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毅 作品数:41 被引量:65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8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4 2006年 目的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隐源性机化性肺炎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经病理确诊的机化性肺炎23例,对其进行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综合分析。结果23例机化性肺炎中5例为药物引起或合并结缔组织病,18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 ic organ izing pneumon itis,COP)。其中10例经皮肺活检或经支气管肺活检,8例开胸肺活检或经胸腔镜肺活检,男8例,女10例,年龄(53.5±11.0)岁。气短、咳嗽及肺部爆裂音及湿性啰音是主要的症状和体征。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1例)及弥散障碍(18例)。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变(4例),肺实变(13例)伴支气管充气征(3例),胸腔积液(4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占细胞总数的0.40±0.16,中性粒细胞为0.15±0.08,嗜酸粒细胞为0.05±0.03;CD4/CD8为0.43±0.21。所有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患者经随诊(8.67±6.21)个月仍存活,临床缓解或病情稳定。1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死于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另1例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死于感染性休克。结论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对COP的诊断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经皮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对临床诊断隐源性机化性肺炎有较高的价值。 施举红 许文兵 刘鸿瑞 朱元珏 曹彬 陈勇 马毅 李单青关键词: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肺泡灌洗 活组织检查 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成像参数 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 建立诊断肺气肿及阻塞性通气障碍的CT肺功能参数阈值。方法 对照组20 例,阻塞性通气障碍组37例(包括肺气肿23例、哮喘6例、不明原因8例)。肺功能检查和定量CT检查均在1周内完成。利用CT肺功能定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数据并得出相应的肺功能参数值,包括肺平均CT密度值、像素指数(PI-700^-800,PI-800^-900, PI-910,PI-950),比较各组参数值的差异。结果 阻塞性通气障碍组最大吸气末CT值为(-834.68±29.54) Hu,最大呼气末CT值为(-770.48±55.07) Hu,与正常组均存在差异。吸气末及呼气末PI-910in、PI-910ex与PFT各参数(FEV1,FEV1/FVC,DLco%)的相关性分别较其他像素指数要好。PI-910in>15%考虑患有阻塞性通气障碍, PI-950in、PI-910ex的分布代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范围,PI-950ex代表肺气肿的分布范围。结论 建立CT肺功能成像参数阈值可为临床诊断相关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张伟宏 牟文斌 齐冰 张云庆 王沄 马毅 王富英 王京岚 蔡柏蔷 林耀广 严洪珍 金征宇 刘玉清关键词:肺气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功能检查 SARS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10 2003年 摘要目的评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3年6月出院的119例SARS康复期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其中男性64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34.1±11.4)岁,平均出院时间(28.0±12.8)d。选择StGeorge's呼吸问卷(StGeorge'srespiratoryquestionnaire,SGRQ)作为生活质量调查表,其中72例患者同时行肺功能检查。结果119例SARS康复期患者SGRQ症状、活动和影响以及总分的平均分轻度增高,72例肺功能检查提示34例患者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ecapacityofthelungforcarbonmonoxide,DLCO)和16例患者肺一氧化碳弥散常数(diffusecapacityofthelungforcarbonmonoxide/alveolarventilation,DLCO/VA)轻度下降;多元线性分析显示,SGRQ活动、影响和总分的变化均与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LCO%)存在负线性回归关系(r=0.47~0.54,P<0.001),症状评分的变化与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otallungcapacity/pre,TLC%)和DLCO/VA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呈负线性回归关系(r=0.54,P<0.001);SARS康复期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因素对SGRQ各分值影响显著,其中大于30岁的女性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出院时间只对SGRQ分值中症状分数有影响。结论SGRQ可以有效。 