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祥
- 作品数:47 被引量:28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聚合物介质中盐离解行为的温度依赖性研究
- 1992年
- 近十年来尽管聚合物-盐复合物作为潜在的理想电解质材料已得到广泛研究,人们对于在象聚合物这样的高粘度介质中盐的离解行为仍缺乏了解。特别是关于盐离解度的温度依赖性,不同的作者对相似的体系曾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最近,Angell和许康等相继通过不同研究途径证实了在上述介质中盐离解产生的自由离子数n随温度上升而下降,其趋势可由Arrhenius公式表示:
- 许康徐庆中万国祥
- 关键词:温度依赖性
- 甲基丙烯酸乙基联吡啶共聚物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本文通过先共聚、后季铵化于共聚物侧链上接入单封端联吡啶的方法,合成了三种含有不同第二共聚单体的侧链型甲基丙烯酸乙基联吡啶共聚物P(BrEMA-M_2-EV),其中M_2=AM,MMA,ST。循环伏安曲线和紫外-可见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活性中心的含量及不同第二共聚单体对联吡啶共聚物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有比较显著的影响,但不影响其光谱性质。三种联吡啶共聚物均能可逆地显示黄棕色浅紫色兰紫色的三色互变。
- 许武陈发挥陈勇邓正华万国祥
- 关键词:联吡啶共聚物电致变色材料
-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多缩乙二醇酯400为母体的高分子快离子导体
- 罗春樵万国祥夏笃
- 关键词:固体电解质离子导电性高聚物离子迁移率碱金属络合物
- 聚双吡啶中残留单体的薄层色谱定量分析被引量:2
- 1991年
- 双吡啶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可逆氧化还原功能的化合物群。它们的高分子衍生物在光能转换、电色显示及氧化还原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由4,4′-双吡啶(BPY)和对二氯二甲苯(p-DCX)
- 白清逸黄天宝万国祥
- 关键词:薄层色谱分析
-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被引量:6
- 1999年
- 论述了目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研究概况,并且对碳材料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影响锂离子碳负极性能的材料结构因素。同时简述了碳材料表面修饰对碳负极嵌锂性能的影响。
- 潘钦敏邓正华万国祥
-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碳负极表面修饰
- 一种热塑性树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以硫铁矿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加入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和铵盐化合物进行化学改性所制备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填料。该填料的粒度≥200目,比表面积8~8.9m<Sup>2</Sup>/g,相对密度3~3.5,pH值...
- 万国祥邓正华罗春樵张德云屈晓庄
- 文献传递
- 高分子磺酸锂/聚醚共混物的单离子导电性
- 1991年
- 万国祥邓正华郑云贵许康徐庆中陈立泉薛荣坚黄宏
- 关键词:聚醚共混物导电性
- 一种热塑性树脂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以硫铁矿工业废渣为主要原料以一定的比例加入碱土金属氧化物,或再加少量铵盐化合物进行化学改性所制备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填料。该填料粒径<74μm。比表面积8-8.9m<Sup>2</Sup>/g,相对密度3-3.5pH...
- 万国祥邓正华罗春樵张德云屈晓庄
- P(MEOn-AM)/LiCF_3SO_3络合物的凝聚态与离子导电性
- 1991年
- 研究了以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方法合成的无规和双嵌段聚[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多缩乙二醇酯1000(MG_(22))-丙烯酰胺(AM)]共聚物的凝集态结构对络合物的离子导电性的影响。MG22与AM以不同的共聚方式所获得的共聚物凝聚态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其离子导电性。无规共聚物与LiCF_3SO_3络合物电导率在AM含量为40~70 mol%范围内,呈现出最佳值。而嵌段共聚物中电导率随AM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并在AM含量达60 mol%时电导率急剧下降。这反映了在共聚物中较长的AM链段相区对络合物的离子迁移具有阻塞作用。
- 邓正华罗春樵张思辉万国祥
- 关键词:电导率等离子体络合物
- 共聚型高分子快离子导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是在聚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多缩乙二醇酯分子主键中引入第二种单体分子而形成嵌段或无规共聚物,将共聚物再与碱金属盐络合而成。其组分甲基丙烯酸甲氧基多缩乙二醇酯、丙烯酰胺类和碱金属盐。经测试,它的离子电导率σ为1.0×10<...
- 邓正华罗春樵万国祥张思辉夏笃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