨雪灾与气温异常和降水异常之间的联系。 靳立亚 秦宁生 吴永森关键词:气温距平 降水距平 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亚洲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大洋暖池气候的相关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剔除季节变化的水汽、降水与三个大洋暖池(WPWP、EIOWP和EP)区在南北纬10°之间区域水汽、海温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干旱/半干旱区降水与东印度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最好,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相关性次之,与ElNino1+2区的相关性较弱;ElNino区越靠近中太平洋,亚洲干旱区与ElNino区水汽的相关性就越强.亚洲干旱/半干旱区夏季的降水与EIOWP1、WPWP1/2和EP三个大洋暖池四季的海温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对EIOWP1的海温变化响应最快(降水变化延后海温变化1-3月),对WPWP1/2区海温变化的响应最慢(延迟4个月).就季节尺度而言,在ElNino年冬季和LaNina年的夏季,亚洲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都比常年偏多.近年来由于西风减弱和印度季风的增强,使得更多的印度季风区和东亚季风区水汽被输送到亚洲干旱/半干旱区,是干旱区上空水汽增加,降水增多的原因之一. 白庆梅 田文寿 冯兆东 王澄海 靳立亚关键词:ENSO 水汽 降水 MICAPS在大气科学教学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3年 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bine Analysis Process System,简称MICAPS)是一套集气象信息显示、国家地理数据、历史气象数据、人机交互处理、气象预报服务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图形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利用这套系统软件,可以在工作平台上通过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气象信息,输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采用人机交互作业方式,检索、分析各种气象信息.将MICAPS引入大气科学专业天气分析和预报综合实习中,不仅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靳立亚 杨德保 尚可政关键词:MICAPS 教学实习 基于胡杨年轮重建黑河下游近100年春季径流量 被引量:19 2007年 在建立近100年来额济纳旗胡杨年轮年表的基础上,将标准年表(STD)的年轮宽度指数与黑河正义峡水文站径流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指数与春季径流量负相关最显著,相关系数为-0.642。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重建了黑河下游(正义峡)近100年来的春季径流量,并用逐一剔除检验法进行了方程稳定性检验。统计检验参数表明估计序列与实测序列较为相近,残差缩减值RE和平均有效系数CE为0.419,乘积平均值t为4.949,符号检验超过95%的置信度,重建方程稳定可信。根据转换函数重建的近100年来春季径流量中,最大春季径流量为93.03m3/s,最小为37.99 m3/s。Morlet小波分析和功率谱周期分析表明,春季径流量存在3.3年的显著周期变化。 刘普幸 陈发虎 靳立亚 勾晓华 张永香 彭剑峰关键词:黑河下游 中国汛期月降水量距平场的时空综合分析 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应用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对1951~1984年中国160个站点的月降水量距平场进行展开,得到了能够反映我国汛期(4~9月)各月降水量距平场时空变化的特征向量场和时间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汛期月降水异常存在着几种典型的空间分布型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年际演变特点。 靳立亚关键词:经验正交函数 降水量 天气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03年 本文扼要总结了兰州大学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天气动力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近两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靳立亚关键词:天气学 教学改革 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