柳涛 彭敏 蔡柏蔷 许文兵 曹彬 马毅 李太生 王仲 金征宇关键词:生活质量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康复期肺功能评价 被引量:13 2003年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患者康复期肺功能状态。方法随访康复出院的SARS患者89例,了解其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测定肺功能。并对肺功能各项指标与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复查的时间距离发病时间平均为(2.90±0.44)个月(1.8~4.2个月),距离出院时间为(1.75±0.53)个月(0.5~3.4个月)。48例(53.9%)存在肺功能异常,多数为轻度异常,其中,单纯弥散障碍38例(42.7%),弥散障碍合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7例(7.9%),弥散障碍合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单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单纯1秒钟呼气容积(forcedexpiratoryvolumeinthefirstsecond,FEV1)下降1例。病程中有呼吸困难症状和康复期胸部CT异常者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forcarbonmonoxide,DLCO)和肺总量(totallungcapacity,TLC)下降更明显。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存在轻度的肺功能损害,以弥散障碍为主,其次是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彭敏 蔡柏蔷 柳涛 马毅 许文兵 曹彬 施举红 韩江娜 张伟宏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肺功能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DQA1,-DQB1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QA1, DQ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北方汉族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相关及连锁关系。方法 采用引物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检测了 12 5例无血缘关系的长期居住在北京及其附近地区的汉族哮喘患者和 12个哮喘家系成员 183例及 96名健康个体HLA DQA1, DQB1基因型 ;用放射变应原吸附法测定哮喘患者血清总IgE(TigE)、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 (户尘螨d1,粉尘螨d2 ) ,并进行了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乙酰甲胆碱 (Mch)气道激发试验。结果 HLA DQA1 0 10 4基因和HLA DQB1 0 2 0 1基因频率在哮喘组 (分别为 0 2 0 4 ,0 2 84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分别为 0 0 89,0 0 96 ;P <0 0 1) ,优势比 (OR)分别为 3 2 0 3(95 %CI 1 6 99~ 6 0 37)和 5 32 8(95 %CI 2 883 9 84 9)。相反 ,HLA DQA1 0 30 1基因和HLA DQB1 0 30 1基因频率在哮喘组 (0 14 8,0 2 0 )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0 2 5 ,0 2 82 ;P <0 0 1,P <0 0 5 )。HLA DQA1 0 10 4基因与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显示P <0 0 5 ,OR为 5 0 94 2 (95 %CI1 2 2 5 2~ 2 1 1813)。HLA DQA1 0 10 4基因和HLA DQB1 0 2 0 1基因与特应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183,0 2 89,P <0 0 1;而HLA1 DQA 0 30 高金明 林耀广 邱长春 刘怡雯 马毅 高君 刘英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DQA1 DQB1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汉族 CT肺功能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76 2001年 目的 探讨CT肺功能成像技术的可行性 ,着重研究CT肺功能参数与肺功能检查(pulmonaryfunctionaltest,PFT)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共 6 9例 ,包括PFT正常者 2 1例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 37例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 9例 ,混合性功能障碍者 2例 ,均在 1周内完成PFT和胸部CT检查。采用最大吸气末和呼气末屏气螺旋CT扫描。扫描参数 12 0kV ,175mA ,每层螺旋扫描时间 1s,床速 2 0mm/s,螺距 2∶1。将CT图像经医学数字影像与通讯 (DICOM)协议接口接到计算机上。利用自行研制的CT肺功能定量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通过吸气末CT测得的肺体积 (Vin)与PFT的最大肺总量 (TLC)存在明显相关性 (r=0 86 6 ,P <0 0 0 1) ,呼气末CT测得的肺体积 (Vex)与残气量 (RV)有相关性 (r=0 833,P <0 0 0 1) ,呼吸比 (Vex/Vin)与RV/TLC有相关性 (r=0 5 90 ,P <0 0 0 1)。吸气像平均CT值与第 1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 (FEV1%) ,第 1秒用力呼吸量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存在相关性 (r=0 382 ,P <0 0 5 ;r=0 6 82 ,P <0 0 1)。像素指数 (PI) =- 910~ - 95 0HU与FEV1、FEV1%、FVC %、FEV1/FVC均存在相关性 ,其中与FEV1/FVC的相关性最好 (r =0 747~ 0 772 ,P <0 0 1)。呼气像平均CT值与FEV1、FEV1%、FVC %。 