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敏 作品数:37 被引量:7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更多>>
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表面抗原密度对抗体应答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为了探究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Bviruscoreprotein,HBc)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表面抗原密度对免疫后抗体应答水平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抗原密度的HBc VLPs疫苗,并检测了其在小鼠体内的抗体应答水平。【方法】首先制备了N端带有3个甘氨酸的人巨细胞病毒重组抗原域AD-4作为模式抗原,接着通过Sortase A的介导将AD-4连接到HBc VLPs表面上。将系列浓度梯度AD-4抗原在SortaseA介导下分别与相同浓度的HBcVLPs发生反应,制备不同抗原密度的HBc-AD-4 VLPs。将其分别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3次,每次免疫间隔2 w,间接ELISA法检测被免疫小鼠血清的抗体应答水平。【结果】结果表明,当HBc VLPs表面抗原密度为44.4%时,即HBc反应浓度∶AD-4反应浓度为1:0.5时,不足以引起高滴度的抗体产生;当HBc VLPs表面抗原密度为64.2%时,即HBc反应浓度∶AD-4反应浓度为1:1时,HBc-AD-4 VLPs诱导的AD-4特异性抗体滴度与100%抗原密度的HBc-AD-4VLPs所引起的抗体滴度相当;当HBcVLPs表面抗原密度大于64.2%时,引起的抗体应答水平不因抗原密度增加而进一步增强。【结论】发现了HBcVLPs表面抗原密度与免疫后抗体滴度呈正相关,然而免疫64.2%抗原密度的HBc VLPs所产生的抗体滴度可达峰值,抗原密度进一步增加,抗体应答水平不会进一步加强。 李琪 汤书兵 周树敏 钱志康关键词:病毒样颗粒 体液免疫 SORTASE 拟南芥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atms1的获得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5 2011年 从甲基磺酸乙酯(ethylmethane sulfonate,EMS)化学诱变建立的野生型拟南芥(Col-0)突变体文库中筛选到1株突变体.在低温16℃时,该突变体的雄性育性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花粉染色呈现100%可育.随着培养环境温度的升高,突变体花粉育性逐渐下降,因此,该突变体为一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并被命名为atms1(ambienttemperature-sensory male sterility 1,即环境温度敏感雄性不育1).花药切片结果显示,在23℃以下,该突变体花药各个发育时期的形态与野生型花药没有显著的差异;而27℃处理1周后的突变体花药呈现多种表型:同一朵花中各个花药的发育时期出现显著分化,花粉母细胞胼胝体单薄,绒毡层发育滞后于同时期的野生型花药.遗传分析确定,atms1的不育表型是由单个隐性核基因控制的. 戴文懿 孙亚梅 高贝 周树敏 袁晓君 韦嘉励 张卫关键词:拟南芥 温敏雄性不育 花粉 花药 绒毡层 上海春季大气颗粒物中致敏悬铃木花粉蛋白的分布特征 2019年 选择上海大气颗粒物中悬铃木致敏花粉蛋白Pla a3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工程手段表达Pla a3蛋白,并利用该致敏蛋白免疫大鼠,制备出单一致敏原的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分析上海大气颗粒物中Pla a3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颗粒物中总蛋白质量浓度在<1.1μm的粒径段内最高,为2.53.0μg/m^3;Pla a3蛋白主要分布在>7.0μm的粒径段内,其平均质量浓度为7.5 pg/m^3,但在<1.1μm粒径段内的质量浓度最低.在上述分析结果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颗粒物中主要有害组分与致敏蛋白分布之间的关系. 赵慧 彭加仙 洪强 张红莉 王伟倩 王青躍 谭正莹 周树敏 张卫 吕森林关键词:大气颗粒物 A3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遗传定位一个花粉发育相关的拟南芥新基因SPG1(英文) 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EMS诱变获得一个拟南芥突变体shrunken pollen grain1,spg1.根据横切片的观察结果,与野生型相比较,突变体观察到异常的花粉粒.遗传学的实验表明:spg1突变现象由一个隐性的单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spg1突变位点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3-AL138638-6632和3-AL353865-6814之间大约427kb的区间内.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表明,在这个区间内没有任何已知的与育性相关的基因.以上结果说明SPG1是一个控制拟南芥雄性不育的新基因. 