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庆杰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肝癌
  • 3篇细胞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肿瘤
  • 2篇细胞性
  • 2篇肝细胞
  • 2篇肝细胞性
  • 2篇肝细胞性肝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聚糖
  • 1篇质粒
  • 1篇树突状细胞疫...
  • 1篇肿瘤标志
  • 1篇肿瘤标志物
  • 1篇肿瘤干细胞
  • 1篇重组质粒
  • 1篇细胞特性
  • 1篇细胞疫苗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4篇刘剑勇
  • 4篇吕庆杰
  • 3篇张志明
  • 2篇刘春辉
  • 2篇冯钟煦
  • 2篇唐凯
  • 1篇劳明
  • 1篇梁新强
  • 1篇赵荫农
  • 1篇崔英
  • 1篇高胜
  • 1篇易平
  • 1篇季风
  • 1篇蔡娟
  • 1篇任远
  • 1篇李长仔

传媒

  • 2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负载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免疫活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负载人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来源的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CD133+HCC RNA-DC)疫苗的免疫活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从人HCC组织中分离出肝癌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133+肝癌细胞,制备负载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的表型,ELISA法测定DC分泌IL-12水平,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法检测DC在体外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的HLA-ABC、HLA-DR、CD86、CD80、CD83表达水平分别是(96.52±2.02)%、(92.17±3.04)%、(94.25±3.28)%、(55.14±1.67)%、(40.53±2.31)%,与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和成熟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肝癌细胞RNA-DC、肝癌细胞RNA-DC、成熟DC和未成熟DC分泌IL-12的量分别为(421.50±3.12)、(418.20±1.10)、(324.20±2.19)和(102.47±4.60)pg/ml,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前两者均高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3+肝癌细胞RNA-DC与肝癌细胞RNA-DC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分别均强于成熟DC和无DC刺激的自体T淋巴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肝癌细胞RNA树突状细胞疫苗具有成熟表型,能够在体外有效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
易平张志明林家耀任远欧阳高雄刘春辉冯钟煦吕庆杰刘剑勇
关键词:CD133肝细胞性肝癌RNA树突状细胞疫苗
肝细胞性肝癌组织CD133^+细胞肿瘤干细胞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肝癌细胞系中能检测到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存在。本研究旨在探讨从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样本中分离获得的CD133+细胞是否具有CSCs特性。方法将2014-02-01-2015-06-30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25例手术获得的新鲜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采用酶消化法分别消化成单个肝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部分单个肝癌细胞和单个肝细胞CD133的表达率。用剩余的单个肝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流式细胞术将培养获得的肝癌细胞分选为CD133+和CD133-细胞,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肿瘤球形成实验和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对比分析这两组细胞的CSCs特性。结果 25例HCC组织中CD133的表达率为3.8%~8.3%,平均值为(5.8±1.6)%,而癌旁组织CD133的表达率为0.1%~0.4%,平均值为(0.2±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2,P<0.001。CD133+和CD133-细胞的平均克隆率分别为(25.2±0.8)%和(7.6±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95,P<0.001。CD133+和CD133-细胞的平均成球率分别为(20.3±0.6)%和(12.5±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17,P<0.001。CD133+细胞的裸鼠移植瘤形成能力明显高于CD133-细胞。结论从HCC组织样本中分离获得的CD133+细胞具有明显的CSCs特性。
林家耀张志明刘剑勇劳明唐凯季风高胜李长仔蔡娟吕庆杰
关键词:肝细胞性肝癌肿瘤干细胞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基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原发性肝癌(PH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的发生是由化学致癌物、病毒、遗传等多病因作用引起的。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进展较快。早期诊断、治疗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但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近年来,一种新的肝癌肿瘤学标志物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成为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热点,其在肝癌中无论mRNA水平还是蛋白质水平均为高表达,GPC3对PH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在AFP阴性的肝癌中亦有表达。
吕庆杰刘剑勇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肿瘤标志物基因治疗
重组质粒pEGFP—GPC3的抗小鼠肝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pEGFP—GPC3转染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是否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以达到抗肝癌目的。方法建立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A、B、C三组,分别予腹腔注射pEGFP—GPC3转染的DC、pEGFP—N1转染的DC及生理盐水,提取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脾LC)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观察瘤体内淋巴细胞浸润及肿瘤细胞坏死情况并计算抑瘤率。结果A组小鼠脾LC对小鼠H22肝癌细胞(H22细胞)的杀伤率相比差异明显高于其对小鼠C127乳腺癌细胞(C127细胞)的杀伤率(t=17.365,P〈0.01);B组小鼠脾LC对H22细胞及C127细胞的杀伤率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05);C组小鼠脾Lc对H22细胞及C127细胞的杀伤率无统计学意义(t=1.291,P〉0.05);A、B、C组对H22细胞杀伤率分别比较,A〉B〉C(F=587.658,P〈0.01)。A组瘤体石蜡病理切片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明显高于B组和C组(,=1.075,P〈0.01)。以C组为对照组,A、B组抑瘤率比较:A组〉B组。结论重组质粒pEGFP—GPC3转染的DC能显著提高小鼠机体对H22肝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
吕庆杰刘剑勇赵荫农刘春辉张志明冯钟煦崔英梁新强唐凯
关键词:GPC3重组质粒树突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