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为了学生和社会整体得益--真道书院:家校合作案例考察
- 家校合作是现代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性保障,也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学校协同社会教育的重要策略。香港真道书院以培养学生成为有个性、有国际视野、可持续成长的好公民为己任,把“令学生和社会整体得益”视为办学使命,建立起由学校刚性机...
- 熊少严万华
- 关键词:家校合作资源增值
- 中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与攻击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攻击问卷、青少年大五人格特质问卷和生活压力事件问卷,对从广州市整群随机抽取的4所中学的84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青少年攻击行为在年级、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青少年和师长同伴交往的压力对他们的攻击行为表现影响最为广泛,而神经质、宜人性与外倾性对青少年的攻击也有广泛的预测力。青少年体验到的压力会通过影响神经质、宜人性和严谨性3种特质影响其攻击行为的发生。结论生活压力事件和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相关,并且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宜人性和严谨性在生活压力事件和攻击行为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 聂衍刚李祖娴万华胡春香
- 关键词:生活变动事件人格
- 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被引量:31
- 2006年
- 社会适应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其内涵、结构,以及理论上依然存在争议。通过对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和理论研究进行回顾,根据不同研究者对其内在机制和特点的理解,归结出三大理论模式:人格研究理论模式、智力研究理论模式,以及自我应对研究理论模式。
- 聂衍刚郑雪万华丁莉
- 关键词:社会适应行为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的欠缺与完善——以广州地区为例被引量:4
- 2007年
- 目前,相关法律政策的落实以及配套机制的欠缺,制约和影响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广州地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扰,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必须对当前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制度落实和机制欠缺问题加以切实的解决。
- 万华
- 关键词:义务教育
- 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的政策分析与建议——基于广东省G市情况被引量:1
- 2010年
- 对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的整改应根据实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本文在对广东省G市"名校办民校"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剖析G市"名校办民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依法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存在的政策建议。
- 万华
- 关键词:义务教育名校办民校
- 义务教育阶段应体现教育公平 取消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被引量:3
- 2007年
- 万华
-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义务教育法》因材施教
- 教育组团: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被引量:8
- 2007年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今后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教育组团作为一种新的学校之间的教育联合体,通过发挥"政策扶持"、"资源共享"、"龙头示范"、"民主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有利于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 万华
-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资源
- 学校安全工作中的难题与立法思考被引量:7
- 2009年
- 当前困扰学校安全工作的难题集中在安全经费问题、责任认定与赔偿问题、安全机构设置和人员问题、校园周边环境问题等方面。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法律,在经费机制、机构设置、责任认定与赔偿机制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
- 万华
- 关键词:学校安全工作赔偿
- 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5
- 2013年
- 采用《青少年社会适应量表》、《青少年人际压力量表》和《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问卷》对916名中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际自我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人际压力与人际自我效能感、社交适应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人际自我效能感在青少年同伴压力、家庭环境压力与社交适应行为关系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 聂衍刚曾敏霞张萍萍万华
- 关键词:人际压力青少年
- 从校园暴力看生命教育的缺失及教育对策被引量:5
- 2007年
- 近年来,校园暴力现象日益突出。在暴力现象的背后,除反映了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和社会适应不良外,折射的是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缺失。生命教育是减少和防范校园暴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要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就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渗透性、实践性,启动立体化生命教育。
- 万华
- 关键词:校园暴力生命教育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