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
- 作品数:81 被引量:267H指数:9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南京军区面上课题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拉米夫定加IFN-α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 2001年
- 许家璋朱志华高蕾姚静娟孟运运杨志国
- 关键词: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IFN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探讨
- 2001年
- 隋云华许家璋高蕾何长伦辛长洲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符合率
- 乙醛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乙醛及其刺激的Kupffer细胞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s)活化的影响。方法用链酶蛋白酶和胶原酶原位灌流,Nycodenz密度梯度法离心分离大鼠肝脏HSCs和Kupffer细胞,制备乙醛刺激的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KCCM),并以MTT法观察乙醛及乙醛与Kupffer共同培养的KCCM对HSCs的增殖效应,以放射免疫法检测HSCs培养上清液中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乙醛直接作用于HSCs后HSCs明显增殖,并能合成分泌Ⅳ型胶原;未用乙醛处理和经乙醛处理后的KCCM均能使HSCs增殖并生成Ⅳ型胶原,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醛可促进HSCs活化,与酒精性肝病时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乙醛不能直接作用于Kupffer细胞引起HSCs活化。
- 张馨余卫平高蕾
- 关键词:乙醛KUPFFER细胞肝星状细胞
- 176例急性乙型肝炎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以同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型)作为对照,观察176例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指标,病毒学标志及治疗结果,并调查其传播途径。结果急性乙型肝炎除有少部分(19%)发热外,其发病时症状、体征、生化指标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型)极为相似,经常规护肝治疗后,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均较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型)恢复快(P<0.05),其HBsAg及HBV DNA均在四个月内阴转。176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性接触传播者为98例,占55.7%。结论成人急性乙型肝炎一般预后好,是否应抗病毒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杜绝不洁性交,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阻止目前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上升的主要措施。
- 何长伦隋云华高蕾汪朝晖韩振红王寿明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
- BL-300型血浆灌流柱净化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经BL-300型血浆灌流柱处理后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估该灌流柱用于人工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将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经BL-300型血浆灌流柱循环灌流,检测灌流总量分别为0L、0.5L、1.0...
- 高蕾许家璋余卫平王虹邱红盛云峰
-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生化指标
- 文献传递
- 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17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观察组)与34例同期住院慢性重型肝炎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TBil、AL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更低、WBC计数更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腹水及肝性脑病的患者例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P<0.01);两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均超过3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进行侵袭性操作的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重型肝炎并发侵袭性肺曲霉感染与肝病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侵袭性操作次数、使用糖皮质激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有一定的相关性。
- 张玥张馨王银玲程岩王寿明王耀峰高蕾汪茂荣
-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侵袭性肺曲霉病
- 病毒性肝炎TTV DNA阳性者的临床分型和肝组织学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 (TT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肝组织形态学特征 ,探讨TTV与肝损伤的关联性。方法 对 93例血清TTVDNA阳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中 10例单一TTVDNA阳性慢性非甲~庚型肝炎 (HNA~G)的肝组织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均有一定比例的TTVDNA阳性 ,以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多见 ;可呈TTV +HAV、TTV +HBV、TTV +HEV、TTV +HAV +HBV、TTV +HBV +HCV、TTV +HBV +HEV、TTV +HBV +HGV重叠感染 ,与HBV重叠感染可有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之临床类型 ;单一TTVDNA阳性慢性肝炎患者存在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纤维明显增生。结论 TTV在肝脏慢性损伤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可引起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相关联。
- 高蕾乐美兆许家璋杨志国隋云华姚静娟朱志华何长伦
-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
- 替比夫定治疗时血肌酸激酶升高现象的分析和处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服用替比夫定(TBV)后血肌酸激酶(CK)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处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HB患者TBV单药治疗后CK升高情况及不同处理后生化、病毒学指标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每日服用TBV 600 mg后平均(10.9±5.2)个月测得血CK升高,其中8例伴肌肉酸痛、全身乏力。不同程度CK升高者分别继用TBV或换用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后,平均(3.9±3.1)个月CK降至正常水平,且一定时间内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降至检测限以下,HBeAg转阴率达60%(9/15)。结论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服用TBV后血CK升高现象可维持该药疗效与安全性。
- 高蕾孙诚汪文洋钱静何长伦汪茂荣
- 关键词:肌酸磷酸激酶慢性乙型肝炎
- 重型肝炎并发症与存活率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症与存活率的关系。方法对691例重型肝炎不同并发症的发生率,各种并发症与治疗存活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肝炎仍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无并发症者仅占15.63%,84.37%有不同类型的并发症,其中感染、肝性脑病、出血、肝肾综合征、脑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78.44%、38.78%、18.38%、17.95%、7.69%;无并发症的存活率99.07%,明显高于有并发症的57.46%(P<0.001),并发症越多,生存率越低。结论早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是提高重型肝炎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 隋云华崔恒春汪茂荣何长伦高蕾
- 关键词:重型肝炎并发症存活率
- 阿德福韦酯初治耐药与阿德福韦酯挽救治疗再耐药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 2014年
-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ADV)初治耐药和ADV挽救治疗拉米夫定(LAM)耐药者再耐药的临床和病毒学特点。方法对ADV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毒突破的患者进行耐药位点的检测。明确耐药位点患者中单用ADV者37例,LAM耐药后换用ADV的患者40例,患者发生病毒学突破时留取血清标本,行血生化检测并收集其临床资料。结果 ADV初治耐药(ADVr)组和ADV挽救LAM耐药再耐药(LAMr/ADVr)组患者临床特征中的平均年龄、性别分布、HBsAg定量、HBV DNA载量、基因型分布、肝功能指标(TBil、ALT和AST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患者的HBeAg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7.5%vs 83.8%;χ2=6.339,P=0.012)。在病毒学特征方面,N236T变异、A181T+N236T变异更多发生于ADVr组患者中,而LAMr/ADVr组患者的耐药模式更加复杂。结论 LAM耐药后换用ADV治疗同样会导致病毒耐药的发生,临床特征和ADV初治耐药相近,但引起HBV变异模式的复杂化。
- 李平张佳娟张馨杨志国高蕾汪茂荣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