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丽娟

作品数:32 被引量:34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3篇气候
  • 11篇积雪
  • 10篇气候变化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5篇冰冻圈
  • 4篇日数
  • 4篇气温
  • 4篇南极海冰
  • 4篇积雪日数
  • 4篇海冰
  • 3篇遥相关
  • 3篇全球变化
  • 3篇夏季
  • 3篇降水
  • 2篇灾害
  • 2篇时空变化特征
  • 2篇涛动
  • 2篇天气气候
  • 2篇欧亚

机构

  • 28篇中国气象局国...
  • 13篇中国气象科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气象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内蒙古电子信...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32篇马丽娟
  • 9篇效存德
  • 8篇秦大河
  • 8篇卞林根
  • 5篇罗勇
  • 3篇王艳娇
  • 3篇陆龙骅
  • 2篇司东
  • 2篇王遵娅
  • 2篇郭晓寅
  • 2篇孙冷
  • 2篇聂羽
  • 1篇张思齐
  • 1篇黄磊
  • 1篇柳艳菊
  • 1篇龚志强
  • 1篇周兵
  • 1篇唐进跃
  • 1篇徐影
  • 1篇郑照军

传媒

  • 6篇气象科技合作...
  • 4篇气象
  • 4篇冰川冻土
  • 4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极地研究
  • 2篇第26届中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应急管理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关键区积雪指数及其对我国汛期降水的指示意义
青藏高原积雪具有复杂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使得其作为气候预测因子在实际业务应用中具有很大挑战。研究基于青藏高原149个气象台站积雪深度数据和张庆云东亚夏季风指数,首先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合成分析,确定了积雪影...
马丽娟
关键词:青藏高原积雪气候预测关键区
文献传递
全球主要山地气候变化特征和异同——IPCC AR6 WGI报告和SROCC综合解读被引量:6
2022年
IPCC SROCC和AR6对高山区气候变化的评估表明,近期全球山地增暖速率提高,1980年代以来亚洲高山区增暖速率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和其他高山区同期水平。各山地增暖普遍具有海拔依赖性,但机制复杂且区域差异大,除落基山脉未来气温增幅随海拔降低外,其余山地均随海拔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全球山地年降水在过去几十年没有明显趋势;预计未来北半球许多山地年降水将增加5%~20%,但极端降水变化的区域和季节差异较大,其中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极端降水频次和强度都将增大。山地年最大雪水当量的减少在固-液态降水转化的海拔高度带更强,未来山地降雪和积雪变化不仅与排放情景有关,而且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2010—2019年全球山地冰川物质亏损较有观测记录以来的任何一个10年都多,亚洲高山区虽然冰川物质亏损速率较小,但每年亏损的冰量在全球四大高山区中仅次于安第斯山脉南段。预计山地冰川将持续退缩数十年或数百年,未来亚洲高山区冰川退缩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将居全球四大高山区之首。山地多年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减薄,预计未来多年冻土将加速退化,即使在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面积预计也将减少13.4%~27.7%。从评估的完整性和信度水平来看,山地观测和研究仍存在巨大差距。
马丽娟效存德康世昌
关键词:IPCC冰冻圈积雪冰川冻土
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积雪融水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5
2010年
依据近50年来博斯腾湖流域开都河大山口水文站径流数据和8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积雪融水资料,并借助相邻流域天山1号冰川物质平衡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开都河径流量及博湖水位的贡献率进行了诊断分析。通过多元线性拟合法和偏相关分析法研究表明,1号冰川物质平衡与大山口水文站年径流量具有显著反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28,但开都河年径流量变化并不能完全由冰川融水解释,降水和积雪融水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们与大山口年径流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40,超过99.9%和99%置信度水平。气温、降水、积雪融水拟合年径流与观测年径流的相关系数达0.63,超过99.9%置信度水平。各季节分析表明,春、秋季的降水和气温对径流具有显著影响,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37;夏季主要是冰川和积雪融水对径流的影响,其中积雪融水与径流的偏相关系数达0.51。夏季是一年中径流最大的季节,其变化主导着年径流量的变化,因此冰雪融水作为博斯腾湖的入湖水源,对博斯腾湖水位变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马丽娟赵景峰张宏俊范敬龙郭晓寅