张伟宏 刘玉清 牟文斌 朱杰敏 金征宇 孙革利 刘维 王京岚 马毅 罗松江 李宏晨 方亮关键词:呼吸功能试验 数据收集 CT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对博莱霉素致人肺毒性作用的监测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DLCO)是否可以作为博莱霉素致肺的毒性作用 (BILT)的早期监测指标。方法 选择接受 2次含博莱霉素化疗方案化疗且至少有 2次肺功能测定结果的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患者 2 3例 ,根据博莱霉素的累积剂量 ,将 2 3例患者分为 4组 :用药前组、博莱霉素 <10 0mg组、博莱霉素 10 1~ 2 0 0mg组和博莱霉素 >2 0 1mg组 ,记录每例患者所做的每次肺功能数据及其对应的博莱霉素累积剂量 ,对各组间的肺功能指标行方差分析。并对DLCO与博莱霉素累积剂量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各组间第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肺总量差异无显著性 ,DLCO的校正值与博莱霉素累积剂量间存在负相关性 (y =10 0 .5 9- 0 .11x ,r =- 0 .6 4 9,P <0 .0 0 1)。 王京岚 马水清 张一杰 韩江娜 朱元珏 马毅 沈铿 李龙芸关键词:一氧化碳 博莱霉素 毒性作用 肺弥散能力 抗癌药物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扎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哮喘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9 2000年 许文兵 朱元珏 郭盛祥 孙铁英 王虹 马毅 缪竞智 侯军 张桂兰关键词:哮喘 药物疗法 扎鲁司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 ghrelin 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循环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以及排除营养因素的影响后,瘦素和 ghrelin 是否与 COPD 有关。方法检测53例稳定期 COPD 患者和26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瘦素、总 ghrelin、活性 ghrel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评价去脂组织和脂肪组织重量。结果低体重 COPD患者血浆瘦素水平[2.6(2.0~4.4)ng/L]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的 COPD 患者[6.1(5.1~7.8)ng/L]和健康对照者[4.8(3.3~6.1)ng/L],COPD 患者的瘦素含量与脂肪组织重量和 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校正脂肪组织重量等影响因素后,COPD 患者血浆瘦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 TNF-α水平显著相关。低体重 COPD 患者血浆总 ghrelin 和活性 ghrelin 水平[1090(860~2838)ng/L 和63(50~97)ng/L]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的 COPD 患者[765(651~941)ng/L和47(41~56)ng/L]和健康对照者[844(676~1045)ng/L 和54(41~60)ng/L],COPD 患者的总 ghrelin 水平、活性 ghrelin 水平均与体重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营养不良的稳定期 COPD 患者血浆瘦素水平降低,总 ghrelin 和活性 ghrelin 水平升高,3种激素受营养状态影响,并且对稳定期 COPD 患者的营养状态起着生理性调节作用。在排除营养因素的影响后,COPD 患者瘦素水平相对升高,并与 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提示瘦素可能与 COPD 的疾病本身和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彭敏 蔡柏蔷 马毅 朱惠娟 孙琦 宋爱羚关键词:肺疾病 阻塞性 瘦素 生长激素释放肽 肿瘤坏死因子α/淋巴毒素α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8 2003年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TNF)在哮喘炎症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探讨了TNFα LTα基因多态性和哮喘遗传易感性及相关表型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RFLP)检测TNFα LTα基因多态性在 12 5名哮喘个体 ,12个哮喘家系成员和 96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对照者间的分布 ;并测定了哮喘患者血清的TIgE ;肺通气功能 ,支气管舒张试验 ,乙酰甲胆碱 (Mch)气道激发试验。TNFα 2 2基因型的频率在哮喘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2 0 8%vs 11 4 % ,P <0 0 5 ) ,优势比 (OR)为 2 2 5 9(95 %CI1 30 1~ 4 94 9) ;等位基因频率TNF2在哮喘组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0 4 2vs 0 33,P <0 0 1)。LTα基因的频率在两组间分布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TNFα 2 2基因是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 0 5 ) ,OR值为 0 2 2 6 (95 %CI 0 0 5 5 - 0 92 5 1)。携带TNFα 2 2基因型的患者在吸入 β2激动剂 2 0分钟后 ,FEV1的改善较携带其它基因型的患者差 (2 4 0 9± 19 5 ) %vs [2 9 4 6±2 2 6 0 ) %vs (38 81± 31 5 3) % ,P <0 0 5 ]。家系分析显示 :TNFα基因 LTα基因与哮喘连锁关系不肯定 ,LOD值 <1。TNFα 2 2基因型与哮喘的易感性相关 。 高金明 林耀广 邱长春 刘怡雯 马毅 刘英 朱元珏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淋巴毒素Α 基因多态性 支气管哮喘 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