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房角
  • 2篇房角粘连
  • 2篇分离术
  • 2篇分离术治疗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眼部
  • 1篇眼合
  • 1篇眼热烧伤
  • 1篇预治疗
  • 1篇早期干预
  • 1篇早期干预治疗
  • 1篇摘除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远标
  • 5篇黄艳君
  • 5篇刘斐
  • 4篇邵东平
  • 3篇李敏超
  • 3篇杨晓然
  • 1篇金怡轩
  • 1篇刘国颖

传媒

  • 5篇国际眼科杂志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01/2011-01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7例57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随访8~15(平均10.8)mo,观察眼压、房角、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52眼无需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另4眼随访期内加用1种降眼压药物(10g/L布林佐胺滴眼液)后,眼压<21mmHg,1眼加用2种降眼压药物(10g/L布林佐胺滴眼液和5g/L噻吗洛尔滴眼液)后,眼压<21mmHg;全部患者术后房角开放;除1例术前明显视神经萎缩病例术后视力无提高,其余病例术后视力提高两行或以上;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35±0.54mm,较术前(2.01±0.05mm)明显加深。结论: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不仅视力明显提高,而且远期眼压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黄艳君刘斐杨晓然李远标邵东平李敏超
关键词:超声乳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比较。方法:分析2004-01/2009-01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发作3d以内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8例58眼,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在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平稳后,A组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B组患者行传统小梁切除术,随访11±1.5(平均12)mo,观察两组手术前后平均眼压、房角、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疗效对比:A组术后12mo,眼压17.46±3.25mmHg;术后中央前房深度3.11±0.54mm,较术前明显加深;术后房角明显增宽;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B组术后12mo,眼压15.01±3.68mmHg;中央前房深度2.05±0.10mm,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变化不大。A组术后12mo,眼压与B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仍可控制在正常眼压范围。结论:对于药物可控制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粘连分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不仅视力明显提高,而且远期眼压也能得到有效控制。
黄艳君刘斐邵东平杨晓然李远标李敏超
关键词:超声乳化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白内障
印度式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实用性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印度式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实验组46眼(46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对照组52眼(52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差异。结果:术后3mo,实验组平均手术源性散光为-0.53±0.14D,而对照组为-0.48±0.10D,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3mo视力分别为0.71±0.14和0.72±0.1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李敏超刘斐邵东平杨晓然李远标黄艳君
关键词:白内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散光摘除术
急诊充气性视网膜固定联合气体下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脱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气体下激光光凝急诊治疗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治疗适应证、并发症处理及操作技巧。方法: 分析2011-09/2012-06在我科住院治疗的,PVR级别低于C级、裂孔位于上方6个钟点位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45眼,行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术后24~48h行气体下裂孔激光光凝术。观察视网膜复位率、最佳矫正视力和并发症。结果: 平均随访10mo。一次手术成功率40眼(88.9%)。术后视网膜下小气泡2眼(4.4%),视网膜下液吸收延迟3眼(6.7%)。新发视网膜裂孔5眼(11.1%),发展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眼(4.4%),白内障加重1眼(2.2%)。结论: 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联合气下光凝术适用于上方6个钟点位视网膜裂孔和PVR低于C级的病例。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或巩膜扣带术相比,该术式能在发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后迅速进行视网膜裂孔封闭,治疗环境及医疗设备要求相对宽松,手术技巧难度较低,治疗费用低。其缺点是一次手术成功率较低,术后需要精确的体位控制和密切随访。
黄艳君刘斐李远标邵东平金怡轩
关键词: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激光光凝术急诊视网膜脱离
眼部高温金属溶液热烧伤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高温液态金属所致眼烧伤早期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患者52例56眼高温铝水或铁水烧伤患者立即予剔除眼部残存的金属异物,抽自血作球结膜下注射,取合适大小的明胶海绵涂上洛美沙星眼凝胶、贝复舒眼凝胶和阿托品眼膏覆盖于角膜表面及结膜囊中包眼。每3d更换一次。同时全身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伤后6d停用激素。对于重度眼球热烧伤患者,经上述综合治疗,眼球仍有穿孔危险者,则行羊膜覆盖术。结果:患者56眼均保存了眼球。角膜云翳17眼,角膜斑翳9眼,角膜白斑7眼,假性胬肉18眼,睑内翻11眼,睑外翻1眼,睑球粘连2眼。结论:对高温金属溶液眼部烧伤的早期干预综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伤眼的基础条件,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二期手术创造较好条件有积极意义。
李远标刘斐刘国颖黄艳君
关键词:眼热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