关键词:冰川融雪气候变化
1957—2009年中国台站观测的关键积雪参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79
2012年
利用1957—2009年中国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积雪资料分析表明,中国年平均雪深、雪水当量、积雪密度分别为0.49cm、0.7mm、0.14g.cm-3.平均来说,三者在青藏高原地区都是最小的,在西北地区均较大;空间上,中国年平均雪深和雪水当量大值区位于东北和新疆北部,以及青藏高原西南部的小部分区域;中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积雪密度在0.14g.cm-3以下,3大稳定积雪区积雪密度略高.1957—2009年,中国及各区域年平均雪深和雪水当量均表现为波动增加趋势,但不显著;空间上雪深的显著正趋势主要位于内蒙古东部、东北北部、新疆西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北部;雪水当量与雪深类似,但正趋势范围不如前者广,负趋势范围则较大.
马丽娟秦大河
关键词:积雪积雪深度气候变化
2015年秋季我国气候异常及暖湿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2015年秋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降水量偏多明显,为1951年以来同期第三高值,我国总体呈现"暖湿"的特征,但南北方降水特征有明显差异。受水汽条件不同的影响,华南地区为持续性降水,而华北表现为阵性降水。诊断分析表明,华南的持续性降水偏多与超强厄尔尼诺和赤道印度洋偏暖的共同作用有关。赤道东太平洋和赤道印度洋地区海温偏高,加强了西太平洋地区低层的反气旋环流异常,造成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受副热带高压西侧异常南风的引导,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异常水汽向华南输送,造成了秋季华南持续降水偏多。而受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偏大的影响,冷空气在华北活跃,配合东路和南路水汽的阶段性输送,则造成了华北的降水偏多。
聂羽孙冷李清泉马丽娟
关键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南极Dome A浅冰芯中可溶性离子成分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初探
南极Dome A 地区是钻取百万年时间尺度长冰芯的理想之地,但对该地区冰芯中气候环境变化反演的工作还较少.本研究利用2004-2005年度中国第21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Dome A 地区钻取的一支长度为109.91m 的...
张东启效存德马丽娟
关键词:DOME冰芯可溶性离子
赴瑞士联邦积雪与雪崩研究所访问与调研总结
2017年
1概况 2017年2月27日至3月3日,应瑞士联邦积雪与雪崩研究所(SLF)邀请,国家气候中心马丽娟博士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丁明虎博士对该研究所进行了访问。
马丽娟
关键词:雪崩积雪气候
青藏高原积雪的脆弱性评估被引量:12
2010年
利用青藏高原98个气象台站日气温、降水以及日降雪和积雪天气现象的观测数据,引进"at-risk"积雪评估方法,对当前气候状态下和未来气温升高情况下高原积雪形成过程的脆弱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当前青藏高原约78%(秋季)和81%(春季)台站的固态降水受气温升高影响而减少,而分别约有33%和36%台站的降雪积累与否也受此影响。也就是说,受气温升高影响,青藏高原降雪占总降水比例及积雪占总降雪比例都在减小,这些台站所在区域已成为脆弱积雪区,这加速了高原积雪期的缩短。在到2050年气温升高2.5℃的假设下,青藏高原的脆弱积雪区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这将加剧青藏高原的热源作用,对区域乃至大陆尺度的天气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马丽娟秦大河卞林根效存德罗勇
关键词:青藏高原积雪降雪脆弱性
赴挪威参加全球冰冻圈观测工作组会议和指导组第5次会议总结
2018年
2018年1月8-12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冰冻圈观测(GCW)工作组年度会议和指导组(GSG)第5次会议在挪威奥斯陆举行,中国新任GSG成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博士全程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第三极环境项目(TPE)办公室主任艾丽坤博士和国家气候中心马丽娟参加了上述会议。会议由GCW主席ArniSnorrason和联合主席BarryGoodison轮流主持。
马丽娟
关键词:工作组冰冻圈世界气象组织
CMIP3模式对未来50年欧亚大陆积雪的预估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三阶段(CMIP3)搜集了全球24种大气-海洋耦合模式,在20C3M,SRES A2和SRES B1情景下均有积雪覆盖率输出产品的模式有9个,其中3个模式由于网格分辨率太租在...
马丽娟罗勇
关键词:气候预测欧亚大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