韦嘉励 周树敏 袁晓君 张卫关键词:拟南芥 花药 小孢子 图位克隆 拟南芥雄性不育相关基因LDAD1&2的遗传定位(英文) 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EMS诱变筛选手段分离到一株拟南芥类似花药不开裂雄性不育突变体(like-defective in anther de-hiscence,ldad),其果荚干瘪,花药不能开裂且花粉败育。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的表型受2个隐性基因控制;细胞学观察发现,在花药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小孢子的降解;通过图位克隆初步对ldad的2个突变位点分别定位,一个定位在1号染色体上SSLP标记F22L4与端粒之间171 kb的区间,另一个定位在5号染色体上SSLP标记T10O8与端粒间150 kb的区间内;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此区间内未见育性相关的已知基因。该研究的结果对进一步克隆LDAD1&2基因及探讨其在花药发育中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周树敏 袁晓君 韦嘉励 张卫关键词:图位克隆 拟南芥 雄性不育 小孢子 花药 基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检测和定位花粉致敏原蛋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检测和定位花粉致敏原蛋白的方法。该方法以花粉过敏IgE阳性血清作为抗体,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抗人IgE抗体可特异性地识别IgE,Alexa Flour 488标记的链霉亲和素能与生物素特异结合... 王伟倩 潘瑞琪 孙贺伟 夏群芳 吕森林 李水军 张卫 周树敏 王青躍文献传递 拟南芥HSP70基因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烟草BY2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3年 探讨了拟南芥的HSP70基因在液体悬浮培养的烟草BY2细胞中的表达及应用.用PCR扩增的方法从拟南芥col生态型基因组中扩增获得HSP70基因启动子序列,将其连入p1300表达载体且以GFP为报告基因,将该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转基因转入液体悬浮培养的烟草BY2细胞中,观察转基因细胞中报告基因GF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SP70:GFP转基因液体悬浮培养的烟草BY2细胞中有GFP的表达.该表达载体可在液体悬浮培养的BY2细胞中正常表达,且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实验材料,对拟南芥的HSP70基因启动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丰富的实验材料,且可明显缩短实验周期. 郑帮 陈燕 褚艳霞 孙虎林 郑亚洁 孙恒吉 司英语 周树敏 张卫关键词:拟南芥 GFP 转录因子TDF1对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atms1的温敏调控机制研究 2014年 TDF1作为MYB家族的转录因子,参与了胼胝质的降解过程,并控制绒毡层的分化从而影响着花粉粒的正常发育.以一株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Col-0野生型拟南芥获得的温敏雄性不育突变体atms1(ambient temperature-sensory male sterility1)对温度敏感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TDF1反义RNA表达载体,在atms1突变体背景下抑制TDF1的表达来观察突变体花粉育性的变化,发现在27℃时的atms1突变体花粉的育性得以恢复.这一结果表明在花粉发育的过程中TDF1对ATMS1m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郑亚洁 高贝 夏群芳 周树敏 张卫关键词:温敏雄性不育 番茄抗病过程中的系统性PCD反应及其诱导因素 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在自身基因调控下发生的一种高度有序的主动自杀过程。以往研究已证实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HR)中感... 周树敏 汪矛文献传递 TMV-番茄互作中的系统性PCD反应 被引量:3 2008年 以往研究证实超敏反应(HR)中的细胞程序化死亡(PCD)是植物对病毒的有效防御手段.但目前对系统获得性抗性反应(SAR)中的PCD至今还知之甚少.通过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互作系统,发现TMV的局部侵染能够诱导番茄非接种部位的细胞死亡,但这些部位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中未发现有病毒;且发生死亡的细胞都表现以下的生物学及分子学特征:染色质浓缩,形成团块,并于细胞核边缘分布;细胞核的TUNEL检测呈阳性;DNA ladder检测出现梯状条带;线粒体和叶绿体结构破毁;液泡膜和质膜发生收缩和降解等.结果说明TMV对番茄叶片的局部性侵染,在病毒不发生扩散的情况下,能引起根尖、茎尖和非接种叶片中的系统性PCD反应,上述组织中的这种反应在发生时间与同步性上不同,且在诱发原因和表现形式上与HR-PCD和SAR存在差异. 周树敏 刘文娜 孔令安 汪矛关键词:细胞程序化死亡 LADDER