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荣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国产机车车辆进行200km/h以上速度试验时环行线超高与不平顺的确定
- 1997年
- 采用敏感波长组合不平顺方法,分别对株洲电力机车厂的SS_8型机车以及长春客车厂的一等客车、二等客车、餐车和发电车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环行线的曲线超高可以设为190mm;此时上述机车车辆在环行线上低速运行时线路的过超高不会引起不安全;如果将高低不平顺振幅控制在8mm范围内,方向不平顺和水平偏差不平顺振幅控制在6mm范围内,即水平偏差不平顺振幅为6mm时,方向不平顺振幅低于5mm,那么上述国产机车车辆在环行线上以210km/h速度运行时各动力学指标没有超出安全限值。 现在上述国产机车车辆已在环行线成功地进行了创记录的速度为212.6km/h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前进行的动力学分析与实测参数基本上是吻合的,说明该方法将可进一步应用于我国铁路的提速和高速实践。
- 黄成荣
- 关键词:机车车辆不平顺动力学
- 提速电力机车安全监测系统及判据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对目前提速电力机车的运用安全、修程修制等问题作了简明的阐述,提出机车安全监测系统研制的总体方案及故障判别原则。
- 黄体忠陈厚嫦王群伟黄成荣
- 关键词:电力机车安全监测
- 韩国轻轨车辆技术概况
- 2000年
- 介绍了韩国铁道车辆工厂和生产的轻轨车辆及其车辆技术(包括动车组),同时介绍了汉城地铁、车辆技术及管理概况,最后综述了韩国城市轨道车辆制造技术及发展道路。
- 周翊民王忠文佟晶石黄成荣李金森
- 关键词:动车组轻轨车辆地铁管理
- 高速动力车磨耗型车轮踏面的优化
- 本文以正在研制的高速动力车为样车,采用三次样条函数法确定轮轨几何关系,运用非线性运动稳定性分析的数值分叉方法,并兼顾曲线通过性能的前提下,选取多种磨耗型车轮踏面,研究踏面有关参数对高速动力车运动稳定性及轮轨接触应力的影响...
- 臧其吉黄成荣范钦海
- 关键词:高速动力车车轮踏面稳定性接触应力
- 文献传递
- 动车组通过隧道时车外最大负压出现位置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马赫波在隧道内的传播规律和叠加原理,提出了动车组通过隧道时车外最大负压出现位置的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为隧道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隧道内辅助设施的布置提供参考。
- 何德华陈厚嫦张岩黄体忠黄成荣
- 关键词:动车组隧道空气动力学
- 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驱动系统选型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对重载机车驱动系统的传统结构及3种新型结构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对3种新型结构的轴承寿命,齿轮啮合状态,端齿联轴节的刚度、强度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分析,为我国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驱动系统选型及计算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 黄成荣周平张大勇窦新立李志敏
- 关键词:主动齿轮轴承联轴节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
- 六轴9600kW货运电力机车车体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提出了适应120 km/h速度等级六轴9600kW货运机车要求的车体底架与司机室结构型式;研究了在实际运用中车体的振动、冲击情况,确定了车体强度设计的基本载荷;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对车体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冲击强度等强度分析;根据材料的机械性能、耐低温性能、疲劳裂纹扩展性能、加工性能、焊接性能等因素,选择了车体使用的材料;提出了9600 kW货运机车车体型式试验与例行试验的方法。
- 黄成荣金希红王立杰李扬郭树祥袁文辉
- 关键词:重载机车车体
- 客运专线列车轮对内侧距选择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轮轨关系影响方面的部分试验研究结果,重点以我国既有线固定辙叉道岔为例,从是否计入测量位置对轮缘厚度的影响,分析不同轮对内侧距通过道岔有害空间的问题,并就轮对内侧距变化后对机车车辆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开展滚动台试验研究,对轮对内侧距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为我国客运专线列车轮对内侧距的选择提供参考。
- 陈厚嫦王群伟黄体忠黄成荣
- 关键词:轮对内侧距动力学性能
- 高速万向轴式动力车转向架运动学分析
- 1997年
- 采用美国AAR的NUCANS程序,对万向轴传动式高速动力车转向架,分析了动态曲线通过、直线响应以及低于5km/h的速度通过125m小半径曲线时的有关动态位移,对转向架设计确定的各种间隙进行了校核。
- 黄成荣臧其吉
- 关键词:运动学转向架高速动力车
- 《先锋号》电动车组动力转向架的研制被引量:3
- 2003年
- 针对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的要求,研制其动力转向架。在该转向架中,采用了多种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满足高速列车性能的要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结构。通过详细的动力学分析,对转向架的各重要定位参数、悬挂参数进行优化,转向架采用施工设计中提出的参数,顺利通过了滚动试验台、环行线、广深线和秦沈线等试验和运行的考验。通过各重要承力件的有限元分析,为提高转向架的可靠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黄成荣
- 关键词:电动车组转向架动力分散型可靠性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